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裕红
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交界,具有独特水文条件和丰富生物物种的复杂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河口、浅海、基岩海岸、沙砾海岸、淤泥质潮滩、盐沼、潟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三角洲、海堤和海岛等,具有蓄水调洪、抵御海岸侵蚀、防止海水倒灌、拦截陆源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护岸减灾、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国滨海湿地的类型多样,其中浅海水域、淤泥质海滩和河口水域是占比最高的三种滨海湿地类型,也是近年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全国湿地资源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79.59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0.85%。滨海湿地兼具海陆生态特征,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潮汐水文特点所营造的栖地环境使滨海湿地水生生物极为丰富。根据已发表且物种有定名的资料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共有8252种,其中有浮游植物481种,浮游动物462种,游泳动物593种,底栖生物2200种,种子植物4516种。此外,还有依赖于滨海湿地生活的水鸟种类尚未统计进来。我国滨海湿地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中有雁鸭类、鹤类、鸻鹬类等492种水鸟,包括勺嘴鹬、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33种国际受威胁物种,几乎是其他所有线路上受威胁物种的总和。每年在这条飞行路线上的候鸟超过5000万只,再加上其他尚未统计、尚未发表或发现的新物种,保守估计我国滨海湿地物种达1.3万余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我国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虽然丰富,但也面临着严重威胁。我国沿海拥有全国4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0%,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维护产生了巨大压力。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滨海湿地被侵占破坏或丧失、过度捕捞、单一种植和养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了滨海湿地消失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湿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出现衰退或丧失。
围填海是人类在沿海城市土地紧张情况下拓展生存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方式,围填海虽然短期内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造成损害。这种损害坏主要体现在:改变滨海湿地格局,造成滨海湿地丧失;破坏滨海湿地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改变滨海湿地生境,破坏生物分布结构。
例如,多样的滨海湿地生境是海洋鱼类不可或缺的繁殖地和重要的庇护所,围填海不仅使滨海湿地鱼类的繁育地、栖息地和索饵场缩小或破坏,同时还导致施工海域悬浮物浓度增加,并形成高浓度悬浮物扩散场,堵塞仔稚鱼的鳃部或造成水体严重缺氧,直接或间接伤害鱼卵、仔稚鱼的发育和生存。大型底栖动物是最重要的滨海生物类群之一,在近海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常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长周期生物指示类群。由于底栖动物多数种类的成体终生栖息在比较固定的场所,对逆境的逃避相对迟缓,因此围填海将最终导致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完全消失,或发生群落演替而引起物种分布结构的变化。此外,围填海使候鸟栖息地萎缩,觅食困难,也会造成迁徙候鸟数量的大幅减少。
河口湿地是众多鱼类洄游的通道和产卵繁殖地。在河口处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提供清洁能源、饮用水和灌溉水,但若缺乏有效可行的鱼梯或鱼道,就会阻碍洄游类水生生物的正常觅食和产卵。例如,香鱼大多属入海口洄游性鱼类,生息在与海相通的溪流之中。每年春季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随着性腺的发育又向河川下游洄游,然后在秋季产卵,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和水温的慢慢下降,幼鱼将入海越冬。若入海河口处的大坝水库没有鱼梯鱼道或现有的过鱼设施不能有效保障其洄游,将严重影响洄游型香鱼繁殖。不仅如此,入海河口处的水库修建也会使原有河流形态消失,转变为深水人工湖泊。水体流速减小,水深较大的水库底层水温常年较低,原有的河流生物很难适应这种变化,逐步导致大部分河流原生物种消失,甚至逐步演替为外来种为主的湖泊生态系统。
不合法的拖网方式和电鱼违法行为对浅海和河口湿地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巨大。根据渔业部门规定,渔民出海捕鱼应用直径超过39毫米的渔网,且拖网捕鱼要远离近海禁渔区。但很多渔民捕鱼时普遍使用的都是直径不足1厘米的渔网,这种网的网口开阔,网孔极小,用这种网在浅海作业可谓是赶尽杀绝,同时也会破坏海床和珊瑚。而用电网捕鱼,则是不分品种和大小的灭绝性捕杀行为。被电过的水体没有任何生机,被电捕器电击过的鱼类性腺发育会受到损害,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尤其是在鱼类繁殖的季节,电鱼对鱼类的繁殖危害极大。
