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子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深刻诠释青年学生应当肩负社会责任, 勇担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与中国梦的实现。 2017 年我国本科生有超过33.6%的工学学生, 麦可思公司首席专家王伯庆认为“中国制造的决战在校园”,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制造业合格人才,校园里的作为是关键”。 当前, 新工科对高校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专业结构、 知识体系、 教育手段、 教学资源等都发生了变化,新生适应性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以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为目标, 适应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阶段性任务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引导教育活动。 当下高校学生培养中存在的沉迷网络游戏、寝室矛盾恶劣、心理亚健康、 学习倦怠等问题追本溯源都可以通过入学初期的适应性教育加以矫正。 美国大学考试(American CollegeTest,ACT)的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特别是新生适应期的情况, 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及今后工作成就的差异化贡献率达到53%。 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生第一年的适应情况。
本文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加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探索。
社会基因,即社会环境影响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及人格。 从社会基因视角出发, 认为基因本质上是动态的,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的基因本质上是依赖于环境的激活和维持。 青年学生们结束三年辛苦的高中生活, 学习生活环境产生巨变,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生活,承载着“天之骄子”的期许,但是没有激活学生的“社会基因”,必然存在学习目标缺失、自律性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足等问题。 我们的学生要从为“高考”而学的“佼佼者”成为为民族振兴而学的“接班人”,必须建立起“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摒弃利己的发展观念,将社会责任注入学业生涯。 “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的数学家、‘纯粹的’的生物物理学家或‘纯粹的’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 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结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 ”高中生完成阶段性的重要目标, 如果不能在此时帮助他们指引新的奋斗方向,很容易目标迷失。我们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存在功利性较强、交流层次较低、利己性为主等问题,更多的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借鉴科创实践的方法、传授学生干部的经验,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获益,但是无法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从长远来看应该更多的从社会贡献典范出发, 帮助学生建立有温度、有情感、有使命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每个大学生公民始终保持在生存和发展中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明确每个人的成长伴随着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建高层次培养目标,用社会责任激发发展动力。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曾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当下新生入学时会接受心理普查、心理咨询指导,但是仍然存在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抗挫折能力弱等现象,归根结底是青年学生没有建立内在的价值评价体系,容易被偶然的人生经历击垮。 青年学生只有认识到个人价值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从专业出发利用所学助益于人类发展,才能拥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工科学生要实现工程创新就必须关心祖国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科领域的发展,以此为学习前进的动力和目标,正如“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执着于天文研究数十年,创造了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奇迹, 这样的先辈楷模正是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应该致敬学习的。
高中阶段原本是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重要过渡阶段,是青少年(15-18 岁)活力最足的时期,但是往往被狭隘定义为“升学考试阶段”,应试化倾向严重,学生在其中扮演着“备考执行者”的角色。到了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着突然到来的“教室自由”、“教师自由”、“社团自由”等一系列相对自由的选择后一下子无法适应“制定者”的角色,出现了学习目标缺乏、主动性学习参与不足、学习策略缺乏等问题。
首先, 设置预科教育环节, 发挥适应性教育功能。对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教育早有研究,从英国实行的衔接教育模式:大学预科教育环节的经验看来,通常学制为2 年, 同时进行学术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 对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在大一新生入学时设置专业导学课程, 一般由系主任担任主讲进行为期一周大约8 课时的专业背景导学, 但是明显存在课程时间过短,课程方式单一,课程衔接不足等问题。 结合当下的大类招生背景, 一方面可以在大一学年拉长专业导学课时安排, 让学生对专业所学有充分的了解后再做决定,让选择权回归到学生手中,从而激发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丰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讨论课的思想碰撞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设置新生研讨课:专门针对新生设立,引导学生与一位教授、一小群学习伙伴就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学习。
其次,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帮助青年学生跳脱出浅层次知识的学习过程, 建立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 实现自我反思,并将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从而从直接兴趣转向间接兴趣。大学的学习增加了信息的广度,但往往也会促使青年学生的迷茫,只有建立系统的学习框架,增强认知的深度,将简单的知识累积转变为技能,才能够从研究的视角来挖掘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增加以项目为平台的综合学习机会, 以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为例,学生在这样的科创项目中既能实现对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研究, 也能丰富拓展自己其他知识如商务计划书的撰写、 预算报表的学习、目标客户的寻找等等,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低年级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率不高, 高年级学生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变以“填鸭”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造让学生表达、质疑、探讨、碰撞的机会,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帮助学生建立间接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 但是教育角色如果只由高校来担任, 必然造成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 结合近年来招生宣传经验来看, 大学生填报专业志愿往往参考的因素是学校强势学科、 就业去向、学科基础等,对于专业的应用、发展其实关注并不多, 而要引导学生学有所成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去,就必需在入学之际联动社会、企业的力量进行相关的行业、专业、岗位的导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充分发挥校政企社的联动培养作用。
