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细读2018中国经济

2019-01-22 04:18青木孙秀萍胡馨予陈一任重王伟
环球时报 2019-01-22
关键词:经济

●本报驻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青木 孙秀萍 ●本报记者 胡馨予 ● 陈一 任重 王伟

“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21日上午,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经济数据之后,很多中国媒体推送新闻时都使用了这样的标题。然而,在一些外媒眼中,更多看到的却是“中国去年GDP增速6.6%,创下28年来最低”。事实上,这个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仍居首位,而且它位于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后的合理增速区间内。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2018年的中国经济作出总结。就在中国发布经济数据的同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5%,这个数字创下3年来新低。德国《明镜》周刊称,英国脱欧、贸易战等许多乌云遮盖住全球经济前景。虽然中国也正努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但不少人还是将目光投向北京。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中国经济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有相当多的人仍对中国充满信心。

GDP增速6.6%,低吗?

21日上午10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刚一公布2018年经济数据,美法日等国的主流媒体就纷纷发出快讯。英国广播公司(BBC)说,相比往年,外界对这次公布的数据格外关注。在面对中国这个全球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时,投资者和决策者们变得越来越敏感。

“2018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900309亿元,同比增长6.6%。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但一些外媒从另外的角度对数据作出解读。CNN称,6.6%的GDP增速意味着,去年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慢的一年。上一次中国经济以这种速度增长时,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严重冲击全球。路透社则注意到,中国四季度GDP同比增长放缓至6.4%,也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看来,外媒这样解读中国经济是使用了错误的坐标。他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从2014年开始提出经济增长从超高速(8.5%至11.5%)向中高速区间的中位数6.5%附近过渡。去年GDP增速6.6%是同2014年的政策目标相对标的,而不是同28年的历史相对标。“外媒的对标体系很荒唐,所以28年最低增速的说法特别误导人。”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滑,但依然超过政府设定的6.5%的年度增长目标。分析师们认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现全年6.6%的GDP增长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美国《华尔街日报》坦承,尽管已经低于之前30多年间平均接近10%的年度增长率,但今年中国的预期增长区间从全球标准来看,仍然相对较高。

除了GDP增速,中国经济成绩单中的其他亮点也引起外媒关注。路透社称,去年12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意外劲增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该报道说,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证明,在债务清理和贸易危机中,中国经济活动放缓,但减速不会像担心的那么严重。英国《卫报》报道称,从周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力——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略微增长,但先进技术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较快扩张。报道援引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贸易专家斯科特·肯尼迪的话说:“按绝对值计算,中国经济现在几乎是10年前的3.5倍,中国经济仍在成长。”

“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

韩国《国民日报》21日称,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增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领导层已经作出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将6%至7%的经济增速列为合理区间。但中国经济也面临突如其来的冲击,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外媒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正是与美国贸易争端留下的痕迹。

在21日的发布会上,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联合早报》报道称,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最大的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全球投资大幅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他强调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运行影响确实是有,但影响总体可控。“经贸摩擦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去年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政府正在更加谨慎应对经济下行,采取较为零散的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方式,同时放弃所谓的“大水漫灌式刺激”。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说,北京的刺激措施不是要恢复增长,而是维持经济稳定,特别是在金融和劳动力市场。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保持借贷机构的流动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将保持稳定增长。

“前低后稳”,这是路透社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该报道说,内外需双双走弱意味着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很难避免,但鉴于中美贸易战显露缓和迹象,且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已在路上,分析人士对2019年中国经济表现并不悲观:在政策托底稳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增质”正稳步改善,经济结构优化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堪称稳健。

“中国经济散发着乐观情绪”,德国财经网评论说,在中国公布去年经济数据当天,中国股市迎来上涨。上证综指上涨0.56%,深成指上涨0.59%,香港恒生指数也突破27000点。投资者在乐观预期中美贸易谈判能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

世界需要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有多大?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给出答案是,鉴于韩国出口的30%是面向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每下降1%,韩国经济增长就将下滑0.5%。《华尔街日报》21日说,如果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将对全球造成影响,澳大利亚政府的收入、日本的机床制造商、智利的铜矿以及苹果公司和昂贵消费品的生产商,概莫能外。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仍在增加。”德国《焦点》周刊说,中国一直谱写着成功的故事。现在经济增速放缓,除了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外,中国经济转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正从世界的工作台转向世界高科技产品的中心,国企改革正在不断推进。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发生在一个困难时期,美国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欧洲则复苏乏力。过去,中国曾帮助世界走出类似的弱势局面。对于本周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各国领导人和商界领袖来说,中国经济可能是他们最急迫谈论的议题之一。该报说,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充满信心。德国新闻电视台称,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唯一挑战。全球经济需要更多合作,共同对抗风险。▲

