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关注,相信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的全面覆盖将早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能否普遍的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关系到垃圾是否可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劝导式、引导式的垃圾分类方式已不具备推进垃圾分类的意义,而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成功推行垃圾分类的关键,强制实施很有必要。
在有了上海成功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之后,国内各大城市陆续推出垃圾分类政策,并逐渐深入中小城市。当然,垃圾分类除了具有环境改善方面的必要性,站在经济角度,也是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循环经济的大事。
而垃圾分类的最大意义还不仅在于背后巨大的产业链条,更为重要的是,垃圾分类将会是循环经济的开端。简单来说,厨余垃圾可以转化为沼气或者用于燃烧发电,塑料瓶可以粉碎之后再利用,甚至就连公认的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废旧电子产品也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如新能源汽车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也能通过梯次利用的形式进入其他领域,但若是没有垃圾分类,这些垃圾都将会混杂在一起,将其重新分类就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因此丧失了垃圾循环再生的价值。
垃圾分类的成功实施,对于我国而言,具有改善生活环境的未来意义,也具有实现循环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来说,垃圾分类的开启,是机遇,也是挑战,日本政府花了40年的时间才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成为世界的典范,我国作为后来者,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毕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
可喜的是,我国目前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关注,相信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的全面覆盖将早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再 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