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晶
(常州环保服务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污染场地指的是在生产经营中,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修复污染场地土壤是落实环保政策的客观要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土壤修复项目实施效果,保障相关修复措施落实到位,从而达到保护土壤环境的目的。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是环境治理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该类项目的重要内容。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土壤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地区,尤其是工业区、重污染企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等土壤污染问题严重。土壤污染的类型复杂多样,污染途径多,土壤环境治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实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是治理土壤污染、修复被破坏的土壤环境的重要途径,修复项目实施的效果对于土壤环境治理与修复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人们可以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相关修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修复技术手段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修复项目的有效性。
土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与破坏问题无疑使我国土地资源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尤其是部分老工业区在早期发展中往往不注重保护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与破坏,对以后的开发与再利用带来巨大的困难[1]。加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效修复污染场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储备,保护现有土地资源。
新时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们要明确新体系、新目标和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丰富,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土壤污染作为突出的环境污染类型,人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强化污染治理。加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加快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进程,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有益经验,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所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修复项目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人们要积极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治理土壤污染,保护土地资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人们要分析和研究其工作要点,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找到工作重点,为整个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来说,其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针对的是已经造成污染与破化的土地,在对修复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的土壤污染现状进行科学评价,以便把握修复项目基本状况,为后续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要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土壤污染进行识别与筛选,明确污染问题[2]。环境评价工作者可以结合现状地形图进行现场踏勘,对修复项目区域内的土壤污染进行筛查,明确其可能存在的污染类型,并结合修复项目区域内的具体情况确定特征污染物,进而分析该特征污染物对土壤造成的潜在污染。在识别与筛选土壤污染时,人们还可以结合修复项目区域内相关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资料,对土壤污染进行全面、细致的识别与筛查。另一方面,要对土壤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人们要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土壤污染识别与筛选结果为基础,对修复项目区域内土壤污染类型、土壤污染程度等进行评价,全面把握修复项目土壤污染现状,将其作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背景值,为后续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
环境评价技术文件使用标准是环境评价报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管理与监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主要涉及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该涵盖废气、废水、固态废物以及噪声等排放标准,而环境质量标准则主要涵盖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地下水以及声环境等相关质量标准[3]。环境质量指的是在特定环境内,社会、经济、人类发展的环境总体或者是某因素的适宜性,是对环境状况进行衡量的指标[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评价必须遵循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尤其是针对地下水与土壤,还必须确定其后续利用标准。人们必须以修复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基础,根据修复工艺路线产生的污染物来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当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可以使用多种修复技术,如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物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3]。由于修复技术的不同,其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因子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人们应该实时调整污染物排放标准,从而确保评价标准的适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属于建设工程项目,修复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就会对项目和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体来说,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可能会给环境带来以下污染。
一是废水污染。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土壤异位修复技术,其会涉及开挖施工,其间会产生涌水、基坑废水,而土壤淋洗修复也会产生大量废水。此外,项目开展期间,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污水,车辆清洗也会产生废水,从而带来环境污染。
二是废气污染。修复项目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工程车辆,其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废气。而污染场地的开挖会破坏地表,导致出现大量扬尘,如果使用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进行土壤修复,还会产生挥发性气体。这些都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受污染的土壤可能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开挖分选会产生建筑垃圾等多种固体废弃物。修复项目开展期间会产生生活垃圾和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等。这些固体废弃物都会带来固废污染。
四是噪声污染。在土壤修复施工中,钻孔设备、开挖设备、水泵等设备以及运输车辆都会产生大量噪声,污染周围环境。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评价中,人们需要对这些污染类型进行评价与分析,明确修复项目施工期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做好施工期的污染物防治工作,使污染物达标排放。
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人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确保修复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其间需要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对修复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即对修复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3]。在监督管理中,要重点检查修复工艺路线,以保证其与环评中的工艺相一致,避免出现重大变化。如果工艺路线出现重大更改,要确保新工艺路线已经重新通过环评。同时,要严格检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全方位追踪施工环境,按照规定做好记录,形成监理日志,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效果,才能确保修复项目顺利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为此,人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与落实,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综合性和专项法律,把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相关的环境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提高其约束力。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施工周期长,施工周期通常为6个月到2年。土壤修复施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效果,人们需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细化土壤修复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需要以相关标准为依据,技术标准的科学与否、完善与否对评价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人们必须构建环境监测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等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污染场地修复的环境影响。编制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案时,人们必须全面认识修复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准确把握关键环节与要点,不断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