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根福 李 焕
内容提要 延安《解放日报》因其具有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使命、沟通党和民众的桥梁作用以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而成为战时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延安《解放日报》采取的“五位一体”的动员内容、灵活多样的动员方法、“三结合”的动员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战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的变革,提高了民众抗战信心,对当今新时代的舆论动员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延安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辉煌同时又面临严峻考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动员全国人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进行抗战。《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民众动员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何以成为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以及其动员的路径、 作用和对当今舆论动员的启示作一探究, 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延安《解放日报》 创刊于1941年5月,1942年4月进行改版,成为“完全意义的党报”。延安《解放日报》 因其具有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使命、沟通党和民众的桥梁作用及组织群众、 发动群众的功能而成为战时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
20世纪40年代初期,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势头,开始集中兵力“扫荡”和围攻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国共摩擦, 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并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物资供给。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极为困难的时期。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浪潮,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服务抗战大业。那么如何才能动员广大民众呢?毛泽东指出,不是简单地将政治纲领背诵给老百姓听,而是要“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情,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①《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最重要的报纸和根据地的舆论权威, 自然把动员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正如《解放日报》发刊词所说“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②
《解放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即把动员民众、团结抗战作为应尽义务。它将“团结”视为抗战的重要法宝和“武器”,视为“民众动员”的核心要义。为此,它非常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认为它是动员民众,取得抗战胜利的基础, “各个根据地上, 一切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即是说, 为着团结一切赞成抗日与民主的人民, 由地主资本家到工农群众, 共同支持长期抗战。”③“全国一切抗日党派抗日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主要的敌人。”④在此前提下,《解放日报》紧密地配合战时需要进行动员,广泛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和活动, 刊载国共军队英勇抗战的事迹和参军参战情况, 号召和动员民众反对分裂, 坚持抗战等。可以说,“延安《解放日报》作为战时新闻报纸,向民众传递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信息,引导受众的态度,凝聚动员对象的意志,影响军民的情感、意志、决心、动机,承担起了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战的责任。”⑤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而新闻工作“就是要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⑥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报刊在沟通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延安《解放日报》于1942年4月进行改版后,确立了以党报姓党、人民主体、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主要内涵的“党报范式”,明确了党报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⑦其每一篇社论、通讯、报道,每一个专刊、专栏无不充斥着党性与人民性。这种党性与人民性的相互交融, 架起了沟通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也正是这种党性和人民性,使报刊能够真正地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从而承担起社会动员载体的历史重任。
陕甘宁边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民众文化水平较低,文教事业发展缓慢,报刊的宣传与动员也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使党的方针政策、纲领文件及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解放日报》社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工农兵通讯员制度,让通讯员承担党和民众的“信息转码员”,通过通迅员解说党的方针、政策,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动员的顺利开展。此外,《解放日报》社还通过成立识字小组、读报小组、播放广播等方式,“使得《解放日报》的宣传动员能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针对性。”⑧从而也较好地保障了党的行动与民众意愿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同志在接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人员时说:“党报和通讯社是一切工作的武器,反映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又是指挥军事、政治、经济、 文教的武器, 是组织和教育群众的武器。”