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五,谢德体,*,张孝成,,彭正涛,,朱 慧,,洪惠坤,肖玖金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400715 2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重庆 400020 3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 重庆 400020 4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5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温江 611130
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1],人地矛盾愈发凸显,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区域土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倍受关注。为保障我国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综合管护的转变,土地生态状况的调查与评估日益成为热点。土地生态状况和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于这些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随机性与结构性,土地生态状况必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因此,对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土地管理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生态状况方面的研究源于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2],Aldo Leopold提出了“土地健康”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土地功能状况的评价,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奠定了基础[3]。1977年,美国著名环境问题专家Leister R. Brown提出了“生态安全”这一概念[4]。1996年缔结的地球公约《面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市民条约》,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签字,生态安全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5],自此,区域生态安全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生态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安全研究引入到了土地科学领域,土地生态状况方面研究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关于土地生态状况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生态质量概念与内涵[6- 7]、土地利用结构优化[8-9]、土地生态评价指标[10-11]及方法[12]等方面。国内关于土地生态状况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土地生态质量[13-14]、生态风险[15-16]、生态安全[17- 20]、生态环境[21]、生态脆弱性[22]、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23- 24]、生态退化[25]等方面。然而,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土地生态状况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流域层面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指标尺度多为省或者县(区)行政单元,难以反映县(区)内部土地生态状况的局部差异;二是流域层面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过多地依赖统计年鉴等社会统计资料,对土地生态状况的自然属性重视不够,全面研究土地生态系统中本底、结构、效益和影响等方面的成果罕见;三是忽略了土地生态状况在空间上的聚集规律、关联模式和时间上的冷热程度变化等时空格局演变特征,难以揭示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驱动机制。鉴于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年、2009年、2014年3个时期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开展土地生态状况时空演变研究,构建基于“基础-结构-效益-胁迫”框架的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及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开展流域层面的土地生态状况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期为破解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瓶颈要素制约,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峡库区重庆段位于长江上游末端,地理范围在28°31′—31°44′N、105°49′—110°12′E之间。东南、东北与鄂湘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包括重庆市22个区、县(自治县)(图1),幅员面积46163.67km2,其下辖112个乡,322个镇,140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包括:库区腹地的“两区四县”:万州区、开州区、巫山县、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库区中部的“三区三县”:涪陵区、长寿区、武隆区、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库区尾部的江津区和主城9区[26]。2014年,户籍总人口1989.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2.80万人。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国民生产总值9878.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16元。
图1 三峡库区位置图
Fig.1 The loc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研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湿度大,降雨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5—18℃。该地区处于大巴山褶皱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处,地形起伏剧烈。全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石灰岩土、新积土、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等。库区物种资源丰富,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为主[27]。
三峡库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位于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咽喉地带,是中国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安全,百万移民的安稳致富,更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和敏感区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三峡库区重庆段面积则占了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生态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由5部分组成:1)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提供的研究区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图(2000、2009、2014年)、1∶1万DEM数据、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农用地分等数据库、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影像及监测图斑实地调查信息等数据(2000、2009、2014年);2)重庆市水利局提供的研究区水土流失强度类型图;3)重庆市气象局提供的34个气象监测点的监测数据(2000、2009、2014年);4)重庆市农委提供的研究区土壤图和土壤报告等资料;5)其他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01年、2010年、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22个区县统计年鉴(表1)。为便于空间运算,所有数据均转换为统一的坐标与投影系统,利用ArcGIS 10.2、GeoDa等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表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
2.1.1 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遵循科学性、综合动态性、指标可获得及可操作性、灵敏性原则,综合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实际情况[29-31],参照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联合提出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即 PSR)框架模型和联合国(UN)修改PSR模型后提出的“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即DSR)框架模型[10,32-33],并结合《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 2015),采用德尔菲法、相关分析法,充分运用国土、环保、林业、农业等领域15位专家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基础、结构、效益与胁迫角度出发选取32项指标构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指标体系(表1)。本研究构建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中,基础性指标反映区域气候、土壤、立地、覆被条件等土地自然生态背景;结构性指标表征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及其覆被类型所占比例和特点;效益性指标衡量土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生产功能与社会价值;胁迫性指标反映土地生态系统的损毁、退化状况及其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
