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例

2019-01-21 03:25张如庆冯德连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一流经济学教材

张如庆 冯德连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此后十多年里,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和各大高校积极落实,并从校、省、国家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教育部再决定实施一流课程 “双万计划”,或称金课建设计划,也就是计划到2020年认定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与线下精品课程,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

一、一流课程的含义及其建设思路

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这“五个一流”揭示了一流课程的含义,也指明了一流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思路。

(一)一流的教学团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

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各种教学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与新手段都必须通过任课教师来充实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任课教师如何施教,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因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语言技巧以及人格魅力等不同而迥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支撑,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

(二)一流的教学内容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

一流的教学内容应具备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它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在保证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根据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广泛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前沿理论知识,及时反映实践最新趋势,革新、调整与动态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与前瞻性。

(三)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技术条件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传授教学内容的技术条件。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大大增加教学容量,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一流的教学效果。运用案例式、启发式、参与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潜力,使用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四)一流的教材是一流课程的载体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和基本工具。一流的教材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基础。采用优秀教材和自编特色教材能够突出所建课程优势和特色,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学科的发展、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和修订,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沿性。要以创新的手段,以纸质教材开发建设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课程门户网站建设为依托,建成由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视频、习题集、试题库、案例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一流教材体系。

(五)一流的教学管理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

教学管理既包括对参建教师的管理,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一流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科学、规范、完善与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将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建立课程建设岗位负责制度,使所有参与建设的教师切实履行相应的建设职责;要建立主讲教师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对参建教师在教学改革立项和教学工作等方面施与双向激励;要建立教学效果的多元评价制度,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专家评教等;要规范课程建设档案和教学档案,它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应以考核为引导,要建立包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多元化考核制度,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终结性考核重点测试学习效果,以此来引导学生朝着会学习、善思考、能创新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强化内涵,积极围绕这“五个一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才能使一流课程建设地更好、更快。

二、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建设背景

安徽省教育厅正准备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工程,拟在高校建立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一流课程。为了全面贯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新经管”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安徽财经大学近期开展了“一流课程”项目申报工作,《国际经济学》课程成功获得了立项。

《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内容的学习对理解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很重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因此,学习这门课程对所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均是必要的。

目前,该课程在我校每学年春秋学期均有开设,面向多个专业(包括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投资学、金融学、保险、金融工程、贸易经济、财政学、税务等专业)的学生授课,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采用双语授课,每学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数近2000人。该课程多次被立项为校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过多年积累、探索和实践,该课程在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二)建设状况

在教学队伍方面,我们组建了《国际经济学》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冯德连教授为首席专家,成员共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76%;已有15名教师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6名教师具有在加拿大、美国、德国、爱尔兰等国家高校访学一年及以上的经历。

在教材建设方面,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筛选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由世界著名学者编著的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经典教材。如早期我们曾选用过由南开大学李坤望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在2017-2018学年度,我们选用了著名国际经济学家芬斯特拉编写的中译本教材 《国际贸易》《国际宏观经济学》,并集体开发了与该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版权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收购)。该教材的优点是每一章都包含了大量真实的、可靠性强的实证案例和专栏,学生既能从该教材中感受到优美的理论推导,又能掌握到证明理论的有力的实践证据。但该教材内容偏多,内容安排略显松散,在有限的课时内可能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现在我们选用的是由我校冯德连教授主编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自编教材。该教材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内容详略得当,在课程调整、课时大幅压缩的大背景下更加适合教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把芬斯特拉的教材选为辅助教材。

在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教学团队成员集体在人大芸窗网络教学平台上系统地建设了该课程的数字资源,上线的资源包括大纲、教案、课件、案例集、模拟试题库、参考书目单等图文资料。其中题库中的习题数量达到600道之多,覆盖了所有的知识点。为方便教学,团队成员还为每章的教学撰写了教学指南,包括每章的重难点、关键词、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等。团队成员也集体录制上线了各章重难点的教学视频,共18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长15分钟。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团队成员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学进行管理。如在每一章的教学任务结束时,任课老师都会布置该章的线上作业并及时批改,哪些同学完成了作业,哪些同学没有完成,每一道题目有多少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等等,在平台的作业管理中均有统计,任课教师能够通过平台及时得到教学反馈,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发送信号,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可以根据多次作业的平均分统计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状况和态度进行形成性考核,给出平时成绩。在终结性考核方面,该课程实行闭卷考试,团队成员集体网上流水阅卷,每一位老师仅负责批改试卷中的某一大项,每份试卷中的每一道题分别由两位老师单独给出分值,最终取平均值,如果两位老师对同一份试卷的同一题给出的分值相差过大,将会提交给仲裁老师,由仲裁老师最终裁决。这种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阅卷老师一时的误判,对学生的考核做到相对公平与公正。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后续建设的举措

(一)锤炼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学团队,但距离一流的标准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以 “自主培养+引智”为基本思路,制定好专业师资引进、培养、进修计划,并加以认真落实。要采取“学位+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措施,着力引进在国外知名大学取得学位的优秀人才,持续有计划地派遣团队成员出国访学,鼓励团队成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以此来提升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与办学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结构优、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充满活力的、一流的国际化教学团队。

(二)坚持教研互动,努力提高教学团队的科研水平

科研与教学是相互渗透的,坚持教研互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科学研究为教学开辟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也是教学人员掌握经济学发展动态,锤炼教学团队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一流的教学需要两方面的研究,一是要研究所教学科的前沿学术知识,二是要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把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堂教学,也能用科研过程中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科学精神去以身示范,去影响学生。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学团队成员应与时俱进地开展科学研究,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在教研良性互动中开拓课程建设新境界,提升课程建设新高度。

(三)打造课程门户网站,大力开展“互联网+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教学条件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团队目前采用的人大芸窗教学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必须获得授权才能登录学习,开放程度不够。教学团队下一步将建设更加开放的一流课程门户网站,实现教学资源更大范围的无限制共享。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快发展“互联网+教学”,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智慧课堂。用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另外,教学中我们与学生的互动还不够,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互动教学,如提出案例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对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答复;提供转载或链接,引入学科发展前沿、国际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制定和开展教学问卷调查,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方向和依据等。

(四)开发本土案例库,开展富有特色的案例教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它虽然侧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及模型研究,比较抽象,但这些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概括与创建的。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讲授法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一知半解,只知原理而不会应用它来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国际经济学》教学必须回归实践,可以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然而,在现有的国内外《国际经济学》教材中,相对缺乏有关中国的本土案例。教学团队可以自主开发《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本土案例库,革新教学方法,将国际经济理论教学融入到富有特色的本土案例中去,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国际经济理论的前提、内涵、结论及适用条件,激发学生从中国实践的角度考察经济理论解释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五)与时俱进,着力修订与打造精品教材

对于任何一部历经时间考验的优秀教材来说,在编写出版后,一般每隔几年要进行适当的修订。原因有两个:一是查漏、补缺与纠错,要根据使用者反馈的信息,对教材中的错误之处进行更正,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二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所有门类的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在不断演化,教科书也不能例外。由冯德连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已经出版了第四版,每一次修订都是创新与质量提升的过程。在未来几年,教学团队应利用各种机会,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与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着手教材的新一轮修订工作。可以考虑把国际经济学的新理论、新事件、新变化、新发展趋势等纳入新修订的教材中,新理论如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增加值贸易理论等,新事件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中美贸易战等,使教材保持先进性,着力打造精品教材。

猜你喜欢
一流经济学教材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简明经济学
教材精读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