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占华 冯雪艳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当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所系、民意所在、民心所向。想群众之所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生活现实,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之美,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价值旨归。
1.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民生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年代,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的影响和现在有所不同,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也没有使用“生态民生”这一概念,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中,高度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幸福的最高境界。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资料,人与自然要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才既不会破坏自然界,也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泄的无用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从而影响人类生活甚至带来灾难。马克思认同并引用了比·特雷莫的观点,“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251。恩格斯关于自然界报复的思想更是耳熟能详,“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559-560。由于人类活动超越界限而造成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我们今天的感受比过去无疑要更加强烈,我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先见和智慧。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始终坚持尊重自然是民生幸福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民生幸福的保证。习近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秉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多次在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报复的思想,并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只有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坚持顺应自然和保护生态,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人类的永续发展,这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的继承,也体现了紧跟时代的创新性。
2.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民生思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最为悠久、积累最为深厚的思想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重要思想来源。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其中的“和”是指不同的事物互相融合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包括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人之和。“天人合一”是传统“和”思想的另一种表述,也是中华文明在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强调了人与自然本质上的相连相通,倡导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对天地万物始终保持敬畏的态度,合理取用万物、利用自然,在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失其时,砍伐捕捞遵守时节,这既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一种顺应,也是对万物的合理保护。人类与世间万物彼此依赖、相互影响,共生共存于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之中,享受着从自然界获取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理应承担起对天地万物的道义责任,促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自主自发自为的共生状态,最终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保持生态平衡、构建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栖居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强调了生态环境之于民生的重要意义。习近平传承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华,强调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中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认为“对自然界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12。习近平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积极回应广大群众良好生态环境诉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民族品格和民族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为新时代更好地改善生态民生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3.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民生思想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乃至建国之初的国情及主要任务决定了生态问题不是主要矛盾,但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自然环境与百姓生活的关系,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之于民生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509,并且提出要用法律制度来惩罚破坏环境的行为,目的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保证百姓更好的生存。邓小平进一步将保护环境纳入法制化轨道,主张通过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生活环境,“现在资本主义管理讲美学,讲心理学,讲绿化。美观使人感到舒适,会影响人们的情绪,这不是没有道理的”[5]386。江泽民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科学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6]238。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7]716。习近平在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民生思想的基础上,针对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民人为中心”,强调“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融合在一起,围绕如何实现生态民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把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民生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1.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上的宽裕也使百姓感受到了以前没有享受到的幸福,但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生态环境方面欠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对于部分地区的百姓而言成了奢侈品,幸福感明显下降,甚至成了民生之痛。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3]11。习近平还从历史视野观察生态民生问题,提出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事件酿成的惨痛教训一定要认真汲取,历史的错误不能在我们手上重犯,尽管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变坏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3]8。正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失衡以及百姓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促使习近平深入思考生态民生问题,并探求改善生态民生方案的。
2.长期关注民生的从政经历
生态民生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的心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生态建设之于民生的重要性。1985年,习近平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还特别强调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思想。在福建任职期间,立足于百姓的生态需要,实地调研,精心论证,扎实推动水土流失治理,把扶贫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前瞻性地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构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生态民生福祉的关注。加快发展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如果经济增长了,人们手中的钱多了,但呼吸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喝的水是不干净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那样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人民群众所希望的[9]。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始终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以人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10]并用通俗的语言论证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就如何改善生态民生提出了诸多有创建性的设想并付诸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更高的站位思考生态民生问题,立足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高度,将环境治理当作重大民生实事来抓,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充分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是多年的从政经历,始终把人民的需要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观。
3.其他国家的生态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