首先,从校园阵地到社会舞台,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新工科背景下, 工程教育既要有科研人才的培育也要有工匠雏鹰的培养, 而我们大多数学生将会前往一线从事生产管理, 面对新生做社会适应性教育尤为必要, 不少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于即将工作的行业、岗位需求等一无所知,这样不利于四年在读期间各项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目前校政企社的合作培养大多存在于第二课堂工作项目和高年级的毕业实习,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本身都是动态发展的,只有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做好与企业的联动培养,才能更好帮助新生树立目标, 如在新生导学教育中增加进企业环节, 根据专业特色多多与社会需求对接, 让同学们既有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社会实践的锻炼。 并在四年的培养中灌输与社会、 与企业接轨的培养思路, 避免有的学生因为逃避就业不知道做什么而选择继续深造学习, 我们希望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去对接企业人才的需求。
其次,从理科知识到工科应用,帮助学生“点石成金”。 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抽象的概念学习, 但是具体到现实中的问题解决和应用, 仅仅凭借熟记知识概念是远远不够的。 单一的教学模式及偏重于单门课程知识点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割裂了理论与实践,学生会明显出现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 加强工科生适应性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建立闭合的学习思维, 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具体问题解决之中去, 同时能够在具体问题解决中学到新知识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发挥校政企社联动作用,可以依托企业具体生产案例,进行虚拟任务完成过程进的小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们在专业环境中感知知识力量和实践应用。 也可以聚焦行业进行科创项目竞赛, 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通过设立相关主题, 在导师指导下发挥专业所学参赛,但是存在社会、企业力量联动不足,如果能够参加相关企业的导学、企业工程师指导、成果转化应用等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才能应用。校政企社的联动培养将学生培养放入到社会大舞台,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聚焦行业发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理论与现实生产应用中的具象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从简单重复的积累到深入拓展的研究。
有研究数据表明, 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有知识交叉背景,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具有创新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必然趋势。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系科是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主要构建方式, 虽然在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推行学分制改革, 目前, 国内高校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通常有人文、艺术、自然等分类,但是必修课学分比重大、选修课师资不足、课程选择缺乏指导等等原因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尤其是工科生普遍对人文、艺术等相关学科兴趣不大,以完成毕业任务为导向为选课目标,在新生入学之际,加强学习内容的规划和引导,尤为重要。
首先,从单一目标到多元发展,为人才培养找到多支点。 在新生入学之际,纠正必修课为主课,选修课为辅课、“水课” 的错误认识, 加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选择指导。1.进一步落实导师制,并非只是指导专业项目,而是指导学生四年的学业生涯。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通常由就业指导办公室老师或者是辅导员担任,具有普适性,但是也明显存在专业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的导修制也是普大的特色教学方法之一, 专业老师担任导师,弥补了传统授课课堂的不足,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乐趣并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习惯。 2.加强通识类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设置,分专业进行科学选课引导,与专业培养相匹配。 目前本科生培养方案更多的是通过学分来引导选课,而对于课程的关联性、培养的目标往往缺乏引导。 3.在课程教学中多融入项目教学法,融入所学技术,并融入人文、艺术等知识,而非简答的课程知识概念累积,让学生学的有乐趣,逐渐培养工程思维和项目意识。
其次,培养思维模式比知识积累更重要。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批判和创新的思维培养。 应试教育背景下在教学和考试上,过分关注知识点的弊端,使教学成为知识点的强化和记忆, 高中生进入大学最需要的就是改变思维模式。1.设置新生研讨课。专门针对新生设立,引导学生与一位教授、一小群学习伙伴就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学习, 这在普林斯顿大学广泛应用并广受好评。 学生围绕专业但不局限于专业进行课题的探索研究,对于言语表达、逻辑思辨甚至是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助益, 在国内也有不少名校的研究生在入学初会进行这样的不限主题的每周研讨。2.推行翻转课堂。1996 年迈阿密大学商学院执教的莫里·拉吉 (Maureen J.Lade) 和格兰·波兰特(Glenn J.Platt)首次提出翻转课堂就是“将原本在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下进行,反之亦然”。 推行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下思考、研究、准备,会激发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新生入学之际推行奠定了高年级时较好的学习习惯基础。 前文中提到的新生研讨课就是这样一个翻转课堂的形式, 学生们带着特定的主题去翻阅文献、 查找资料、 思考整理、做汇报展示的文稿,将老师传授知识的环节转变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相比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 课堂管理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研究者。翻转课堂的推行,要让学生跳脱于知识的积累,更多是通过知识的积累学习去形成自己的判断思考, 并学会表达自己,发表和阐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