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 沈阳市儿童医院 内科三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32)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措施。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采取一系列配合措施进行干预,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研究组,同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15±2.15)min和(3.08±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37±2.08)min和(5.87±0.71)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08±3.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11±3.67)m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时,新型器械的应用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院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提出一系列配合措施,有效提高了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消化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症。常常由于家长喂食不小心或患儿自行误吞异物引起,常见的如鱼刺、硬币、骨片、纽扣电池等。某些异物可能造成患儿严重的损伤[1]。为有效治疗,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外科手术将患儿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但这种方法进行处理,患儿所承受的痛苦也较大,且由于患儿身体较弱,危险性也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儿的康复[2]。基于此,内镜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采用胃镜下取出术取出异物,可极大地减轻患儿的痛苦,本文针对本院76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研究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措施。
本院于2017年2月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进行整改,提出一系列配合措施,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研究组,同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在本院被诊断为消化道异物的患儿;②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13岁者;②有先天性器质性疾病患儿;③有传染性疾病患儿;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6.03±1.22)岁;异物发生时间1~34h,平均(8.31±1.62)h;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6.03±1.22)岁;异物发生时间1~34h,平均(8.31±1.62)h。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P>0.05,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对照组患儿选自2016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施行胃镜取出术的消化道异物患儿,围手术期患儿实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儿各项体征的监测等内容。
研究组患儿选自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施行胃镜取出术的消化道异物患儿,围手术期患儿实行兼具临床配合措施的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仪器采用Fujinon公司生产的普通检查胃镜,配合激光引爆碎石机,光纤微型炸药头,电疗圈,FG-45V-1型爪形异物钳,磁性取出器,橡皮头取出器以及兜篮等器材;②根据患儿异物性质、形状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处理:如筷子、牙刷等长形异物,使用圈套器将其取出;大头针、金属丝等锐性异物或硬币、棋子等边缘光滑的异物,使用圈套器或自制兜篮将其取出;果核、肉类等食团类异物,使用爪形异物钳或鼠齿钳将其取出或送入胃腔;食管金属支架,使用支架取出器将其取出或调整其位置;胃石使用鼠齿钳或碎石网篮以激光引爆碎石术治疗后将其留在胃腔;③术前与患儿主动接近,缓解其紧张情绪,予以患儿鼓励性的言语,使其对取出异物充满信心;对于紧张及不停哭闹的患儿,应于术中不断轻声安慰患儿,分散其注意力,多观察患儿的反应,可轻轻抚摸患儿头部,予以患儿正确的深呼吸和吞咽指导,避免患儿反应过于激烈而影响手术效果。
针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等进行组间比较。观察患儿面部特征及其表现,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分,VAS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3]。
本次研究中,将76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临床数据采用(±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15±2.15)min和(3.08±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37±2.08)min和(5.87±0.71)d,两者之间相差较大(t=16.3111,21.0601,P=0.0000,0.0000)。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08±3.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11±3.67)m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t=19.6647,P=0.0000)。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状况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状况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研究组 38 6.94±1.58 2.01±1.14对照组 38 6.97±1.55 3.87±1.62 t 0.0611 6.0054 P 0.8812 0.0000
手术前,两组患儿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见表1。
内镜下取出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于助手的协助要求也较高,患儿年龄尚小,切忌强取异物,而应根据临床异物的大小、种类、形状、性质等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手术,而存在胃石的患儿,可通过激光碎石机将其处理,而后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取出或是留在胃腔中。本院于2017年2月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进行干预,对于消化道异物患儿意义重大。
小儿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不仅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有关,也与患儿的配合度有密切关系,因此手术期间提高仪器水平之外,对患儿的安抚极其重要。护理人员或医生的态度影响着患儿的直接反应和依从性。此项试验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08±3.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11±3.67)m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结合新型器械的临床配合措施的协助下,胃镜下取出术对于消化道异物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与周平等[3]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时,新型器械的应用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院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提出一系列配合措施,有效提高了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