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金华
莆田木雕作为福建传统雕刻的代表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莆田木雕主要以缅甸红木、西南桦以及特制的土漆、天然植物漆为原料。雕刻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圆雕等,在具体的雕刻过程中使用贴金饰彩,结合沙龙、碾金、碾银、沥粉、描金、开金、撒云母、撒螺钿、铺绿、铺蓝等多种工艺手段,并涂以福建土漆而成。故有“三分雕刻,七分漆匠”的说法。莆田木雕手法繁琐、做工精细,视为不可多得的雕刻精品。
莆田木雕雕刻内容主要以喜庆吉事、民间传说为主。构图色彩丰富、画面感冲击力十足,具有福建莆田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中以《清明上河图》木雕最为著名,将热闹喜庆的画面铺于木牌上,场面热闹非凡。莆田木雕的人物题材以清朝人物为主,造型生动古朴,刀工刀法浑厚有力,具有非常显著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以莆田木雕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为例,其构图的格局采取主视体,将近、中、远三个方位的角度呈现在同一画面上,互不干扰,井然有序。构图比例概念与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景物比例相近,人与物要比房屋建筑小,而石头与树代表山,鸟与云代表天空,船只代表江河。在表现手法上则采用了“文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的手法。这种带有明显程式化的民间雕刻手法给莆田木雕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令人赞叹不已。
年轻人很难抵挡外界的诱惑,急功近利的商业思维冲击使得一些人不能潜心研究木雕工艺和文化,导致莆田木雕出现“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的双重危机。
现如今莆田木雕引入了较为先进的机器雕刻技术,一些小件或者是部分浮雕可以借助机器来完成雕刻,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雕刻时间,但是机器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一些大件的物品还是只能依靠手工来完成。因此,对于莆田木雕而言,如何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木料来源成为木雕的一大制约,现在的木材来源主要靠外地,有些来自兰平和迪庆,其中大部分是松木和青皮等低价材料,部分来自缅甸进口的优质硬木。木材来源的相对稀缺实际上增加了木雕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木材成本和运输成本。
针对当前莆田木雕原材料紧缺的问题,除了种植专用的木材以及提升原材料的使用率之外,还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材料,如金属、树脂、塑料等与传统的木雕工艺相结合,从而打造出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木雕产品。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说美国的家具设计师就将已经快要腐烂的木头加以回收并且与玻璃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河流”系列桌椅并获得业界好评。莆田木雕工艺的传承人可以利用传统工艺的优势开发出更具民族特色的现代木雕产品。
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与手工雕刻相结合的手段生产出更加细致的木雕产品,打破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局面。同时还需要从技艺传承角度出发注重对濒危技艺的传承与延续,提升莆田木雕的艺术品味,从而将木雕工艺的精髓与艺术特色进行传播。
关于年轻人对传统木雕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弱的现状,可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如动画、3D影像等,使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将莆田木雕以更活泼生动的形象在年轻人群中进行传播,还可以建立兴趣爱好培训班及兴趣手工作坊等机构,使得新生代可以从小接受木雕文化熏陶,并培养更多的木雕爱好者,使莆田木雕技艺可以不断传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老的莆田木雕工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探究如何实现莆田木雕的传承与保护,希望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莆田木雕,进而实现莆田木雕的有效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