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坤 姚东凯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186)
目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众所周知,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而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而这种转变要求我国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随着社会各种紧急问题的产生、各种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减少,且伴随着社会劳动力的相关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由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经济发展策略即“以高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效率已经不复从前。在我国目前所倡导并实行的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科学研究水平与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良性转化,以充分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推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早在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该法于2015年8月29日进行了修订,也是目前所正在实行的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制定目标,就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从而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而当前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已经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环境,在中央的积极倡导之下,各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与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也在坚持科学、有效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其主要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地概述。
近些年来,国家倡导并不断地推动创新发展,对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热情也不断地提高,致使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远远不断地开展起来,因而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在此基础上,这些科技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投入到了现实的应用中。以手机行业的创新发展为例,近些年来手机的创新可谓是层出不穷,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很快,在众多的技术中,屏幕相关技术一直是手机技术的一个重点部分,去年,我国两大手机品牌VIVO与OPPO以设置升降摄像头的方式实现了手机真正全面屏的突破,这项技术也很快被应用到了相关的机型上,并获得了手机业界的一致认可。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效益,也使得各企业单位对此更加重视科技研究,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量的提升。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我国各项产业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传统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并继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所谓的“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制作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基础上所存在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脑力劳动,对脑力劳动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现并不断增加,而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而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随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必然会加大,而科技成果的纠纷便是其中之一,其在更多时候体现为关于知识产权、相关专利的纠纷。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将科技研究成果真正地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其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这里主要指的是相关的审批过程,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即科技成果转化会失去其时效性,不能够及时地应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从而无法及时地解决现实生产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影响现实生产活动的发展;其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利润并不能够完全为企业所得,这样会造成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再度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的一些高校科技研究。众所周知,一项科学技术从研究到推广的过程,也是检验其是否成熟、是否真正适合现实生产活动的过程,而在科技成果的成熟性检验方面,高校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其研究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能真正地适合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现实,也就是说,其转化效果也许并不可观。
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产业环境,这意味着要坚持推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市场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同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体制以对其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中从事创新性活动的主体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为了完善相关的市场产业环境,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应当发挥出关键的作用,三者之间应当加强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时效性,使创新研究能够最快地被应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
需求导向的存在是进行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将科技研究与现实的生产需求相结合,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研究对现实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从事科技研究的相关专家,在开展科技研究活动之前,应当充分地考查市场环境现状,分析该项研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由此来考虑研究活动开展的是否具有必要性。对于科技研究来说,市场需求前景是关系到科技研究成果可转化性的重要因素。
科技成果由理论阶段向现实应用阶段的转化离不开中介平台的相关作用,因此,应当对不断地完善与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与载体,推动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与技术体系。对此,政府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大力度扶持相关的市场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计划手段的相关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完善与优化。
综上所述,就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来看,优势与问题是并存的,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影响而成的结果,只有仔细地分析现状、积极地面对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使科技成果转化朝着良好的方向改进,才能够使科技成果更好地作用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