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静
图1 宝室寺铜钟(复制品)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的阶段,也是中国佛教、道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文化突出的创造性,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汇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的雄浑气魄和涵量,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高峰,也垒造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①
唐代古钟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既继承了南北朝时期古钟发展的特点,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唐钟独有的文化底蕴。
宝室寺铜钟铸造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是我国国内所藏有明确纪年最早的梵钟(图1)。
虽然目前仅见的史料中并没有关于中国梵钟起源的明确记载,但有学者认为,梵钟的出现要晚于先秦乐钟。从造型来看,与先秦乐钟多为合瓦形不同,中国梵钟造型的截面几乎都是圆形的。而就两者的渊源而言,则应该都是由远古的铃演变而来。
宝室寺铜钟现存于陕西省富县鄜州博物馆,保存基本完好。钟体通高155、口径150厘米,重1500千克。钟钮为桥形拱状钟钮,纹饰已模糊不清。钟肩部位由12朵莲花瓣纹饰组成。钟体由蔓草纹以及夔龙纹组成的宽带条纹(图2)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成6个梯形方格,上部6个梯形方格内分别铸有飞天(图3)和乳钉几何纹(双线十字交叉,中间为花朵纹饰并配有4个乳钉图案组合而成的纹饰)(图4);中部6个方格内分别由凤鸟(图5)和乳钉几何纹饰相间;下部的6个方格内,铸有青龙(图6)、白虎(图7)和乳钉几何纹饰;在中体下端还铸有铭文。钟裙为6个波浪口,并铸有海水纹饰。
钟体上的飞天、凤鸟、青龙和白虎等纹饰,铸造优美。尤其是飞天图案,塑造的栩栩如生,飞天脸庞丰满,身段窈窕,手呈托钵状,腾空飞翔,其迎风飘舞的衣裙和飘带,也铸造得细腻逼真,使人们的思绪,一瞬间似乎走进了缥缈虚幻的佛国天堂,充分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特点。②
图2 局部 蔓草纹及夔龙纹组成的宽带条纹(复制品)
图3 局部 飞天(复制品)
图4 局部 乳钉几何纹饰(复制品)
图5 局部 凤鸟(复制品)
图6 局部 青龙(复制品)
图7 局部 白虎纹饰(复制品)
盖如如实际性相平等念念虚假缘
业万殊是以导之以解脱礼乐(之)未之洎
诲之以究竞象系所不言鄜州宝室寺
上坐罗汉等漏兹独善府弘六度不舍
群生服膺四摄以大唐贞观三年摄提
在岁蕤宾御律景丁统日已巳司辰用
铜三千斤铸钟一口法天地以为炉假
飞廉而扇炭尻剋饬年造化巧丽若神功
感蜀山而自响拟汉厝而远开挺佛能
发理切舍弘和而斯应义均虚受聿警
四部式遵六时未假于箭漏靡资于鸡
鹤忏诵顾而有为精进因而无怠方诸
几杖小大之用既譬以盘盂洪纤之
理多裕辙缘斯义乃为铭曰
渺渺三界悠悠四生受染有著沉没无
明法输觉梦慧炬照大空网得微妙
焉名无为不往有为不尽去彼常乐来
深慈愍然头拯救摩足汲引且戒且禅
或擅或忍爰造洪钟晨昏取则和会攸
仰礼忏无忒并航欲海俱游净国开物
成务是镌是勒
大钟主上大将军张神安
大钟主赵夷 杜茂
钟体铭文(图8)分为2段。此段铭文学术界多位学者都曾研究过。如姬乃军《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樊英民《〈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商榷》以及王翰章《唐宝室寺钟铭考释》等对此铭文的字数、断句等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经过对比钟上铭文,字体为阴刻,作者不详。铭文共计318字,其中包括补字1个。正文分为2段,第一段落呈14列,第一列为14字,补字1个,第2至13列,每列为15字排列,第14列为11字,共206字;第二段,共计7列,第1至6列为每列15字,第7列为6个字,共96个字;落款为16个字。
补字“之”(图9)位于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且字体较小,应是篆刻者后加上去的。由于篆刻者并没有明确补字“之”的具体位置,因此,“之”字的实际位置以及真正含义还有待考证。