●本报驻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青木 孙秀萍 ●本报记者 胡馨予 ● 陈一 任重 王伟

“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21日上午,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经济数据之后,很多中国媒体推送新闻时都使用了这样的标题。然而,在一些外媒眼中,更多看到的却是“中国去年GDP增速6.6%,创下28年来最低”。事实上,这个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仍居首位,而且它位于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后的合理增速区间内。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用“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2018年的中国经济作出总结。就在中国发布经济数据的同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5%,这个数字创下3年来新低。德国《明镜》周刊称,英国脱欧、贸易战等许多乌云遮盖住全球经济前景。虽然中国也正努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但不少人还是将目光投向北京。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中国经济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有相当多的人仍对中国充满信心。

GDP增速6.6%,低吗?

21日上午10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刚一公布2018年经济数据,美法日等国的主流媒体就纷纷发出快讯。英国广播公司(BBC)说,相比往年,外界对这次公布的数据格外关注。在面对中国这个全球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时,投资者和决策者们变得越来越敏感。

“2018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900309亿元,同比增长6.6%。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但一些外媒从另外的角度对数据作出解读。CNN称,6.6%的GDP增速意味着,去年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慢的一年。上一次中国经济以这种速度增长时,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严重冲击全球。路透社则注意到,中国四季度GDP同比增长放缓至6.4%,也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看来,外媒这样解读中国经济是使用了错误的坐标。他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从2014年开始提出经济增长从超高速(8.5%至11.5%)向中高速区间的中位数6.5%附近过渡。去年GDP增速6.6%是同2014年的政策目标相对标的,而不是同28年的历史相对标。“外媒的对标体系很荒唐,所以28年最低增速的说法特别误导人。”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滑,但依然超过政府设定的6.5%的年度增长目标。分析师们认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现全年6.6%的GDP增长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美国《华尔街日报》坦承,尽管已经低于之前30多年间平均接近10%的年度增长率,但今年中国的预期增长区间从全球标准来看,仍然相对较高。

除了GDP增速,中国经济成绩单中的其他亮点也引起外媒关注。路透社称,去年12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意外劲增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该报道说,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证明,在债务清理和贸易危机中,中国经济活动放缓,但减速不会像担心的那么严重。英国《卫报》报道称,从周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力——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略微增长,但先进技术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较快扩张。报道援引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贸易专家斯科特·肯尼迪的话说:“按绝对值计算,中国经济现在几乎是10年前的3.5倍,中国经济仍在成长。”

“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

韩国《国民日报》21日称,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增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领导层已经作出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将6%至7%的经济增速列为合理区间。但中国经济也面临突如其来的冲击,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外媒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正是与美国贸易争端留下的痕迹。

在21日的发布会上,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联合早报》报道称,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最大的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全球投资大幅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他强调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运行影响确实是有,但影响总体可控。“经贸摩擦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去年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政府正在更加谨慎应对经济下行,采取较为零散的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方式,同时放弃所谓的“大水漫灌式刺激”。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说,北京的刺激措施不是要恢复增长,而是维持经济稳定,特别是在金融和劳动力市场。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保持借贷机构的流动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将保持稳定增长。

“前低后稳”,这是路透社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该报道说,内外需双双走弱意味着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很难避免,但鉴于中美贸易战显露缓和迹象,且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已在路上,分析人士对2019年中国经济表现并不悲观:在政策托底稳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增质”正稳步改善,经济结构优化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堪称稳健。

“中国经济散发着乐观情绪”,德国财经网评论说,在中国公布去年经济数据当天,中国股市迎来上涨。上证综指上涨0.56%,深成指上涨0.59%,香港恒生指数也突破27000点。投资者在乐观预期中美贸易谈判能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

世界需要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有多大?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给出答案是,鉴于韩国出口的30%是面向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每下降1%,韩国经济增长就将下滑0.5%。《华尔街日报》21日说,如果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将对全球造成影响,澳大利亚政府的收入、日本的机床制造商、智利的铜矿以及苹果公司和昂贵消费品的生产商,概莫能外。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仍在增加。”德国《焦点》周刊说,中国一直谱写着成功的故事。现在经济增速放缓,除了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外,中国经济转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正从世界的工作台转向世界高科技产品的中心,国企改革正在不断推进。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发生在一个困难时期,美国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欧洲则复苏乏力。过去,中国曾帮助世界走出类似的弱势局面。对于本周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各国领导人和商界领袖来说,中国经济可能是他们最急迫谈论的议题之一。该报说,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充满信心。德国新闻电视台称,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唯一挑战。全球经济需要更多合作,共同对抗风险。▲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