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别林喜剧表演的研究

2019-01-25 03:17尚庆敏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流行色 2018年9期
关键词:卓别林喜剧电影流浪汉

尚庆敏(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1 . 查理·卓别林喜剧表演概况

1.1 卓别林的艺术追求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表演总是伴随着幽默,观众的笑声总是不断爆发。卓别林既擅长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于表演微妙而深刻的讽刺。他在一系列电影中塑造出流浪汉形象:身穿肥大裤子,脚蹬大头皮鞋,头戴破烂礼帽,手执简单拐杖,留着硬毛刷胡子,用八字脚走路。透过流浪汉的外表,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物:他贫穷却渴望富贵,丑陋却梦想英俊,孤独却特别想有一个漂亮的女友。流浪汉从最初的漫画式形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喜剧效果的富于人性和社会批判色彩的角色。卓别林说:“创作一部喜剧时,说来也矛盾,悲剧的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我想,这是因为嘲笑是一种反抗的态度,每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用嘲笑的态度去反抗自然的力量,否则我们就会发疯。”(卓别林著、叶冬心译:《卓别林自传》他对观众的笑声以及引起笑声的原因很重视,他在《观众笑什么》一文中说:“我并不是很喜欢自己早期的影片,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我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一两块奶油蛋糕飞到人们的脸上,也许有点逗趣,可是,如果整个喜剧性仅仅依靠这种办法,那么影片马上就会变得单调而索然寡味了。也许我并没有能够一贯做到实现我的意图,不过,我是一千倍地更喜欢用一种俏皮的姿态而不愿用粗鄙和庸俗的行为去赢得笑声。”卓别林早期有些喜剧电影的表演又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倾向,他要把“反思”“伤痕”“痛苦”“讽刺”等因素逐步融会贯通到喜剧表演之中,他对喜剧电影充满热情和信心。

1.2 伟大的流浪汉

卓别林在喜剧的惹笑动作表演之时,用细致巧妙的手法表现出人性的尊严。他充满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终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与社会批判因素融入他的喜剧表演之中。流浪汉形象不再是单纯挨打出丑而隐忍发笑,而是越来越多表现出深沉的感情,越来越具有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的“小人物”的共同悲苦命运。这个流浪汉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而家喻户晓,在亿万观众心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共鸣。他在《观众欢喜什么》一文中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使那些对我抱有好感的观众感到高兴。为了做到这一点,只要把那些哪怕与剧情无关的,但我认为没有错误的一切东西,一定会引起笑不可抑的一切效果,全盘端给观众就行了。”他不断地探讨笑的生理基础与社会内涵。麦克斯·林戴在1917年参观了卓别林的制片厂后写道:“观看了查理·卓别林参加演出的影片,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些影片所包含的全部工作量了。然而,就连最懂得这一行甘苦的人也难以想象,查理·卓别林的劳动是怎样的顽强和出色,卓别林做为一个真正的幽默家,熟知笑的本性,善于屡试不爽地引起人们的笑声,而要让他满意,比让一个最苛刻的观众满意还要困难的多,每一场戏大致要拍二十次。而连同试演很进一步使戏更加准确等手续在内,一共要试演五十次,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没有什么特别的门窍,可是他非常的聪明,非常的有条理,非常认真。”(库卡尔金著、芮鹤九译:《卓别林评传》)卓别林以高度的敬业精神,通俗而生动的喜剧形式,惊人的卖座率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至今仍然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2 .查理·卓别林喜剧表演的特征

2.1 含泪的笑

卓别林曾经说过:“一个人十分聪明,但如果毫无感情,他就可以表现为十恶不赦的罪犯;一个人情感丰富,但如果没有智力,他结果就是一个与人无害的白痴。但是如果智力与感情获得理想的调和,那样就产生了最好的演员。对于以为伟大的演员来说,他的基本特点在于演出时热爱他自己。