例如,早前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随处可见的中国鲎,现在已从大部分海域消失。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中国鲎正式确定为世界性濒危物种。近年的鲎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过度捕杀捕食滥用、栖息地遭破坏以及海洋污染是造成中国鲎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海洋环境污染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随着各种类型径流入海,陆源各种类型的污染物也随之进入滨海湿地,影响和改变滨海湿地生物栖地的正常理化性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及其生态功能。根据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对110条入海河流监测结果显示,多年连续监测的55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劣于第V类地表水质标准的比例分别为44%、42%和36%,污染要素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石油类。
海洋石油污染会导致近海生物生存环境质量受到重大威胁。在石油类污染胁迫下,湿地耐污染的种类保存下来,对污染敏感的种类消失。遭受石油类污染后的滨海湿地其露天岩石和沙质海岸需要数月甚至5年时间才能恢复,隐蔽的岩石海岸和珊瑚礁的恢复时间则需要两年到十多年时间。溢油事件造成的石油污染浓度集中、影响面积广大,对于事发海域生态的冲击非常大,严重影响受污染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海水变暖,已经改变了一些滨海湿地栖地特点,威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
首先,海平面上升会使潮间带栖地面积萎缩,如我国红树林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潮间带,且当前大多数红树林后面都有堤坝水利工程,海平面上升将大大缩减堤前红树林潮间带生物家园的面积。其次,海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其速度之快让很多生物都难以适应。由于水中的碳酸盐减少,贻贝、蜗牛、珊瑚、海胆等钙化物种的保护壳在酸性水中很难长成。第三,海水变暖影响海洋生物物种分布,尤其是对热带海域物种组成及物种性别比例影响严重,使得暖水性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增加、栖息范围扩大。
滨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施策。
保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首先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加强和提升广大公众对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知,牢固树立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同时,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作用,共同推进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湿地保护法以及国家沿海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期望在《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同时,对损害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行为从严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形成法律震慑。其次,对具有重要社会经济和医药健康发展价值的世界性濒危生物资源如中国鲎等滨海湿地生物,要与时俱进提高保护级别,增强保护力度。另外,针对滨海湿地外来物种入侵,要加快制定并完善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指南,有效开展外来物种普查和风险评估,提升监测水平,建立快速有效的立体监测网。
保护好滨海湿地吸纳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大海洋污染治理,需要全面整治和清理滨海湿地生物栖息地环境内的非法入海排污口,优化入海排污口设置;对重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建立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且实行严格的陆源污染物排海标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海上船舶码头管理,规范海水养殖,减少海上污染源排放。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精神,对已完成围填海的,要集约节约利用,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已批准且尚未完成围填海的,要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涉及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的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规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依照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组织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临海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与选址等要充分评估和考虑其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做好保护措施。例如,河口处的拦河闸坝水库工程会阻断上下游鱼类种群交流,对野生洄游性鱼类的总量和多样性影响是必然存在的,而建设过鱼设施被认为是有效缓解阻隔鱼类洄游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应该倡导建设绿色临海水利工程,近海水坝水库的设计规划要包括有效的鱼梯鱼道等过鱼设施建设,并长期检查和评价其过鱼效果。
我国在候鸟繁殖地、越冬地均设有自然保护区,但对整条迁徙路线上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一些候鸟对迁徙停歇地选择要求特殊,因此应在迁徙水鸟关键停歇地建立保护区,或在面积虽小但对栖地意义重要的湿地建设候鸟保护小区。此外,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孤岛化、破碎化使得“迁徙路线”的保护面临保护割裂的问题。因此,应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候鸟迁徙路线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各保护区通力合作,数据共享,为候鸟的生命通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