⑨《解放日报》之所以具有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 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声望与地位。自红军进入陕甘宁边区以来,中国共产党动员民众“打土豪,分田地”,让贫民“有房可住,有衣可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边区的面貌。正如高岗在《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所言,“边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摧毁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统治,而代之以人民自己的政权,取消了德意志帝国主义教堂的特权,扫除了军阀,土劣恶霸的势力,消灭了土匪的骚扰,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办法,建立了革命的社会秩序。”⑩显然,这些“为民,爱民,利民”的革命措施得到了最广大民众的拥护,使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在民众心目中得到显著提升,因而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解放日报》也就容易取得民众的信任。
此外,《解放日报》具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还在于其建立了集中高效的新闻动员机制。《解放日报》改版后,从党的各级领导、报刊工作人员、作者到各地的通讯员, 都忠实地执行了党的政策,“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 一言一动一字一句都要照顾到党的影响”。⑪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政权主导型的动员机制, 形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中央党报委员会→社论委员会(由党政军负责人组成)→编委会→各级党政军机关(直接受党中央领导)→延安《解放日报》→信息→工农兵人民大众(包括党员) 为体系, 威力强大、效力显著的导引型组织传播模式。此外,《解放日报》还建立了庞大的通讯网络,至1944年,网络已分布于边区工厂、边区部队、师机关、边区分区四类区划,31 个地区。⑫自上而下的民众动员体制和庞大的通讯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民众动员的顺利开展。
战时民众动员是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单兵突进、重点突破,也需要全面推进、系统筹划。延安《解放日报》 的民众动员在实施重点突破的同时,坚持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五位一体”共同推进。
一是批判王明“左”倾错误,动员民众统一思想。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澄清王明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解放日报》 对整风运动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密切配合, 陆续刊登了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相关文件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及艾思奇、胡乔木等理论工作者的文章,还专门刊出多期《整顿三风讨论资料特辑》。阐析整风运动的政策、方针、方法,揭露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危害,阐明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些文章实事求是,论述深刻,批驳有力,对于肃清王明错误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延安《解放日报》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进行系统的阐发, 详细阐述了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和党建思想,充分彰显毛泽东的领袖风格和理论魅力, 从而有效增进了毛泽东思想的感染力和民众对毛泽东核心地位的情感认同,使民众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宣传民主政治,动员民众参政议政。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是过去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正如《解放日报》所说,“它实现了最广泛的民主,全体抗日人民(除少数汉奸卖国贼外), 都获得了政治上的自由”,“各级政权机构都经过了人民的民主选举,建立了真正的民意机关 (村民代表会与各级参议会)。在各级政权中真正执行了『三三制』。”⑬《解放日报》对根据地的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宣传,发表了“三三制”系列文章,动员民众提高当家作主的意识; 对民众特别是妇女的参政也进行了如实报道,相继刊载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乡选开始》《动员边区妇女来参加选举运动》《村选插话边区妇女的参政活动》等社论和文章,使边区民众尤其妇女的参政热情得到了提高。
三是宣传生产发展,动员民众投身经济建设。面对边区落后的生产环境,毛泽东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动员民众参与大生产运动,努力改善生活。《解放日报》关于大生产运动的报道很多,涉及生产动员、生产动态、劳模运动、生产互助、 成绩展示等方面, 其关注的对象不但包括农民,也包括部队、学校和机关。据郭文静研究,1942年4月至1945年12月,《解放日报》 有关大生产运动的动员文章,涉及农民的共166 篇、机关与学校的49 篇、部队的33 篇、工人的19 篇。⑭这些文章:“不仅报道农民、工人之间的生产竞赛,还关注农民与部队之间的生产挑战”,“这样生产竞赛和劳动热忱就从工农群体蔓延到部队中来,班与班、排与排、连与连相互提出生产竞赛,生产热潮在部队和机关学校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⑮不但推动了边区民众对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拥护, 同时为战胜根据地的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宣传科学文化, 动员民众改变文化落后状况。《解放日报》动员民众同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现象作斗争。一方面,报社深入乡村集镇,成立识字组、读报小组,教导民众认字、读报;另一方面,《解放日报》专门设立了《卫生》《文艺》《科学园地》等专刊,介绍卫生常识,宣传科学知识,号召民众同落后愚昧现象作斗争, 动员民众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提升素质,改善生活和改变现状。