2.1.2 指标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1)指标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中指标既有正向指标又有逆向指标,因此在进行指标的处理上有所区分。文中参照极差归一化法[1]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其公式为:
正向指标处理:
(1)
逆向指标处理:
(2)
式中,Yij为标准化后的值,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Xmaxj和Xminj分别为相应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0,1),一般取0.9。
(2)权重确定
本研究选取熵权法作为权重的处理办法,该法可以准确判断熵值的离散程度,较为客观而科学的进行赋权[34-35];并选取国土、环保、林业、农业等领域15位专家采用特尔菲法进行校核,综合确定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表1)。
2.1.3 综合指数测算
参照相关研究[36-37],采用乘算模型对评价单元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LESI为某类指标的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Ai为评价指标标准化值;Wi为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指标Ai的权重;n为指标总项数。
2.1.4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判别标准
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法计算模糊等价关系进行初始分类,再经ISODATA聚类法反复迭代进行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级别分类,并划分出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质量差等5个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等级,详见表2。
表2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等级分级参数
2.2.1 地统计学方法
目前,地统计学方法已成为生态安全空间变异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是一种空间变量,空间变化特征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可以采用地统计学中空间变异函数的方法,借助半方差函数进行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分析[38]计算公式如下:
(4)
式中,rh是半变异函数,揭示了整个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格局;h为两样本点的空间分割距离;Zxi和Zxi+h分别为空间位置xi和xi+h处的数值;n(h)为空间距离为h时的样本对数。
2.2.2 空间自相关
地理学第一定律指出:任何事物之间均相关,而离得较近的事物总比离得较远的事物相关性要高[39],亦即地理实体由于受到空间吸引和空间扩散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40]。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理论地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41],主要用来分析空间数据的统计性分布规律。全局自相关Moran′sI是评价空间自相关统计的常用指标,用于验证整个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相关关系,判断其在空间上是否存在集聚,从而分析整个研究区的空间关联结构模式。Moran′sI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42-43]:
(5)
2.2.3 冷热点分析
(6)
图2 2000—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等别类型动态度Fig.2 Dynamic degree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land ecological statu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 during 2000—2014
由图2和表3可以看出,2000年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质量差土地面积分别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5.59%、36.63%、21.13%、5.59%、1.06%,土地生态状况以质量优和质量良好为主。2000—2009年,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快速恶化,质量优、质量良好的土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动态度分别为-5.54%和-1.08%,而质量中等、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土地面积则大幅增加,其动态度分别为6.65%、13.94%、17.26%,可见,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土地在该时期土地生态状况的恶化中起主导作用。2009—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变化较2000—2009年明显减缓,虽然质量差的土地面积进一步增加,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土地却发生了逆转,其动态度分别为1.4%、0.4%、-0.5%、-1.95%,表明在该时期土地生态状况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较2000—2009年表现出向质量优、质量良好转移的趋势。总体来说,尽管研究区2009—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2000—2009年土地生态状况的恶化幅度远大于其改善的幅度,导致区域2000—2014年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可见2000—2009年期间是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的关键时段。这主要是由于2000—2009年期间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人地矛盾,农田、园地和未利用地都存在被不同程度开发占用的现象,进而导致土地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变差,土地生态质量亦随之下降。而随着近年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得到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2009—2014年期间土地生态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3.2.1 空间位置分布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200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质量优、质量良好)主要分布在库腹地区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库中地区的石柱县、武隆区、丰都县、涪陵区和库尾地区的巴南区和江津区;而土地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质量较差、质量差)主要分布在库尾地区的渝中区、江北区、大渡口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和渝北区。
表3 研究区2000—2014年各土地生态状况等别面积变化表
图3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等别分布
Fig.3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rades of land ecological statu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
2000—2009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呈现出普遍恶化的趋势,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质量优、质量良好)日渐萎缩,而土地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质量较差、质量差)则快速拓展,库尾地区的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库中地区的长寿区、涪陵区和库腹地区的万州区、云阳县的土地生态状况较差区域大幅度增加。可以看出,土地生态状况恶化速度较快地区均出现在区域土地城镇化、工业化较快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必然给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较大压力,保障发展与保护环境矛盾较大。
2009—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总体变化不明显,略有提升,库尾地区的巴南区、库中地区的涪陵区和库腹地区的万州区、云阳县的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出现明显增加。
