《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

2019-01-26 16:49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恩格斯

王 培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写于1845—1846年,在这篇小册子里,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思想,对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形态》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意识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介绍分工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看法,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物质基础

任何历史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前提的。德国哲学把宗教的统治当成前提,宣布人是“宗教的人”。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还是老年黑格尔派,普遍地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1]但凡神学、宗教、政治、观念等先在的意识解决不了的地方,德国哲学家就荒谬的称其为“史前时期”,至于“史前历史”如何过渡到现实的历史,他们无法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费尔巴哈与德国人相比,进步很多,他能够看到“感性世界”,却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直观的理解,他并没有看到这一世界是历史的产物,是大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自始至终,费尔巴哈只停留在“抽象的人”,把人仅仅看成“感性对象”,而没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类的“感性活动”,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基础,面对人类现实的苦难,他只能求助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与以往德国哲学家的“前期历史”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些有生命的个人不是抽象地脱离实践地存在,更不是蛰居世界之外,而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是人类世界中的真正主角,“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并非德国哲学家口中的宗教、神或上帝的旨意。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确认的第一个事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人为了生存,开始根据自然基础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是一致的,并不神秘,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方式取决于现存的物质生产条件。由此,马克思、恩格斯从考察“现实的人”出发,为人类历史的进程提供了“世俗”的基础——物质生产实践,人只能是历史的人,历史也只能是人的历史,彻底批判了抽象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为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历史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类历史时强调任何历史活动的变更不是在“头脑”中完成的,更不是无法解释的。历史的发展因人类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因物质生产条件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力蕴藏着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物质生产活动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当然这里的“自然”,绝非脱离人类历史而存在、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而是客观实在的、现实的自然。人在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生产本身提供了前提。由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生产了生产物质活动本身、新的需要的再生产、人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两种关系:一种是自然关系,一种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解释的社会关系指的是“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并且强调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4]历史证明,正是“生产力”这种物质因素决定着人类社会阶段性变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现实前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

二、从社会分工出发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最初提到分工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认为分工是外化劳动之物,是私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6]判断一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看其民族内部的分工程度。也就是说,社会分工程度取决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显著的标志。不仅如此,分工还与所有制形式有关,即分工还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所有制。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这个时期的分工并不发达,还是产生于原始家庭中的潜在的奴隶制。第二种是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仍然保持奴隶制,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建筑在这种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开始逐渐瓦解。第三种是封建所有制或等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以土地占有的封建结构为主,把农奴束缚在土地上,手工业小规模发展,分工很少。只是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当这些城市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分工才发展起来。三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分工阶段,由此可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换言之,现实中的人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

因分工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享受与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生产力、生产关系、观念意识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联系并一定会产生矛盾。分工包含这些所有的矛盾,与分工一起出现的还有分配,并且是不平等的分配,进而产生了所有制,即“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与私有制是等同的,只不过一个是生产活动,另一个是生产活动的产品也就是生产关系。可见,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反映生产力的状况。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出现也不再带有神秘和思辨的色彩,与生产直接相联系。人们的思维、意识、观念的产生也得到合理的解释,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受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

随着分工的继续扩大,生产和交往的分离,商人阶级逐渐形成,而伴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之间最初的地域局限开始逐渐消失。存在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直接导致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越繁荣,资本开始聚集到个人手中,所有制的关系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行会制度下工人和雇主的关系,在工场手工业中由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金钱关系所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形成将人类带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大机器生产、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大工业的生产,加速了资本的流通和资本的集中,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消灭了各国原来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造成了大量新的生产力。然而这些新的生产力因受私有制的统治只能片面地、畸形发展。同时,大工业生产还创造一个特殊的阶级——无产阶级,“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9]也就是说,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阶段,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才会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才越发尖锐。而这一切历史冲突最终都归结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三、根据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阐释了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10]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而当前实现这个运动的条件并不具备。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11]这时,人本身的活动变成了一种束缚自己、同他对立的力量,马克思称之为“异化”的力量。只要这种“异化”力量存在一天,人们就限于一定特殊活动的范围,不可以自由的、随心所欲干自己喜欢的事,只能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而消灭社会分工造成的这种“异化”,必须具备两个实际前提。

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这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无产者;二是使这些完全“没有财产”的无产者与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这两个条件又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实际前提的。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创造一个彻底革命的、具有共产主义意识、绝对贫困的无产阶级;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也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普遍交往得以建立,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才能被世界历史性的共产主义所替代。“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2]

尽管对共产主义的革命的理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千百次,但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人类历史的真正解放也不是靠形而上的理论便可以实现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3]对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来讲,消灭“异化”、消灭这一“不堪忍受”的力量,“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4]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两个“决不会”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5]因此,人类只能提出自己当下能够解决的任务,这都是以现实的生产方式为前提的。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得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一方面生长着生产关系的对抗,也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一方面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力量。只有等到这两个条件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才可能爆发,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的运动才会出现。

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描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存在的状况,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唯物史观和应然的角度,在《形态》中对未来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描述,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的经济性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共产主义运动要推翻一切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形式,通过联合的方式实现对现有生产力总和的占有,私有制将被彻底消灭。“在无产者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人,而财产属于全体个人。”[16]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全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新的经济基础。

二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存在于生产关系中的异化关系也将消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交往、分配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将不再受物的支配,而重新受自己的支配。在这里,人类社会摆脱了物的依赖,摆脱各种商品关系、供求关系的束缚,个人将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在过去市民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调和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采取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掩盖了真正的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虚幻的共同体,代替了阶级对立的旧社会,成为人类联合的真正共同体,在这里,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下。”[18]

四是取得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首要的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实现共产主义者利益的第一步。无产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19]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中才能消灭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消灭迄今为止的一切私人占有形式、消灭社会分工、消灭异化劳动,因分工而出现的社会关系、政治结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也将不复存在,由社会来调节着整个生产,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不再受外在强制力量的支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从事的实践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由“物化的人”向自由、全面、普遍的个人发展,人类社会也逐渐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五、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地指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血有肉”、“现实的个人”,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又从社会分工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论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前提,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