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000)
有关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名人版画作品的研究,普遍以《玛丽莲·梦露》为典型例证。一方面,它先后创作于1962、1964和1967年(图1),似乎影射了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时政。另一方面,缘于丝网印刷技术应用其中,颠覆原本以精英文化独大的传统美学观念。色彩作为安迪版画作品最主要的视觉表现大有可观,它的变化特点反映了色彩符号化的进程。本文利用PCCS色彩体系理性分析不同时期《玛丽莲·梦露》版画的色彩特点,结合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以符号角度思考色彩变化的原因,并从符号动机、演变和传达三方面进行阐释。
图1 《玛丽莲·梦露》版画,作者自制
PCCS是日本色彩研究所于1964年发表的配色体系,它将明度、纯度合成12组色调,形成包含纯、清、暗、浊色系的色调分类表。现从色相、色调两方面分析《玛丽莲·梦露》版画色彩,能以客观逻辑思维的角度理解色彩关系,使认知从感性上升至理性。
从色相上观察,版画运用邻近色和对比色最多,因此有夸张绚丽的色彩感觉。从1962年至1967年,版画背景色相逐渐丰富。1962年的版画只有黄橙色,1964年的版画递增至红、橙、淡蓝和松绿色,1967年则更多。另在色相配置上也有明显变化。1962年和1964年的版画肖像部分色相配置相似——黄发,淡红紫色脸部,蓝绿色眼影,红唇及黑色阴影。1967年的版画在色相配置上更加自由开放,头发、脸部等不再局限于之前的色相,肖像特征明显减弱。
从色调上分析,大多数版画属于近似色调配色。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①清色系与浊色系的近似组合,如A1、B1、B2、C9。因色调为中高明度、纯度,故表现为偏明的调性特征。②浊色系内部的近似组合,如B3、C2、C3、C5。通过调入不同比例的灰色,弱化色相对比,使色彩呈现偏灰调性特征。③浊色系与暗色系的近似组合,如C6。调入方式为加灰、加黑,故表现为偏暗的调性特征。④纯色系与相邻色系的近似组合,如C8。此组合强调高纯度色相的弱对比关系,以偏纯的调性特征展现绚丽活泼的色彩感觉。
符号学意义上的符号是两个层面的结合体。一是符号可感的形式层面,即能指;二是符号抽象的内容层面,即所指。两者缺一,皆不能称为符号。《玛丽莲·梦露》版画色彩可被人的视觉感官感知,并识别为特定的感性形式。这种富含规律的美学形式成为安迪艺术风格的象征,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波普风”。这样看来,既存在能指,又有能指背后的所指,故可以称《玛丽莲·梦露》版画色彩为符号。
从版画创作的时代背景着手,得以寻得色彩符号的创建动机。在消费革命的影响下,60年代的美国处处充满商业气息。为迎合新一代年轻群体的审美喜好,随时随地可见光鲜亮丽的商品广告。出于对消费社会现实的敏感,安迪抽离商业色彩,并使之贯彻于版画之中,这便是版画色彩极具装饰性的动机所在。
《玛丽莲·梦露》版画的创作历程也是色彩符号化的过程,是主体意识驱动的结果。这一点从以下三方面阐述论证。一,创作动机的转变。版画的创作初衷是纪念梦露逝世,因而1962年和1964年的版画肖像色彩贴近梦露自身的形象设定。1967年的版画则是安迪为筹集电影资金所作,版画色彩组合更加自由。肖像主体的个性特点被削弱,色彩符号化特征凸显,艺术商业化初见端倪。二,艺术构想的建立。他本人曾言,“我真希望自己能发明像牛仔裤这样的东西。某种令人牢记怀念的东西。某种大量生产的东西。”可见丝网版画作为批量复制品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安迪一直想要实现的艺术构想。要将版画转化为商品,就必须打造令人牢记的标志,色彩符号自然功不可没。三,印刷技术的妙用。安迪不是第一个以梦露为题材创作丝网画的人,但他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版画能轻易捕捉套印错位的痕迹,不要错误地认为那是安迪的失误。“他会说,轻轻地移动网框,那样做很乏味···我们为什么不翻点花样,像那样推开?”很显然安迪刻意而为,通过营造廉价低质的效果来模拟商业印刷中的色彩现象,这也佐证了色彩符号化的必然性。
《玛丽莲·梦露》版画色彩背后是安迪对艺术商业化和大众化的崇尚。他用丝印技术批量生产版画,打破当时高雅的纽约画廊风格,强调艺术的可重复性和低廉性,以证明艺术是商品的等同物,可以为大众所有,为大众所欣赏。
综上所述,《玛丽莲·梦露》版画色彩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色彩贴近人物肖像特点,画面偏明亮;第二阶段,色彩自由组合,画面灰浊感增加,符号化特征凸显。继《玛丽莲·梦露》之后,安迪的名人版画作品延续了自由组合的色彩模式,至于是否有其它的变化特点,还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