好莱坞具有喜剧传统,一些喜剧片与丑角很受观众欢迎。1925年美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是由一位名叫哈罗德·劳埃的丑角演员拍摄主演的《大学一年级生》保持的。查理·卓别林属于美国电影喜剧流派的重要一员。他所在的几个电影制片厂如塞纳特电影制片厂是以创作喜剧电影为主的,后来他自己独立出来开办电影公司也是以创作喜剧电影为主的。美国最著名的五六十为电影明星都受过塞纳特的独特的训练,塞纳特在发掘头等的天才方面有着颇为惊人的嗅觉。塞纳特的训练使卓别林在喜剧表演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具有个性的喜剧人物形象塑造,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由表演,轻松活泼,所有这些都是支配着卓别林喜剧化表演的特点。精彩的哑剧表演,是使观众发笑的原因之一。查理·卓别林从小受到哑剧艺术的训练,哑剧艺术的精华贯穿了他一生的表演。那些夸张但清晰而异常准确的手势,那控制自如的面部肌肉,表演上设计精确的重复和强调,情绪上出乎意外的交替变幻,穿插于动作之间的顿歇以及不断变化的速度和节奏,所有这些富于变化的面部表情和动作,都是高度的造型修养,构成哑剧演员的基础。吸取趣剧式的喜剧与一般喜剧的精华并加以发挥,是使观众发笑的原因之二。滑稽短剧无非是一种落在被人身上的悲剧。纯粹的趣剧就是在不适当的时机发生在别人生活中的一系列小型的悲剧。真正的喜剧不仅要引人发笑,而且应该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娱乐性和思想性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真正的共鸣,才能让观众在笑中思考。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步法、都被运用得越来越精确,而且富有电影技巧。意味深长地、灵敏的挥舞着手杖,抬起圆顶帽致意,跨着八字步令人发笑地奔跑,用一条腿灵活一动就拐了弯。

2.2 个性化表演

查理·卓别林地成功和他追求个性化密不可分。卓别林喜欢打破常规、化繁为简。他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有许多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都是新颖独创的。如果对线条、空间、组织、速度等都逐条地加以说明,这样当然很好,但是这和演技并没有多大地关系,反而容易形成枯燥无味的教条。从简单入手,永远是最好的办法。”(查理·卓别林著、叶冬心译:《卓别林自传》他认为电影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进入美的王国,如果我们远离了真实,这个目的就不能达到,只有现实主义才能使观众信服。被描写的现象的外貌能够揭示它的内在的实质,它们之间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他强调感情和智慧的结合。卓别林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具有压不垮、打不弯的坚忍品质。一系列的挫折养成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磨练了他顽强的毅力,他始终同情并关心社会下层,他对一些为富不仁、尔虞我诈的权贵深恶痛绝。卓别林善于在喜剧电影中用冷峻、敏锐的目光审视生活和表现生活,用远见卓识来展示人性的善与恶。悲剧的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喜剧把人生赤裸裸地撕破给人看,每当无可奈何地时候,卓别林就用嘲笑地态度去反抗自然和社会的力量。卓别林不仅强调喜剧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而且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把喜剧人物塑造得立体而生动,产生了应有的喜剧效果,具有很强的喜剧张力。很多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他是怎样找到自己的风格的?他唯一能回答的就是:“他的‘典型’是他生活在伦敦时所见到的很多英国人面貌的综合”他记起了一些蓄着一小撮黑胡子、裹着一身紧绷绷的衣服、拿着一根竹手杖的人,这种人他常常遇到,因而决定以他们做模型。

3 .查理·卓别林喜剧表演的主题内容

3.1 摩登时代

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的贫民区,父母都是喜剧演员,这对卓别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3年,卓别林进军好莱坞,一年后成为蜚声全球的大影星。他经常说:“你得相信自己,这就是秘诀,即使我在孤儿院或沿路要饭果腹的时候,我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员。”

