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灵敏
(安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川 安岳 642350)
近几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力提倡农村土地管理,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以保障农村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当前,自然资源管理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要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增强土地保护意识和节约思想。为了强化自然资源管理,人们要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推广和运用。
为了更好地经营自然资源,人们要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其带有延伸性,渗透于自然资源的各个角落。通常,以农村土地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系统,主要涉及通信、网络、无线网等技术领域,农村土地管理以满足人民切实需求为根本,以为自然资源利用服务为出发点。所以,人们在实现多种组合的同时要注意相应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形态,简化工作程序[1]。
农村土地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与自然资源管理相互融合,可以反馈自然资源信息,使人们及时掌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进展。农村土地管理比较复杂,要想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全局优化,人们就要利用农村土地管理,构建自然资源应用管理平台,把整个自然资源管理内容作为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利用计算机服务平台,监督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教育,提升其思想素质,使其及时有效地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要严格惩罚违规人员,给予优秀工作者奖励,建立高效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要避免人员不作为现象发生,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要不定期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有效保证自然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要明确规范每一道工序,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保证自然资源管理的规范性[2]。要规范审核制度,严格审核每一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目前,农村土地管理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只有了解管理中的信息工作,人们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自然资源管理是一项烦琐而重要的工作,只有掌握这些复杂的信息,人们才可以有计划地去实现它。当今社会,技术信息无非包含数字、文字、图案等,可以很好地涵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信息。人们要制定和完善方案,保证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流畅,农村土地管理可以借助网络,不定时地整理和加工数据。当前,自然资源管理趋于数字化,如收集信息、存储信息等,人们要逐步建立各类自然资源管理系统。
当今社会,保障工作质量的根本就是有专业的人员,只有人才到位,人员专业,人们才能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所以,专业管理人员对自然资源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部分管理人员不专业,缺乏经验、素质不高。因此,要引进理论知识丰富并能联系实际的人才负责实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优良团队,对自然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有关农村土地管理知识的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
为进一步规范乡域建设,维护城乡规划建设良好秩序,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用地,推进增减挂等项目建设,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一是严格控制用地审批备案,从源头上阻断违法用地现象的滋生。要依据土地规划测量结果,依照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存量土地实行严格管护。农村村民建房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不得自行在村庄建设规划外建设、改建、扩建住宅;村民建房须履行申请审批程序,在经过村小组社员大会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公示同意,乡镇自然资源部门所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初审合格以后方可上报予以审批;二是加强土地政策的宣传,对乡村干部进行土地管理知识培训,开展土地政策下乡活动,提高广大干群依法用地和保护土地的意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检举制度,形成良好的舆论监控氛围。
“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是2019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在四川,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一直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2019年初,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还专程派人赶赴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先进做法。土地资源保障与安全是关乎民生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落实好这个重中之重,安岳县将采取一系列动作。
2019年,全国各地都将节约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目标。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安岳县不断推广节约用地理念,了解土地资源消耗量,保障预期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土地投资符合相应标准,安岳县切实加强土地资源整合,积极开展土地规划工作,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此外,在今年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安岳县将进一步推行“多规合一”,优化用地布局[2]。
顾名思义,挖潜存量指的是在土地存量过程中,人们要以土地利用效率为挖潜存量目标,对一些用地压力进行合理化解,不断增强农村用地保障能力。要将农村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重视挖潜存量手段,不断推进农村用地建设。
政府部门要不断运用市场手段,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明确土地治理问题的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要有效发挥市场作用,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真正做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破解危机。
人们要大力推广绿色GDP 理念。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关政府部门对农产品开辟了绿色通道,积极落实绿色环保理念,促进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利用。要以规划先行为科学引领,构建科学的土地资源开发秩序,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合理评价土地承载容量,创新土地利用用途管制,推广生态经营模式,改革土地制度,实现绿色发展共享。以四川省为例,“四区一带”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包括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生态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和沿江保护带。人们要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作为首要目标,促进土地资源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要加强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四川省积极创新节地措施,盘活低效用地,特别是在促进批后土地及时有效利用、提高园区用地水平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3]。
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为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土地治理的过程中,人们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和自然环境平衡,进行土地保护和开发。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们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其间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能力,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土地污染问题也得到有效防治,但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仍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保护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行性)的统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之间的统一,这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现代工业发展是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资源的有效使用与工业发展成密切相关,资源有效利用率的降低意味着经济的牺牲。因此,人们要保持社会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平衡发展,走精细化的资源利用道路,将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降低对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破坏。
当前,农村劳动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的不足,劳动力急剧短缺,部分地方有撂荒现象,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二是劳动效率不高,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劳动效率低是山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引导劳动力向农村地区转移是一项重要任务。人们要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人们要保证土地资源的平衡发展,加强土地承载力的提升研究,不断提升农村用地的资源利用率[3]。
在进行土地节约的同时,人们要不断量化土地承载力,这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科学控制土地利用率是开展土地资源保护活动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根据科学研究,各区域绿化率可以统一规划。
目前,人们广泛关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而农村土地管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人们要善于将问题进行分析、优化,努力提升土地资源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使资源利用精细化,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管理的创新与应用,提升土地资源管理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