五是宣传军事状况,动员民众投身抗战。《解放日报》广泛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争,介绍战场形势和我军取得的战绩, 凸显我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场景。《保卫冀中,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敌寇的春季扫荡是怎样被粉碎的》《信阳出犯敌被我围歼中》等文章极大激发了民众的抗战热情;此外,《解放日报》通过揭露日军暴行,激起民众对日军的愤恨,动员民众投身抗战,类似的文章有《敌寇在华北的治安强化运动》《触目惊心之敌寇暴行》《井陉县敌寇肆虐,残酷烧杀昔北》等等。《解放日报》还对根据地民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军队训练及根据地的兵役制度等进行积极报道,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边区武装部队的战斗力,保证其物资供给, 改善兵役制度及其他后方勤务的动员制度,增进军队与人民的亲密团结。”⑯
一是以情动人。所谓以情动人就是把握受众心理,利用受众心理的需要展开民众动员。首先,《解放日报》 刊发了大量反映日军在华暴行的文章,激发民众的仇日情绪,强化民众的民族心理,把个人参与抗战的动机与民族大义绑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动员民众抗战的效果。其次,《解放日报》通过宣传官兵一体、军民一体的思想,使民众的情感得到触发,从而更加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共产党的抗战大业。报刊刊载了众多共产党干部吃苦在先、与民同甘共苦的事迹,挑水、拾粪、抬伤兵抢先去做,没有任何自私自利。共产党干部以身作则的历史担当, 在民众动员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最后,《解放日报》还不断结合民众的需要进行动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如配合边区春耕秋收季节,营造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又如配合共产党的“拥军优属”的政策,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 从而使得民众动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能引起群众的共鸣。
二是以理服人。光动之以情是远远不够的,要使民众信服还须晓之以理。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信息源的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信息源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⑰《解放日报》恰恰在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方面有着充分的保障, 从而得到根据地民众由衷的信任,保证了动员的效果。《解放日报》通过刊载大量的权威人士如领袖、党内理论家、将领的社论、演讲、报告与论著来突出信息源的科学性。据许冲的不完全统计,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有67 篇,其中社论、评论员文章40 篇,仅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社论达8 篇, 朱德撰写文章73 篇, 刘少奇撰写9 篇,这些文章成为指导革命战争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重要内容。⑱党内理论家也是党报的主要撰稿群体,艾思奇、陈伯达、张如心、胡乔木等都撰写了大量文章。领袖、将领和理论工作者的文章循循善诱,分析透彻,极具理论魅力和说服力,为民众动员提供了理论准备。
三是以势夺人。就是利用造声势、树典型、批谬误等手段,营造动员的氛围和场景,使民众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到共产党发动的运动中来。如为了动员民众参军参战,《解放日报》刊载了《参加自卫军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任务》《共产党员动员群众一齐参加自卫军》《晋察冀人民投军热潮》《晋冀豫边区民兵集体参军》《朱老汉参加八路军》 等文章,打造全民参军、全民参战的场景,引导民众加入抗战队伍。又如为配合“大生产运动”,《解放日报》塑造了吴满有、曹二如、李文焕、黄立德等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民众参加大生产;《解放日报》还树立了三五九旅的典型,用南泥湾军民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员其他根据地军民组织起来,“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再如,为配合整风运动,《解放日报》通过批谬误的形式彰显“正气”。相继刊出艾思奇的《反对主观主义》、张如心的《为打倒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斗争》等文章,对“三风”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对澄清党内外思想,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强制性动员与引导性动员相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文盲比重较高,民众动员的环境复杂。《解放日报》根据实际情况和受众心理,采取了强制性动员与引导性动员相结合的手法。所谓强制性动员就是利用组织机构和中央领导的名义与作用,采取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或发布布告、法令、条例等手段进行动员。引导性动员则是利用受众和实际需求,采取诱导、劝解等手段,使受众对动员主体产生情感态度上的认同, 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动员的目的。《解放日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动员效果的最优化。如对二流子改造,《解放日报》一方面采取强制性动员,刊发《改造二流子》《改造二流子是长期经常性的工作》《信箱:怎样改造恶习太深的二流子》等文章、告示,揭示二流子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为非作歹给边区社会风气、 经济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及给社会治安和军事安全造成的隐患。主张“所有二流子都要受到改造,参加生产,变成好人。”⑲另一方面又采取引导性动员。以“懒惰可耻”、“劳动光荣”进行引导、劝解和教育,并用二流子经过改造后转变为劳模的例子进行现身说法, 使二流子改过自新。刊发《一位新的榜样》《刘四有转变了》《延川二流子牛振花转变》等社论与通讯,对边区二流子改造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以树立健康的劳动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双向齐发,二流子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如《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所言,“几年来,我们不仅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造和建设,而且进行了‘人’的改造和建设,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渣滓——二流子, 大部分都改换了原来的面貌,变成健康勤劳的农民,二流子的改邪归正不仅能够增加劳动力, 提高对农民的生产热忱,而且还能够使农村习俗改进,地方安宁。”⑳