如果仅从字体排列以及数量上推测,“之”字应位于第一列,“念念(之)虚假”。从钟体铭文整体排列数字分析,篆刻者在布局时,应是按照每列15字的数量篆刻的。唯有第一列为14个字,这与其他列字数不统一。推测,篆刻者为此后加上“之”字用以统一布局。
另从唐代骈体文分析,骈文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铭文中第一段为骈文,因而应形成两两相对。樊英民《〈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商榷》一文中,从唐代骈骊结构角度分析:补字“之”应位于第二列,“是以导之以解脱,礼乐之未(之)洎;诲之以究竟,象系所不言。”“未”字后面的“之”字为衍文,应该删去。是篆刻者不慎将“之未洎”写成了“未之洎”,(“未之洎”虽也能通,但下联为“所不言”,“之”对“所”,“未”对“不”,显然是更工整些),于是篆刻者在“未”字右上角又添加了一个“之”字。这样,后边那个“之”字就是多余的了。或许篆刻者在这个多余的字旁做了记号表示误书。③
图8 局部 钟体铭文(复制品)
图9 局部 补字“之”位置(复制品)
以上均属后人推断,补字“之”其具体位置及意义也只有铸钟人知晓了。
王翰章曾对宝室寺铜钟上的铭文做了考释,释文如下:
实际上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不要忘记那些虚假。世人缘业,千头万绪,但无不需要以解脱开导,这是礼乐所达不到的,要靠佛的教诲,偶像(指佛像)虽不言,也是在教诲人们。富州宝室寺上座罗汉,法性独善,胸怀六度,恪守四摄,不忘芸芸众生。以大唐贞观三年,岁在乙丑,五月己巳,用铜三千斤,铸钟一口,仿天地的形象为长炉,使风神飞廉扇火,制作雕饰,巧若神工,击之可感蜀山而自鸣,远处听见,好像汉江崖崩塌发出的钟声。挺佛能发,包含宏大的真理。敲之即应,音律可惊四部众僧。程式是按照佛家所定的六时,不需假借箭漏,也不靠鸡鸣,颂经虔诚而有节奏,精深而不怠慢,就像佛家的法器、仪仗一样,大小用途不同。譬如盘和盂,也有大小之分。反复说明这个道理,乃为铭曰:
微微渺渺的三界,绵绵续续的四生,深深地沉溺于爱染之中,法轮使你觉醒,智慧就要光临。太空得到太阳,微妙就分清楚了。什么都不要去做,什么都不要留在心里,把这些爱染无名都取掉,自然到达常乐之境。以慈悲为怀,到头来就会得到拯救,就这样不停足的前进,按照佛教的修炼,且容且禅,或檀或忍。为此,才造就这样宏大的钟,早晚按此礼拜。不要违背,你就可以超度欲海,遨游佛国,成就事业。因而,铸造此钟,并勒此铭。
大钟主 赵夷
大钟主上大将军张神安、杜茂④
图10 陕西富县宝室寺唐贞观三年铜钟线描图
铭文记载了宝室寺铜钟的铸造年代、钟体重量以及铸钟意义等。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铸钟工艺及钟声的震撼。整篇铭文均从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人在世,何以为“乐”,为世人解读了闻钟声烦恼轻。与此同时,也证明了钟已经成为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
图11 甘肃武威大云寺唐钟
图12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唐景云铜钟
唐代,就寺观钟而言,这一时期的遗物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重庆、浙江、江苏、广西、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内蒙古、西藏等地。但从数量上分析,唐钟遗物保存并不多,大多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正是这少数遗物却见证了唐代宗教文化的极度辉煌。⑤
随着盛唐社会的开放,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梵钟的样式也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唐代,古钟造型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根据钟体形制和装饰特征,划分为三类:
“荷叶口”造型铜钟根据钟体形制,又可划分为A、B两类:陕西富县宝室寺铜钟与甘肃张掖靖远楼唐钟均属于A类—“浅波口荷叶”造型铜钟(图10)。其特点为:钟体轮廓线外敞平滑,整体造型为敞开的抛物线,似一把没有完全撑开的伞。钟钮较小,钟顶至钟腰部位直径逐步增加,钟肩位置迅速下滑,形成弧形,几乎没有钟肩。但从钟腰至钟口位置直径增加则变为缓慢,钟口逐渐外敞,呈波曲状,形似荷叶,俗称“荷叶口”,又被称为“浅波口”。
