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宇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一个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环保类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将很难在环保行业立足。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环保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尽快形成核心技术体系。此外,技术研发及成果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税费的有效手段[1]。
目前,环保行业中,大气污染治理因开展得早,市场竞争格局面已基本形成,水污染治理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固废治理行业近年来成长较快,但门槛相对较高;“水气固土”中,只有土壤污染治理尚处于前期评估、技术积累阶段,市场尚未集中爆发。为了能够在将来的土壤污染治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某公司从技术入手,通过开展“电化学强化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型土壤的研究” (以下简称“某公司土壤修复课题”或“本课题”),掌握自有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某公司土壤修复课题于2017年4月开始准备立项,2018年1月开展研究工作。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应主要抓住选题立项、项目实施、过程考核、经费管理、推广应用等五个方面的要点。
企业的技术研发,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的目的。无论是有依托工程的、旨在解决工程实际难题的技术攻关,或是没有依托工程、进行技术储备的技术开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在近期或长远利益上的效益最大化,总体上,在机理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的技术研究过程中,企业关注的是应用研究及其后续的技术开发过程[2]。
技术研发的第一步即是选题。在技术研发选题时,应紧扣企业的发展实际,选择企业当前或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所急需的技术,能让企业在当前的工程中降低成本或是在将来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针对技术开发类的课题,选题还应紧扣科技前沿。研发的新技术应在当前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此类开发由于没有工程依托,需要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对市场和科技前沿具有一定的认识,能提出若干个、有材料支撑的待选方向,为科技主管领导提供决策选题的范围。
某公司选择土壤修复类的课题,瞄准即将大规模开展的土壤修复市场,特别是有机污染型土壤的修复。经过与高校相关领域专家沟通后,确定拟开发的技术为电化学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国外有相似的、处于探索阶段的小规模应用案例,在国内则尚无相关研究。该技术研究成功后,将在土壤修复的周期、成本和安全性上具有优势。
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按照内部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义务和程序,在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做好必要的监管和服务工作。
一是应加强自我学习。为了做好管理工作,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知识,了解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课题,应了解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研究的关键要素和实验方案,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便对课题承担单位的实验工作有自己的判断,使沟通更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应密切参与项目研究过程,强化监管。科技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因为项目委托给了知名的科研院所,就放松了监管,将科研的方法、进程全部交由科研单位自行掌控。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把自己置于项目的主要责任人这个位置,主动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了解研究方案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在合同约定进度的基础上,与高校一道,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每月至少一次在实验现场进行沟通,查看研究工作是否偏离预期目标和预定节点,及时纠偏。
三是应注意控制过程中的风险。科技项目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事前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应对不利局面的准备。经过梳理,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由于在对待科研项目上,企业的出发点是开发实用型的技术,而以高校为主的项目承担单位,特别是科研任务较重的知名高校,会把机理研究、学生培养、发表高水平论文作为主要的目的,双方的目的存在差异。因此,科技项目管理人员特别重视与高校的沟通,明确强调课题的目的应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科研课题众多,投入到各课题的人力、物力有限,因此,通过不断沟通,强化高校对本课题的重视,以便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此外,科研过程存在各种不确定性[3],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或试验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要求高校在尽可能考虑周全之后再开展实验,并且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时,加快常规工作进度,预留处理不确定性情况的时间,避免影响整体进度。
本课题由某公司上级单位立项,某公司作为课题第一承担单位,其后又选择了一所知名高校来实际承担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的考核主要由上级单位组织,但某公司作为课题的日常管理单位,同时作为课题主要科研经费的支出单位,自行组织对高校的考核,作为上级单位考核的补充。
与上级单位主要从宏观上和方向上对课题研究进行把控不同,某公司对课题的各方面进行了严密细致的考核,包括课题具体实施计划、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进度、实验数据以及课题人员组织、经费使用等。全面检视课题实施的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改进的建议。考核结果务实,尊重取得的成绩,不抹杀高校的付出,但更多看到存在的问题,与高校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
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技术管理一起构成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要建立从项目立项编制预算到项目验收进行决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思路,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 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相关的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职责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以指导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做到经费的依法依规使用。
(2) 在项目立项阶段编制预算时,可以邀请财务人员共同参与,由技术人员提出目标和要求,由财务人员提出专业意见,便于后期预算执行和经费支出科目处理,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及结题阶段的问题。
(3) 对于与外部单位进行合作的,在编制项目合同时,特别要注意经费支付的时间节点和支付条件,要以项目实施绩效为依据,将实施情况考核作为经费支付的条件,以此来强化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约束,使得经费支出进度能和项目总体实施进度基本一致。
(4) 建立经费使用成效评价机制。在项目结题后,对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经费支付情况、成果效益等进行评价,全面检视经费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后续工作中不断改进。
某公司将经费拨付条件作为经费管理的重点,以加强对高校科研进度和成果产出的约束,促进了研究工作开展。
推广应用是课题产生实际价值的阶段,也是企业实施科研项目的主要目的。为了使课题的成果能够获得推广应用,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成果本身有价值,即成果具有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二是成果符合企业的需要,满足企业战略需要或是能够解决企业现实面临的难题。因此,需要在前期课题选题立项、实施阶段提前谋划,为后期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好准备。
本课题是某公司技术储备型课题,在前期的选题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课题成果后期的应用问题,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多次和合作高校强调课题成果应面向应用,明确提出实验设计要考虑将来规模化应用时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计划在课题取得一定成果后,利用现场应用的机会检验并展示课题成效,进一步深化课题的研究,助力某公司参与土壤修复市场竞争。
技术研发是一条艰难但却有效的路,能使企业真正掌握自有核心技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差异化优势。科技项目管理则是技术研发顺利进行、经费投入得到优质成果回报的有效保障,应在技术研发全过程中做好动态管理,特别是立项、考核等关键节点以及风险管理、经费管理等关键事务上,抓住要点,提高管理水平,产出更有价值的成果。建议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从专业知识和科技项目管理两个层面,不断提升自我,提高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