二是物质动员与精神动员互相结合。基于延安时期边区的社会实际, 民众首先要解决的是基本的生存问题, 因而舆论动员要尽可能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困难, 尽可能地满足其基本的物质利益。对此,《解放日报》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譬如,为宣传共产党的惠民政策。相继刊出边区政府废除羊毛税、减租减息、改善工人生活水平、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等一系列政策和阐释文章;又如,为动员移难民赴边区垦荒,《解放日报》及时报道政府的安置政策、补助措施,介绍移难民垦荒及生活改良情况,如《边区政府优待移民拨款廿万元》《边府颁布『补充要项』 优待富户 移住边区》《延安县移来难民多 县府请边府拨粮救济 发放农具贷款五万元》《政府安顿新来移民》等,消除了移难民的一些顾虑,激发了他们的垦荒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当然,单靠物质动员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与精神动员相结合, 精神动员能把民众对抗战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使民众动员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如《解放日报》除了进行理论方面的阐析外,还对大量的英雄模范进行“典型化”宣传,并运用诗歌、小说等艺术形式进行介绍。这些宣传为广大民众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凝聚百姓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线上动员与线下动员互相结合。这里的线上动员是指利用报刊进行动员, 其优势在于受众面广,信息传播量大,容易贯彻中央意图;线下动员是指利用边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 如读报、跳秧歌舞、表演戏剧、演讲、唱歌、绘画等进行动员,其优势在于与民众面对面地交流,可以突出动员的特定人群,因而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可以弥补线上报道之不足。《解放日报》充分利用线下动员的优点,与线上动员结合起来。在陕甘宁边区的许多乡镇、村庄都建起了读报小组,由工农兵通讯员、各级干部和文化人向村民尤其文盲读报,从而使党和政府的主张及时为广大民众了解。秧歌舞因其简练的舞姿、 节奏, 再配上家晓户喻的民歌,易于为群众所接受,“从政治影响上来看,秧歌舞是:配合了当前的政治任务。”其它的线下动员也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日报》的线上动员,如《南泥湾》《生产大合唱》等音乐演出配合了大生产动员;《动员起来》《二流子转变》等戏剧配合了二流子改造运动,《夫妻识字》等优秀戏曲配合了扫盲活动,而围绕各种主题的演讲、壁画、墙报、写生、摄影、歌谣等都不同程度地配合了《解放日报》的相关主题,使动员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基层。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民众动员,对战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的变革,提高了民众抗战信心, 对当今新时代的舆论动员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民众动员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解放日报》刊载大量的文章,进行理论探索,通过革命导师生平事业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通过积极配合延安整风运动,阐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号召摒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影响;通过宣传各种学习运动、 干部教育运动和群众教育运动, 使广大党员能够深入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精髓, 从深层次上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先进性、 科学性以及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崇高目的性, 从而使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以维护毛泽东同志核心地位为主题, 通过多维度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形象的传播, 增进了民众对毛泽东核心地位的情感认同, 正如许冲所说,“延安时期,中共以《解放日报》为载体,以毛泽东为领袖核心,通过对其实践形象、理论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发生历程,扩大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影响, 增进了毛泽东思想的情感认同,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功能。”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像林伯渠《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所言,“战争改变了一切,它变换了这块土地本来的面目, 提高了人民对于生活的认识与热爱,壮大了正在发展着的革命力量,使得一向落后不被人注意的地区, 变成了在抗战洪荒中屹然不动的抵柱。”陕甘宁边区发生变革,其原因除了共产党采取相应的方针、 政策和措施推进改良革新外,与《解放日报》的民众动员也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是乡风变革。《解放日报》动员民众扫盲、识字、学习文化,倡导妇女放足和婚姻自由,动员对二流子进行改造等, 极大地推进了乡风的变革, 改变了边区原先腐朽的封建思想和落后懒散的社会风气,代之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风尚。其次,是生活改善。《解放日报》积极配合政府的大生产运动、税制改革、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取得良好成效,提高了边区群众的生产热情,边区民众通过自身的辛勤工作,获得了生活的改善。谢觉哉在《解放日报》曾发表《边区人民生活日趋改进》一文,通过对安定所属四个行政村的调查,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 中农数量由30年代的6%增加55.3%; 贫农由63.4%减少到32%, 雇工由19%减少到6.1%。身份的转变、中农数量的增加和贫农、 雇工数量的减少也说明了边区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第三,是社会有序。《解放日报》积极配合边区的民主政权建设,报道“三三制”和“精兵简政”,刊载共产党的党纪党规和军队的军令条规, 宣传边区政府的立法建设, 动员民众自觉交税,营造风清气正、遵纪守法的氛围。20世纪40年代边区出现了官民平等、军民一体、秩序井然的局面。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 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这一论段充分说明了精神动员的极端重要性。延安《解放日报》全方位的动员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抗战信心。《解放日报》报道的根据地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成就,不但使民众增加了自豪感,而且也进一步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而军事上全面抗战的报道,如我军的卓越战术、取得的辉煌战绩、抗日模范人物英勇善战等,则进一步坚定了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