总体来看,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呈现出库区腹地、库区中部、库区尾部依次降低的分布特征,土地生态状况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腹部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以及库区中部的武隆区、丰都县、石柱县等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弱、植被覆盖好地区;库区尾部的主城九区,库区中部的涪陵区、长寿区及库区腹地的万州区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土地生态质量则相对较差;且2000—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动态变化特征也表现出类似特征,库区腹地、库区中部、库区尾部土地生态质量的下降幅度依次降低。
3.2.2 空间结构变异性分析
结合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运用GS+地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进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拟合,拟合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2000年、2009年、2014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均为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
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或称非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随机性因素(外因)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而结构性因素(内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主导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因素。块金值C0的大小表示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程度;基台值(C0+C)表示空间的最大变异程度;C0/(C0+C)表示随机性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该值可作为研究对象空间自相关的分类依据,若该比值小于25%,属于强度空间自相关,说明因子具有很好的空间结构性,若比值在25%—75%,属于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若比值大于75%,属于弱空间相关,反映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起主要作用[44]。本次研究中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块金效应逐步增强,C0从2000年的0.00103增加到2014年的0.00139,随机性因素逐步增强;2000、2009和2014年C0/(C0+C)分别为47.91%、41.91%、47.91%,表明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属中等空间自相关,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但随机性因素对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分异影响亦不可忽视,这与三峡库区重庆段14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强度加剧以及区域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表4可以看出,2000、2009和2014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空间分异的变程分别为2.79、3.72、5.34 km,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相关性范围在不断扩张。
表4 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理论变异函数
C0:块金值,Nugget;C:偏基台值,Partial Sill;C0+C:基台值,Sill;A0:变程,Range;R2:复相关系数平方,The square of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SS:残差平方和,Residual Sum of Squares
3.2.3 空间结构关联性分析
(1)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利用 GeoDa软件,根据2000年、2009年和2014年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布数据得出Moran′sI散点图(图 4)。全局 Moran′sI值在各时期分别为 0.7001、0.7908和0.7970,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现象,其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的,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即土地生态状况在空间上存在趋于集群的现象( 图4)。亦即总体格局上,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倾向于与其他土地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相毗邻,而土地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倾向于与其他土地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相毗邻。可以看出,14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的全局自相关程度整体逐渐增强,尤其是2000—2009年期间增加特别明显。
图4 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Moran散点图Fig.4 Moran scatter plot of Composite index of land ecological StatusLESI,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index of land ecological status
(2)冷热点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虽能揭示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总体关联性特征,但不能用来测度相邻区域间的要素或属性的空间关联模式[43],不能在时间变化的冷热程度上反映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变化特征,需借助冷热点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局部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的关联程度。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单元的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进行冷热点分析,得到其冷热点的时空格局演化图(图5)。
从图5可以看出,2000年热点区域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库区尾部的主城七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渝中区)和库区腹地万州区的中心城区。主城七区集中体现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是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而万州区亦是全市第二大城市、渝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两者均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剧烈,土地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冷点区域分布相对零散,主要分布在库区腹地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和库区中部的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区和涪陵区,与这一时期的土地生态状况较好区域(质量优、质量良好)分布基本一致。次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库区尾部的北碚区、渝北区、江津区和库区腹地万州区中心城区周围;次冷点区域仅有零星分布。
图5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生态状况冷热点区域的时空格局演化
Fig.5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hot and cold spots of land ecological statu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
2000—2009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冷热点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库区尾部的热点区域范围向渝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进一步扩大,库区腹地万州区的热点区域出现缩小趋势;而冷点区域则向库区腹地西北部的开州区及北部的巫溪县进一步拓展。位于热点拓展区域范围内的渝北区、北碚区,包含了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受到了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区域土地生态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在冷点拓展区域范围内的开州区和巫溪县,受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的大力实施,景观格局多样性逐步提高,土地生态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009—2014年,位于库区尾部的主城九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渝中区、北碚区、巴南区)热点区域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在库区腹地万州区出现的热点区域范围则进一步缩小,主要受益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和“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库区腹地土地生态环境得到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研究区冷点区域范围未发生明显变化,仍主要分布在库区腹地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和库区中部的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区等植被覆盖相对较好地区。