在唐钟遗存中,甘肃武威大云寺钟楼唐钟(图11)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唐景云铜钟(图12)均属于B类型—“加长版荷叶口”造型铜钟。B类型铜钟相对A类型铜钟钟体更长,不同部位钟体轮廓线变化幅度不同,钟体直径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由顶心经钟顶边缘(莲花瓣的外沿)至第一条横向纹饰带,钟体直径迅速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从第一条横向纹饰带开始,钟体直径变化幅度明显减少。钟体轮廓线近似于笔直向下,直到钟口。钟的整体形状依然像一把没有完全撑开的伞,不过由于钟体高度的增加,“伞”的长度增加了很多。
无论是A型还是B型“荷叶口”造型铜钟,其总体特征为:钟钮较小,钟顶面积狭小,围绕钟肩位置装饰莲花纹一周。钟体装饰布局独具匠心,以3条横向纹饰带和6条纵向纹饰带将钟体划分为18个梯形区,梯形区分上、中、下3层区域。在不同区域铸有不同类型纹饰,且钟体纹饰较为丰富,包括莲花瓣、缠枝纹、忍冬纹等植物纹样;飞天、天王等人物形象;青龙、白虎、狮子、神鸟等动物形象。钟口位置,口沿敦厚,呈“荷叶口”造型。敲钟月位置铸于钟体下方。
广西容县开元寺景子铜钟(图13)、浙江出土的唐代开元八年款铜钟、浙江诸暨蕾山水口庵遗址出土唐广德元年铜钟等均属于“直筒”造型铜钟。此类型铜钟大多出现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但在北方地区也出现过。如山东龙兴寺铜钟(图14)。
“直筒”造型铜钟保留了南北朝时期古钟的造型特点。钟体为近似垂体的桶状造型,钟肩为平肩,底口为平齐、圆润的口沿。在装饰风格上,“直筒”造型铜钟纹饰更为古朴,钟体纹饰以线条装饰为主,保留了南北朝时期袈裟纹饰(用凸起的阳线隔成十字形方格纹,十字形之外的空间再用短横线加以分割,这种纵横有序的方格近似僧人所着袈裟上的图案,故名袈裟纹)(图15)。其撞钟月位置也与“荷叶口”造型铜钟有所不同,位于钟体钟腰位置,靠近中部,这一点与南北朝时期铜钟是相同的。
(三)“荷叶口直筒”造型铜钟
“荷叶口直筒”造型铜钟遗存古钟数量极少,此类型铜钟将“荷叶口”与“直筒”造型完美结合起来。如江苏镇江人民公园内保存的丹阳唐中和二年铜钟(图16)。其特点为:钟顶为平面,且面积较大,与“直筒”造型铜钟较为相似。钟肩为平肩,呈现出弧形,钟身上下直径差异不大,钟腰位置周长最大,钟口为波浪型“荷叶口”,凸弦纹将钟身分为上下两段,并以线条划分为8个方形区域,装饰素雅,除弦纹、直线条之外,没有其他装饰纹样,仍保留了袈裟纹饰。撞钟月位于钟体下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唐代古钟的造型和纹饰也日趋变化,较南北朝时期呈现出多样类型。究其原因,史书上并未有详细记载,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荷叶口”造型铜钟的出现与铃有着一定的关系。当佛教在印度兴起后,即开始在佛塔上悬挂铜铃(也被称之为“风铃”)。《妙法莲花经·宝塔品》:“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中国早期佛塔上悬挂的铜铃多为平口正圆体造型,与原始陶铃非正圆体造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与印度佛塔上的铜铃造型却很相似。
图13 广西容州容县开元寺景子铜钟
图14 唐龙兴寺铜钟(复制品)现收藏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图15 袈裟纹饰
佛教产生于印度,最迟于东汉明帝时期传入内地。⑥到了唐朝,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于此时走向兴盛。唐朝皇权对佛教持尊崇态度,支持修造佛教建筑,鼓励民众出家,广交僧侣,奉迎佛骨,给予高僧大德很高的礼遇。佛教已成为唐代高宗与武皇时期事实上的国教。⑦上至朝廷官员,下至文人雅士、以及普通百姓都对佛教的信仰达到了高潮。佛教信仰深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
中原仿照西域文化,在佛塔之上悬挂圆形铜铃。铃绳位于铃腔内,但铃舌却微露于铃体之外,与铃口混合形成一条波状曲线。从远处观望,好似海水波浪般,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也许是因为受到铜铃铃舌外露形成波浪线条的影响,部分唐钟的形制打破了南北朝时期梵钟平口的造型,开始逐渐出现类似波浪的“荷叶口”造型铜钟,并延用至今。
《天工开物》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唐钟“荷叶口”造型的出现对古钟的发声,是否有影响?