民众抗战信心的提高, 有力地推进了全面抗战的进程。老百姓积极参军参战,根据地的兵役制度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 人民军队的兵源得到及时补充。民众的参军的热情,诚如《解放日报》报道的那样“青壮年从军风起云涌,年迈者亦坚持报名要求入伍”,民兵、自卫队、其他抗日武装相继建立起来,自发地参与抗战,民众也主动承担起为抗战前线输送粮食、衣物等军需物资的任务。甚至儿童也卷入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1943年7月《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北狱区的童子军》描述道:成千上万的儿童从愚昧无知的状况里走出来,变成了小宣传家、小音乐家、小劳动英雄。他们不仅参加了生产,而且担任着慰劳军队、站岗、放哨、除奸、宣传等。正因全民的动员、全民的参与才陷日本帝国主义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延安《解放日报》 的民众动员取得了重要成就,其动员内容、动员方法、动员策略等给当今新时代舆论动员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 舆论动员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延安《解放日报》在改版后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喉舌作用,使其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倡导者。”同时又坚持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民众需求,歌颂民众生活,与他们成为“共患难的朋友。”正因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才保证了《解放日报》民众动员的实效性。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给民众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党媒,在舆论动员的过程中, 必须始终牢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的原则,时刻体现“党媒姓党,党媒为民”的思想,诚如习近平所言,“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其次, 舆论动员内容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在民众动员内容上采取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五位一体”并举,既注重动员的系统性、全面性,又根据不同时期任务突出其重点性, 因而, 得到根据地民众的广泛响应。新时代舆论动员的内容同样应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 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动员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也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效着力,体现时效要求。”
第三,要不断创新舆论动员的方式方法。《解放日报》 的民众动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策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势夺人,强制性动员与引导性动员相结合、 物质动员与精神动员互相结合、线上报道与线下动员互相结合,从而能够与时代要求、民众的需求相适应,使得动员得以顺利地推进。当今社会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各种矛盾交替出现,意识形态交锋日益频繁。加之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以往不可想象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 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新时代舆论动员要不断创新方式与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更加鲜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方式,使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以达到动员之目的。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 页。
②④《发刊词》,《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第1 版。
③《论抗日根据地的性质》,《解放日报》1941年5月24日第1 版。
⑤施璐:《延安〈解放日报〉抗战军事的宣传动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版,第12 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辑:《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49~150 页。
⑦《怎样办党报,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第2 版。
⑧⑭⑮郭文静:《延安〈解放日报〉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版,第20、24~25、28 页
⑨王敬、岳颂东等:《延安解放日报史》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4 页。
⑩《进一步发展生产,纪念“七七”抗战六周年》,《解放日报》1943年7月6日第4 版。
⑪《党与党报》,《解放日报》1942年9月22日第1 版。
⑫李晓灵:《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特色及其现代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 期。
⑬《论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解放日报》1941年5月24日第1 版。
⑯《加强军民团结》,《解放日报》1941年8月28日第1 版。
⑰程曼丽等:《新闻传播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18 页。
⑱许冲:《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考察——〈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现代哲学》2009年第4 期。
⑲《组织起来》,《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日第1 版。
⑳《改造二流子》,《解放日报》1943年2月14日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