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新动能助推发展高质量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2019-01-26 15:26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中国发展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质量企业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当前,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时代答卷,考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的智慧与担当。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创新实践,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示范和有益启示。

近几年来,相城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抢抓高铁纵贯境内的历史性机遇,着力优化城市布局,推进产业创新,破解机制障碍,凝聚创新合力,汇聚出磅礴新动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和强大活力。

——新产业蓬勃兴起,前沿创新高端化优势产业快速集聚。近两年来,引进新产业项目399个,总投资3567多亿元,358家新企业落地见效。其中大数据企业147家、工业互联网企业69家、科技金融企业152家、智能驾驶企业41家、先进材料企业49家、生物医药企业121家。新产业技术之新、密度之高、落地之快,令人震撼,成为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科技金融、智能驾驶、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六大未来产业高地”,在长三角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分工中创出先机、走在前列。

——新基建加快完善,智慧绿色网络化载体功能日新月异。国家级高铁枢纽建设突飞猛进,“五铁并站、五轨交汇”“空、铁、轨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智慧城市功能创新加快推进,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展览中心、国际产业园区、国际研发社区、高端服务社区、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文旅休闲中心、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许多平台化、数字化、绿色化智慧载体加快建设,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区。

——新机制活力四射,公平高效便民化营商环境快速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成为标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交通联运、产业创新、资源共享、科技研发、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建立。2018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20.6%,新增市场主体15983个,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蓝海、创业热土、创客家园、创富天堂。

以科学规划为导向培育新动能

培育壮大新动能需要战略眼光,尤其需要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系统谋划战略思路。精准把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布局的深刻内涵,确立“12345”的战略目标。“1”是总体目标,建设“苏州市域新中心”;“2”是区域目标,建成“产城融合样板区、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示范区”;“3”是产业方向,构建“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未来产业;“4”是发展内涵,建成“生态宜居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枢纽中心、未来活力中心”;“5”是全域规划建设“五大功能片区”。二是完善科学规划体系。用先进理念、科学方法、专业水准,精心编制总体规划、控制详规、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等26项规划,形成完备的规划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城市配套项目,实现多规合一、无缝对接、全域覆盖。三是有力推进规划实施。坚持规划“上墙落地”,发挥规划对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土地使用等工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在智能制造、企业上市、平台载体建设、科技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以产业升级为重点壮大新动能

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培育新动能的主战场,既抓增量崛起,推动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重大突破,又抓存量变革,推动产业和产品改造提升。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扎实开展“散乱污”淘汰整治行动计划,整治淘汰11300家“散乱污”企业,腾出可用土地6700余亩。着力提升土地产出效率,高铁新城单个项目年税收不低于 5000 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00万元;高新区单个项目年税收不低于30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100万元;开发区单个项目年税收不低于20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80万元;其他区域工业供地标准亩均税收不低于50万元。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资源价格倒逼企业转型。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500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群带动力和产业链整合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快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现有装备可接入水平和装备间数据交互能力。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超过80%。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设备投资、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创建智能车间。大力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专项行动、“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增强关键技术的控制力、信息化的引领力,培育企业利润增长点。三是打造服务业新增长点。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将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通过公司化运作、市场化机制,打造研发产业集群。推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空天材料研究院、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江苏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前景好、技术强、价值高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影视娱乐、文化旅游、文教体育等文化业态,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加强阳澄湖数字文创园、相城影视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以高端医疗服务、健康养生、运动休闲为重点的健康服务业和以现代医药为重点的健康制造业,推进苏州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建设,打造辐射华东地区的大健康产业高峰。

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催生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一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培育一流企业为目标,引进新松机器人、京东智谷、紫光云引擎、福耀玻璃等龙头性科技大项目,打造行业标杆企业。拥有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2家、高新技术企业373家、年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272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创新平台建设、高端并购等,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6%,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省级院士工作站6个。二是着力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统筹创新资源布局,推进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园向研发社区转型,打造新材料、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2个特色国际研发社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已经引进高科技研发项目50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80多个、创新平台30多个,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研发产业集聚区。大力探索扩大开放、利用外资新路径,建设苏州(相城)中日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区、中意汽车技术(苏州)创新基地、中以创新创业合作中心、中英创新数字文化国际工作站等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三是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省产研院等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建成科技研发载体24个,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区政府与省产研院合作共建阳澄国际研发产业园,已集聚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托普索联合研发中心、沃泰丰能、苏科斯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高端研发公司。

以要素汇聚为抓手支撑新动能

着力推动人才、资金和数据等创新要素合理流动,高端要素乘数效应日益凸显。一是释放人才活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产才融合‘十优’服务”政策,完善“双招双引”联动机制。建立苏州阳澄湖美国(硅谷)科创中心、澳大利亚海外引才联络站及欧洲(德国)、日本海外引才联络站等机构,深度链接全球智慧资源。完善会展中心、星级酒店、优质教育资源、高端人才公寓、生态绿色廊道等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已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1人、省“双创计划”人才20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7人,引进院士团队7个。二是释放数据活力。鼓励企业与紫光云引擎、清华汽车研究院、苏大机器人研究院等服务商合作共建,在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建设、物联网应用、智能车间诊断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地方性法规,强化大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信息安全责任。三是释放科技金融活力。创设“相融资本”母基金品牌,与国内优质创投机构合作设立新经济产业基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助推企业创新,累计引进投资基金119支,基金规模超过1100亿元。加强企业上市辅导,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苏南基地落户相城,打造科创板上市绿色通道。高标准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科技金融大数据系统,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全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0.11%,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名列前茅。

以机制完善为保障激活新动能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新动能培育壮大的土壤。着力创新制度供给,推动制度“阳光雨露”孕育更多新经济的“参天大树”。一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大力推行“全科式”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开展“一窗办理、全科服务”改革,审批环节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即办件占比提高28.3%。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管理重心下移,668项“不见面审批”事项全部入驻网上办事大厅。二是创新审慎监管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组城投、交投、水务、金控、文商旅五大集团和生态建设公司,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行负面清单或产业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度,出台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政府行政权力、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等清单,在全省率先发布“不见面审批”标准化体系,行政许可减少16项。开展“全流程”监管,做到行政审批服务监督“超期必查、查实必究、违者必惩”。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三是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切实兑现人才招引、独角兽企业培育、新经济企业上市、院士工作站建设、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科技创新奖励等激励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提高创新者合理收益,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综合考察相城区的创新实践,调研组看到,磅礴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相城区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推进集成创新,实现“换道超车”。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没有既定路径可循,必须勇于摆脱思维定势,敢于在新坐标中创新创造,在“无人区”中砥砺前行,抢占先机,赢得竞争。

启示之二,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创新驱动发展。相城区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实践表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从根本上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强支撑。

启示之三,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高端要素。发展新动能离不开技术、人才、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相城区开放汇聚创新要素,创新力竞争力不断提升。实践表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全球眼光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新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努力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发展局面。

启示之四,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创新生态。创新力量源于优良生态。相城构建政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新动能培育良性循环。实践表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除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动政府、市场、企业、人才、资本等多方协同发力,营造融合、协调、共享的创新生态,让新经济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

猜你喜欢
高质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