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寸三莲是湖南农家品种,至今已有3 000年的种植历史,在历史上被称为“贡莲”。寸三莲又称湘莲,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已成为湘潭市的支柱产业,生产面积逾0.3万hm2(5万亩),年产量达6 000 t,主要分布在湘潭县花石镇、中路铺等地。莲子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清、润肺清心之功效。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以及欧美国家,湘潭市的“莲城”美誉也因此名声远扬。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湘莲为地理标志产品。
湘莲一词,在目前所见的书中,最早见于南朝江淹的《莲华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宫兮南楚。”赋中不仅用了湘莲一词,而且还提到了南楚,这正是古时湖南地域的称谓。可见湘莲在南北朝时已久负盛名,而此时尚未见到其他以地名称呼的莲种的记载。
湘莲之中最优者为湘潭莲子。湘潭莲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品质优良,驰名中外,饮誉古今。尤以寸三莲名声最著。据传,战国时期湘潭白石铺产的莲子就进贡朝廷。汉、唐、宋、明、清各代都将其纳为贡品。清光绪《湘潭县志》载:“莲有红、白二种,官买者入贡。”“土贡有莲实,产县西杨塘。既而求者众,土人种者,珍以自用。贡馈者买之衡阳清泉,署曰‘湘莲’。”直至清代宣宗(道光)年间,才“圣德恭俭,悉罢四方土贡,湘莲贡亦罢。”西杨塘即今日的白石铺,所产之莲为有名的寸三莲,去壳后3粒连起来一寸长,故名寸三莲。
湘潭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养育了湘潭寸三莲,其营养成分构成是其他地方无法模仿的。正因为如此,每隔3年,其他地区的莲农都要到湘潭来进种藕。但即便如此,因与湘潭的土壤、气候条件不一样,生产的莲子即使外观和寸三莲相似,其营养结构和成分还是有差异。所以才有了“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的美誉。
1985年武汉市商检局对湘潭的寸三莲和福建的建白莲、江西的赣白莲、湖北的湖莲进行了一次养分对比测定,结果在10项指标中,湘莲的糖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粗纤维等7项主要指标优于其他莲种。1987年在北京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湘潭“寸三莲”荣获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