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莫汗 李维俊 李 璐
(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2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生物质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末农村户籍人口58973万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炊事、取暖、照明等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多。为了解农村居民生活燃料使用情况,对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白音带沟村村民生活燃料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1]。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白音带沟村共有村民30户、106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式,向随机选取的50位村民发放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份[2]。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使用燃料种类、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处理方式、对新能源的了解情况等。
作物秸秆、柴草已经不是农村主要生活燃料,大部分农户家里已经使用了液化气、煤炭和电能。其中使用液化气和煤炭占58%,16%的村民家里用电做饭,另有13位村民家里用秸秆、柴草做饭。对于作物秸秆的处理方面:直接焚烧占23%、作为燃料燃烧占26%,其余51%就地堆放。绝大多数村民对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知之甚少。
①农村生活用能形式以液化气为主,呈现以电能、煤炭、作物秸秆等为补充的多样化使用结构[3]。主要原因为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青壮年劳力不在家,使用煤炭、作物秸秆等不够方便;且尽管液化气价格相较煤炭高,但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能源价格已经不是村民考虑的主要因素,村民更愿使用取方便、清洁、高效的能源。②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从村民对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看,如直接燃烧污染大气环境;作为燃料燃烧,其热值低、燃烧效率不高;就地堆肥处理,对生物质利用率低。③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认知度低。
要举办环保知识讲座,通过广播、电视、手机应用等新闻媒体大力传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村民的节能意识。在学校要让每个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理念,让学生们成为环保节能的义务宣传员和实践者[4]。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有限,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迫在眉睫。而农村生物质能丰富,除了作为燃料直接燃烧,还可经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和CO2,除作燃料燃烧外,也可作为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原料,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发展太阳能取暖既节约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近几年,在一些农村地区应用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技术,既解决了季节因素影响沼气产量减少的问题、又对节约农村燃气能源、处理作物秸秆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5]。
生活燃料是现阶段农村生活能源的主要消费形式,是推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大力宣传推广新能源、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