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仁美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新时期,面对各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党和国家采取了系列措施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阶段,展开新局面。上海市高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方面,率先推行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与改革,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课程思政改革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程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的价值回归,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首先,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处在“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对人生充满希望,另一方面又会感到困惑不解,意志薄弱,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对于当今社会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判断,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特别需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让他们在比较中选择,在困惑中认清,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导他们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辩证统一起来。
在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实用化色彩。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维下,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会被成绩这一单一尺度所掩盖。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开始独立生活、学习,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解决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近些年所发生的大学生失志、失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些案例,如云南马加爵案、西安药家鑫案、上海复旦林森浩案、北大吴谢宇弑母案件等等,他们都曾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对于进入大学后所出现的问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道德法治素养、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等,没有给予及时有力的关注和引导,终酿成极端案件。这虽是少数个案,却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群体的期待与评价存在明显差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仍显不足。
其次,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推行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所在。实施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有助于打破人为地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割裂的思维定式,即将价值引领的育人职责单一寄托于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和部门身上,其他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对价值引领缺乏重视甚至直接忽略。课程思政的实施,必然要求各门课程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增强育人的使命意识,突出价值目标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升华的引领、导向作用,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
最后,有助于应对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带来大学生群体对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个体需求和高层次发展,而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涌现的教育环境下,仅靠单一、单调的显性思政教育供给显然无法保障大学生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价值需求,课程思政改革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供给需求矛盾的必由之路。要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实现美好生活梦想,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载体,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立体化协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课程思政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挖掘思政育人资源和元素,在知识传授、能力塑造的同时进行水到渠成的价值引导,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说思政课程需要做到将抽象晦涩的理论具象化、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即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那么课程思政就是在各学科、课程中实现教书又育人的目标,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升华情感和价值引导,从单一知识目标到综合素质目标的转变,即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
课程思政不是在思政课之外再增加一门课程,或者增加一项活动,而是在现有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蕴含于课程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借助现有课程载体[1],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实现课程育人的n次方效应。通过各门课程的系统化学习是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此,要做到“课程是思政载体,思政寓于课程”,从而实现育人的无缝衔接式、熔炉式的裂变效应。课程思政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变平行线为汇聚于立德树人目标的交叉线,构筑育人同心圆,构建育人共同体。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主体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大局意识。办好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应树立政治大局观、全局观、可持续发展观。这关乎到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的。教师要增强政治大局意识,提升政治素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刻不容缓,我国处在前所未有的百年之变局,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当今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关乎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在传统价值隐匿化、个体性凸显崛起以及多元文化碰撞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影响,他们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人、茁壮成才。
(二)融合意识。消除学科壁垒、破解思政课程的孤岛困境难题,消除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两张皮现象,可以打破思政课程的单兵作战,实现课程思政的联合作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规划设计及强有力的系列措施推动,各界普遍感觉思政的春天已来,思政教师的学科认同感和价值感不断提升,但因现实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育人合力发挥仍有不足。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体化,仍需要继续稳步推进,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健全协同机制。以国际视野和比较思维放眼全球,不难发现,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如美国以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的方式,将德育融入编织到其他课程中去,实现德育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体化,育人效果明显,不会让学生产生受灌输和被强制感,引发逆反心理,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
(三)创新意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课程特征,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群进行思政教育元素、资源的挖掘,将资源统筹整合、渗透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点,做到尊重规律与创新融入,解决好学术性与价值性统一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兼顾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独立完整、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的自然贴切、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有规律,防止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简单教条化的生搬硬套,其结果将会适得其反。课程思政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可以立足于课程特色和校本特色、学生认知接受特点。如,上海推行课程思政,无一例外都是在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基础上开发挖掘的资源,形式新颖,工艺精湛,配方科学,深受新时代大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而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其中,可以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方法。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讲述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部分,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注意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以电视栏目《国家宝藏》中关于样式雷建筑烫样为例,该栏目形式多样、新颖,集合权威专家详细介绍、影视人气明星担任推广大使,现场情景再现宝藏背后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样式雷家族在中国古建筑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多年来带领他的学生和团队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体现了王其亨教授的大师风范和使命担当,他们的研究也填补了长期以来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没有话语权的空白,生动诠释了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理念。选取精当案例,以这种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浸润人文素养,充分体悟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意识。
(一)上下联动。就是指要做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积极主动探索、广泛参与、上下联动的效应。具体而言,就是顶层自上而下做好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来有力推动和保障改革实施,高校教师要自下而上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课程主渠道育人实效。学校党委发挥主体责任,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由教务部门、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校外企业用人单位共同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具体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课程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师、行业专家以及学生组成的课程思政教材开发组,推动课程思政由重点示范改革,后续联动推广的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调动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门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造性,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融合,产生一批团队、一系列成果,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跨界能力和综合素养。各课程教师同心同向、同向同行,构建立体化的育人格局有助于解决现有问题并实现良性循环,助力中国梦和现代化的实现。
(二)内外融通。从国内大学教育而言,对内可以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各科教师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学习与融合,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消除教师固守自己专业不乐于、不敢于突破创新的畏难情绪,还可以增强与校外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内外联动机制。此外,可以探寻国外大学教育在知识传授、通识教育、专业课教学方面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提供的实践经验,做到“他山之石以攻玉”,从而为我国大学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带来启发和借鉴,更好地实现本土化、时代化的生动转化和创造。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国外思政教育多采用隐蔽、渗透的教育方法,以致给人造成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有思政教育的印象,其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多采用显性教育方法。其中,以传统的思想理论灌输方法居多,很容易造成理论抽象,内容枯燥,道理空洞的刻板印象,让人容易产生警觉和戒备,甚至逆反心理,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思政教育虽无名却有实,对课程思政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却以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理念涵盖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内容,呈现多种形式贯穿于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中。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课程思政的发展与实践,并非中国独有。目标指向一致,形成巨大合力。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载体,挖掘潜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完成育人目标,实现育人目的。
(三)师生互动。传统教育理念强调教师怎么教好,而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要求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网络化时代单一的知识传授显然无法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应致力于培养会学习、拥有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全面的人。课程思政的推行,要求师生互动、线上线下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师”,而是“人师”,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价值引导。如果单纯授人以鱼,在信息搜索技术和手段如此发达的时代,就传授知识方面,学生了解的应该比老师都多。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迭速度迅猛,决定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应该是知识本身所无法赋予的,而是师生互动协作,组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的价值引领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总之,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国际视野与历史考察,在横向与纵向的综合比较中,合理借鉴吸收,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从历史发展维度来看,我国课程思政的推行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时代背景的变化必然要求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措施。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出现系列问题的教训。因此,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以一种传承历史、发展历史的责任感对待课程思政,推进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从目前研究来看,在理论层面,围绕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价值意蕴、生成路径等探讨在不断深入。从实践层面,虽出现点的示范效应,但实践实证探索尚需进一步加强,“一花独放不是春”,还需要形成线的延展和面的拓广,从而达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