孙机撰写的《中国梵钟》一文中提到:“圆钟一般可以被看作是一端闭合的圆柱体,受到敲击时之发音的机制是由其周向振动的模式决定的,与钟口的形状没有多大关系。钟口如制出深陷的波曲,虽然会对其基音以外的哼音有些影响,但就浅波口钟而言,这一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⑧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有待推敲。
我国现存唐钟,呈现出钟口逐渐加厚,撞钟钟月下移至钟口的趋势。唐钟“荷叶口”处,壁的厚度与“直筒”造型相比较有所增加,壁厚差变化规律会对钟声的延音产生影响。唐钟能达到钟声好听、延时音长、响度感觉明显等要求,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掌握了壁厚差变化规律。⑨
以陕西碑林现存唐景云钟为例,该钟通高244.5、口径165厘米,重量约6吨。其壁最厚处位于钟体口沿,厚约13.25厘米;最薄处位于钟口向上钟体高度的八分之七处,厚约5.2厘米,两者壁厚差在一倍以上。而“直筒”造型铜钟,钟壁自上而下较为垂直,壁厚变化不大,钟口外张不明显,壁厚差比例较大,相对频率较低,降低了钟声的基频音,衰减了钟声的延续性。
另外,撞钟位置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到钟的发声。经过敲击对比,发现撞钟月位于钟腰时,钟体发声振动较小。但当钟月位于钟口位置时,钟口振幅最大,钟声的响度明显提高。
除此之外,钟的发声与其他因素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如:铜、锌、铅、金、银所占比例的不同也会对古钟的发声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16 江苏丹阳唐中和二年铜钟
唐朝的文化采取的是“对外开放”的政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兼容中外文化,把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丰富唐文化,形成独有的中国唐代本土风格。
唐朝佛教与道教的兴盛,促进了梵钟被广泛地应用于宗教活动与社会生活之中,寺观钟的铸造随之亦进入繁盛时期。由于冶铸业的发展,唐钟呈现出体量大、用料考究、范铸精美、数量徒增等特点。
从现存实物看,唐代寺观钟均为铜质,质地精良,造型敦厚古朴。唐钟不仅在造型上呈现出多元的发展,其纹饰也呈现出多样化。唐代古钟的纹饰不仅保留了南北朝时期以粗细不同的线条组成的“袈裟”纹饰,还出现了圆润饱满的莲花、缠枝花、卷草等植物纹;灵动飘逸的飞天、天王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的青龙、白虎、神鸟等动物造型。这与南北朝时期古钟单调的线条纹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钟体上丰富的纹饰内容反映出唐代实施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我国钟铃文化的发展。把古钟文化从单一的汉文化或者中原文化,转化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形成唐钟独有的特点,也为古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分割不开。唐代因强盛而开放,因开放而变得更为强大。⑩正是这种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为我国的古钟文化留下了绚丽的一笔,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刘修明 吴乾兑《试论唐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学术月刊》1982年第4期,第51页。
②王福谆《古代大铜钟》,《铸造设备与工艺》2012年第3期,第46页。
③樊英民《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文博》1996年第4期,第60页。
④王翰章《唐宝室寺钟铭考释》,《文博》2003年05期,第52~53页。
⑤庾华《钟铃文物探微》,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第59页。
⑥⑦谢山《唐代佛教兴衰研究—以佛教发展与政治社会关系为视角》,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第1页。
⑧孙机《中国梵钟》,《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5页。
⑨夏明明《天地为炉 万物为钟—钟铃概说》,《首都博物馆丛刊》2009年9月,第183页。
⑩宋强刚《试论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