卓别林具有高超的艺术才能,精通哑剧、喜剧、舞蹈和音乐,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其中《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为世界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摩登时代》是卓别林喜剧人生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他在表演、导演、编剧、摄影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影片中一些镜头充满创意,引人入胜,创造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形喜实悲,以嘲抒情。影片展示出了查理种种可笑的行为,周围人的麻木,等等。但在这些场面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悲剧,观众在这被这些喜剧场面引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观众的笑变成辛酸的笑、苦涩的笑、含泪的笑。我们在笑查理到处拧螺丝的动作时,看到了查理极度困窘的物质生活悲剧和极度贫乏的精神生活悲剧,自然而然对流浪汉的不幸处境与无可奈何而感到悲痛。这种形喜实悲、以嘲抒情是影片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卓别林着力塑造摩登时代中挣扎生存的劳动形象,通过对查理性格麻木、僵化、落后的嘲笑,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没有一部美国影片敢像《摩登时代》这样大胆地直接表现失业问题和资本主义统治所造成地严重后果,只有卓别林敢于也善于把当时重要的事件做了深刻地剖析与精彩的表演。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无声片的压轴之作,表现一个流浪汉在工业文明的传送前窘态毕现、笑料百出的故事,一个人被机器摧残、异化的寓言、集幽默、讽刺、控诉于一体,是卓别林喜剧天才的全面展现。有感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卓别林决定用电影语言来呐喊。影片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含泪的笑。卓别林对演员的服装、表演等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卓别林在一次活动中,发现宝莲虽然是纽约布洛克林区的人,却能模仿肯塔基州人的口音讲话,而且非常的惟妙惟肖,卓别林相信宝莲一定很会演戏,而且善于演街头流浪女郎。为了把流浪女郎宝莲打扮的龌龊,他甚至将油污涂在他的脸上,卓别林说:“抹这油污,就像点美斑一样。”(查理·卓别林著、叶冬心译:《卓别林自传》用时髦服装把一个女演员打扮的漂漂亮亮,这是挺容易做到的。但是,要像在《城市之光》里那样,把一个演员打扮成卖花姑娘,同时又要俏丽动人,那就得伤脑筋了。卓别林把一个女演员扮成流浪者或卖花姑娘时,不但注意到诗意的效果,而且强调了她的个性,将女演员的处境表现的逼真,从而加大了影片的吸引力。

4 .结语

幽默是释放感召能量的“助推器”,幽默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笑话”和“滑稽”,更重要的是指其中富有审美价值的精神现象。一个幽默感匮乏的人,是贫穷的。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的竞争日趋激烈,有声电影的到来使无声电影变得衰落,但是卓别林相信无声电影具有世界性的吸引力,它的对象包括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卓别林认为有声电影认为有声电影损害了古老的艺术-哑剧艺术,它彻底的破坏了静默的至高无上的美,破坏了演员走向观众 的道路,破坏了观众吸取美感的道路。卓别林喜剧电影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消遣功能,而且具有精湛的讽刺艺术。卓别林对时代中的社会问题和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从不回避,他善于用喜剧方式来揭露社会问题,挖掘社会矛盾根源,从而导向对真善美的呼吁。卓别林的喜剧之所以会得到大众的认同和喜爱,这与他的审美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喜剧,无疑是偶然性因素最为活跃性的领域。喜剧是一种巧妙而合理地运用偶然和巧合的艺术。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偶然就没有喜剧,偶然性作为喜剧灵性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卢卡契曾经说过:“没有偶然性因素,一切都是死板而抽象的。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塑造出活生生的事物,如果他完全避免了偶然性”;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在创作过程中“超脱粗野的赤裸的偶然性,必然把偶然性扬弃在必然性之中”。卢卡契的这条原则,虽然是就文艺创作的一般意义而言的,但它对于喜剧的创作却具有尤为重要的价值。对于喜剧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创造偶然性,其作品一定是惊人的。就像卓别林所说:“我是一千倍地更喜欢用一种俏皮的姿态而不愿用粗鄙和庸俗的行为去赢得笑声。”卓别林喜剧电影奇特而生动的想象,既符合一定的事理逻辑,又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而且产生了深广而强烈的审美韵味,十分耐人咀嚼。

猜你喜欢
卓别林喜剧电影流浪汉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从《羞羞的铁拳》看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与革新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动作喜剧电影周
我的歌
模仿大赛
卓别林的模仿术
“理解”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