民众对于生态的需求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越是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其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就越强烈。发达资本主义率先开始和完成了工业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也率先饱尝了环境破坏的苦果。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了12000 多人丧生,这一事件使英国人开始反思环境问题并通过立法来约束工业及居民的环境破坏行为,并于1956年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针对诸多环境问题对民众生活的损害,又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汽车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环境卫生标准,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从而有效的保障民众的生态安全。美国在看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后,通过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清洁空气法》等,就如何防治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了民众的生态安全。发达国家走的大致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针对这种道路给民生造成的危害,习近平以宽广的国际视野观察问题,指出“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起一堆东西,最后一看都是一些破坏性的东西”[3]3,他鲜明的指出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不仅如此,习近平针对发达国家只注重改善自己国内生态民生,甚至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现实,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妨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3]135。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构建清洁清丽的世界,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正是在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中,在审视历史、立足当代、放眼未来中,关注生态民生的,形成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生态民生观。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用之不觉,而当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人的生存时,人们才会深切的感受到重要的不只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也很重要。随着经济发展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之于民生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习近平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3]4。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活上的影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习近平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3]8。这些思想,一则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无异于竭泽而渔,在破坏自然环境、浪费能源资源的同时,更损害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延续;二则表明了生态环境本身的生产力性质,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绿水青山本身就是生产力,是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基础,更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三则体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生态民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民生幸福,“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1]。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任何人可以离开生态环境而存在,没有任何人能规避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危害。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4这深刻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本质。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事关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生存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有责、人人平等;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是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3]51,把良好生态环境当作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生态安全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如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极易引发其他民生问题和社会群体性事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民生,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视为改善民生的优先领域,从政治高度看待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3]5?必须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8]。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饮用水、土壤等方面的安全,习近平要求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将污染防治看作三大攻坚战之一,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并就如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当作重中之重,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习近平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把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当作改善民生的优先领域,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价值旨归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构建生态栖居的美好家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公民环保意识增强了,才能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才能坚决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如何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116。如何搞好生态文明教育,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除强调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外,还要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广大人民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此外,习近平还强调了创新活动形式对于公民生态意识养成的重要性,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去,如义务植树、节约粮食、低碳出行等,习近平还以身作则,以自身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教育感染广大民众。习近平关于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思想和实践,强化了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生态民生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为更快地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纳入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也清晰描绘了发展应有的生态底色,明确了改善生态民生的根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绿色”与“发展”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发展质和量的和谐统一[12],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科学依据,提出“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3]25,习近平还强调绿色发展既是理念也是举措,政策和落实都要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3]27。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狠抓环境生产力建设,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为子孙后代打牢生存之基,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蕴涵的改善生态民生的根本路径和价值旨归。
当前生态民生建设过程中矛盾问题交织,危机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及实践路径体现了其辩证思维。首先,明确指明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不可或缺,有一定的对抗性,我国过去及当今诸多国家以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就是明证;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既实现经济发展又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环境的保护,人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上干净水、吃不到健康的食品,民众也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习近平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明确表明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并不是不可兼得的,使人们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怪圈。其次,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善生态民生,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突破口。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意味着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民生矛盾更加尖锐,“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8]。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明确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行动计划,找准了关键点和症结点,为改善生态民生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价值旨归,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样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和山、水、林、田、湖、草,共生共存于同一个休戚相关“生命共同体”之中,自然环境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习近平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3]47。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态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习近平始终以系统思维方法推进生态民生建设,包括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政治制度的完善、法律制度的完备、生态意识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展开。系统思维方法的运用,确保各项建设事业的协同共进,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共生关系,实现生态和谐、人民幸福。
“祸患常积于忽微”,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失衡所造成的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甚至会因环境事件激化社会矛盾,危及国家的安全稳定。习近平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的重要论断,着重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受到惩罚。”[3]99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底线,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必须坚守底线,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取用资源,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而伤及人类自身。坚持底线思维,既要守住“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民生底线”。以“生态红线”作为生态安全底线标准,防患于未然,牢牢把握住生态民生工作的主动权,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民生事业的底线,以人民幸福为生态文明的终点线,这些都是习近平底线思维方法在改善生态民生问题上的鲜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