运用ArcGIS 10.2对三期矢量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09年、2009—2014年和2000—2014年时段不同土地生态状况等级之间的转移矩阵(表5)。
由表5可以看出,2000—2009年期间,不同土地生态状况等级之间的转移表现为:生态状况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的土地转移比重分别为53.85%、57.76%、44.67%、39.29%,且转移比例最大的土地生态状况等别分别对应为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和质量差土地;质量差的土地几乎未发生转移,仅有1.38%,且全部转移为质量较差土地。可以看出,2000—2009年土地生态状况处于快速恶化阶段。
2009—2014年,不同土地生态状况等级之间的转移表现为:生态状况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土地转移比重分别为5%、10.86%、11.63%、14.82%和3.44%,转移比重远小于2000—2009年期间,且转移比例最大的土地生态状况等别分别对应为质量良好、质量优、质量良好、质量中等、质量较差。由此可知,2009—2014年区域土地生态状况逆转明显,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快速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也表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体来看,2000—2014年期间,生态状况质量优、良好、中等、较差、差的土地转移比重分别为51.19%、56.04%、42.19%、42.83%和1.8%,且转移比例最大的土地生态状况等别分别对应为良好、中等、较差、差和较差。不难发现,尽管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在2009—2014年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并未从整体上改变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较大的压力。
表5 研究区2000—2014年不同土地生态状况等级的相互转移/%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基础-结构-效益-胁迫”框架构建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计算了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并划分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等级,通过CS+软件和ArcGIS地统计模块对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指数变异函数理论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以2000年、2009年、2014年为3个年份为基础,分析了2000—2014年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时空演变状况特征,结论及建议如下:
(1)本研究构建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是借鉴PSR、DSR框架模型,从土地管理学、土地生态学角度出发,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然生态基底与人类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需求而选取的评价指标,改变了以往流域尺度上土地生态状况评价中过多地依赖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而对土地生态状况自然属性重视不够的不足之处,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表征三峡库区的土地生态状况。
(2)从时间演变上来看,14年来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表现出快速恶化-缓慢逆转的变化过程。2000—2009年期间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处于快速恶化阶段,9年来土地生态状况较差(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土地面积增加了399727.63 hm2,年均增加率为14.47%;2009—2014年期间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出现了缓慢逆转,5年来土地生态状况较差(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土地面积为减少了49014.47 hm2,年均逆转率为1.39%。不难发现,尽管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快速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土地生态状况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远时期内,有关部门必须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和水土流失、预防地质灾害、科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呈现出库区腹地、库区中部、库区尾部依次降低的分布特征,土地生态状况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腹部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以及库区中部的武隆区、丰都县、石柱县等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弱、植被覆盖好地区;而库区尾部的主城九区,库区中部的涪陵区、长寿区及库区腹地的万州区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则由于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土地生态状况相对较差。可以看出,当前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并未协调好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越是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越低;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必须更加注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
(4)从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变化的冷热点格局来看,2000—2014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库区尾部的主城九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渝中区、北碚区、巴南区)和库区腹地万州区的中心城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腹地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开州区和库区中部的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区等植被覆盖相对较好地区。研究表明,冷热点分布在空间上存在趋于集群的现象,尽管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在2000—2014年范围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空间上亦表现出了一定的分异特征:库区尾部的热点区域范围不断拓展,而库区腹地的万州区热点区域范围则表现出逐年减小的趋势。近年来,重庆市在深入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基础上,大力实施实施差别化国土资源政策,在主城九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打造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现代化大都市;在库区腹地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着力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实现库区人民安稳致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可见,土地生态质量状况的冷热点集群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差别化的国土资源政策和发展战略。
(5)本研究构建基于“基础-结构-效益-胁迫”模型的土地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和采用空间变异函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热冷热点分析方法的研究适用于区域土地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的诊断,有利于促进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是,研究未对土地生态状况变化特征的驱动因素或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区域土地生态状况变化特征的驱动因素分析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此外,本研究中采用极差归一化法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未考虑指标阈值问题,而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阈值的确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学术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指标阈值问题尚未形成定论,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