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助推乡村振兴若干思考

2019-01-19 06:10蔡翠红
绿色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建议

摘要:阐述了新罗区乡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该区乡村公共服务质量的因素,从完善政策和制度、人才引进、医疗建设、文化建设、乡村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助推该区乡村振兴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着力改善;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 2019) 24-0272-03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行动纲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在农村得到贯彻和落实。针对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公共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笔者结合新罗区乡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初探性的看法和见解[1-4]。

2 目前新罗区乡村公共服务现状

近年来,新罗区不断加大对乡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乡村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公办社会事业项目的政府主渠道投入,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切实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紧盯确定的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城乡基础设施等四大领域的150个项目,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5]。区直各部门强化与省、市的沟通对接,主要负责人带头跑政策、跑项目、跑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更多专项补助安排;区财政局统筹好既有预算资金,抓紧盘活股权等存量资产,集中力量保障兑现新增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财政支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形成多元投人格局。

2.2 推进“教育名城”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创建“教育名城”实施意见和“基础教育十条”、教育“1+9”文件精神,推动中心城区教育的内涵、均衡、特色发展。全力推行“阳光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四批次”梯度和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教育“四项提升”工程和“三名”工程,进一步推进16个教育领域补短板项目,建成月山小学、东山二小一期等一批重大教育项目,确保龙门中心幼儿园和红坊第二中心幼儿园续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11个基础教育品牌学校组团发展,教师培训力度逐步加大,160名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着力打造龙岩二中、实验小学等20所SA级“平安校园”,铁山中心小学等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学校。基本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区现有农村留守儿童162人,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教职工82人[6]。

2.3 完善“健康新罗”计划

以提高辖区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核心,全面抓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9大工程,积极推进区、镇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加快龙岩人民医院及龙门、雁石等4个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健康养老“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天喜温泉、奇迈小镇等一批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加大“医养结合”力度,推进“候鸟式”旅居、温泉健康等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全区各乡镇基本建立了卫生院,解决了农民就近看病问题,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791人、村卫生所312个、乡村医生43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0. 74%。建成20处五星级日间照料中心,15处三星级养老服务站,新建20个以上农村幸福院,推进9个乡镇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医养资源有效下沉[7]。

2.4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着力打造“山水文化名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鼓励创作文化精品,精心培育文化品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持续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提升新罗文化软实力。现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1个,260家农家书屋正常开放,村村响328个村、村村通15个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82个村,文艺演出队66支、各类乡土人才200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 m2,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活动中心示范点1个、农民体育公园7个、省级农民健身工程点22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2个点、恒亿百村文体中心19个点。

2.5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基本醫疗保险制度与大病保险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等困难群众救助政策。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5%,新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共计13338人,登记失业率2. 5%。现有5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0个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1个农村幸福院,空巢老人179人,占农村老人总数83800人的0.2%[8]。

3 乡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长期以来,由于新罗区实行二元经济结构,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实行“以农养工”政策,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上由农民自身承担,造成了公共服务的长期欠帐、质量低下。全区布局不够均衡,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可及性有待增强,管理运行的公开透明度有待加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无法完全就近获得公共服务[9]。

3.2 服务需求不够急切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农民没有真正参与并表达需求,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在总量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失衡。另外,由于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大多子女随迁进城就学,部分农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留下来的农民年龄结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公共服务需求降低。

3.3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大多农村早期建设的服务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村基层干部对公共服务重视不够,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缺乏,对服务设施的运行管理缺乏有效指导,场所管理较薄弱,服务内容贫乏。同时,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程度不容乐观,大多数只限于满足低层次需要,内涵明显不足。

3.4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建成,大部分是在原有条件允许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但由于缺乏资金,部分村仍然使用老建筑,加之设施老化和使用能力低,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远差于城市,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维护跟不上,损坏部分得不到及时维修。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投入的运行资金有限,无法配备专职服务人员,持续运营资金缺口比较大。

4 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政策和制度,规划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公共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至少要管到2050年。一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打好“制度组合拳”,發挥制度协同效应。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创新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实现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养老等资源的均等化,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资源。二是制定乡村公共服务总体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基本路径与关键措施,引领和促进城乡在公共服务双向互动、融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编制乡村公共服务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其他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防止出现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大轰大鸣的情况。

4.2 人才支撑,汇聚合力

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其他相关人员到农村创业的主体明显增长,应注重引导更多人才流向乡村,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公共服务的改善效果。一要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体。二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村组干部建设,特别是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养和选拔;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村技术员等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三要发挥乡村人才在改善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通过扶持和奖励政策,调动农村经济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公共服务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要切实转变镇政府职能。要转变管治思维,以全新的治理理念构建治理体系,真正把重心放到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4.3 医养结合,提高保障

一是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根据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补充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二是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加大镇卫生院的影像和公共岗位人员招聘力度,解决空白村及乡医老龄化问题,标准化建设村卫生所,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倾斜医保药品政策。协调市直医保相关部门,制定向基层倾斜的医保药品政策,实行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及合理就医,确保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四是加大“互联网十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加大向农村拓展的力度,由政府购买服务,为政府保障的特定对象提供服务。五是加大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提高基层干部认识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村居及社会上的志愿活动,丰富留守老年人生活[10.11]。

4.4 文体互补,提升素质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农民大量进城、农村土地被大片征用、第一产业从业比例迅速降低的现实境况下,亟待通过重构乡村文化,即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在文化创新中凸显乡村文化个性。一是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格。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农村文体供给,为农民群众搭起展示自我的平台。二是重塑乡村社会规范。把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农村文化道德建设。三是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工程。从农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区域的实际出发,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总体布局规划,强化农村健身场地建设,丰富健身项目,减少各镇(村)体育设施差距;有效维护管理体育健身器材,降低安全隐患,科学指导农民科学健身[12]。

4.5 强化乡村教育

一是加大投入。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渠道,采取融资贷款、债券置换等方式解决农村教育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特别是急需改扩建的14所学校,建筑面积约27350 m2,争取由市、区财政共同承担项目资金约6630万元,确保教育公平、和谐发展。二是提升教学质量。推行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将教学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加强教学管理与中心校“四统一”,连通各教学点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适当提高山区教学点老师待遇,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实施中心校优秀综合科老师“送教下点”常态化[13]。

5 结语

随着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对乡村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环境等提出更高要求。该区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增加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乡村倾斜,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l]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R].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

[3]中共福建省委,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R].福州:中共福建省委,2018.

[4]中共福建省委.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R].福州:中共福建省委,2018.

[5]中共福建省委,中共福建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通知[R].福州:中共福建省委,2018.

[6]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公共服务专项小组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R].福州:中共福建省委,2018.

[7]龙岩市人民政府.龙岩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R].龙岩:龙岩市人民政府,201 9.

[8]中共新罗区委.中共新罗区委关于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R].龙岩:中共新罗区委,2018.

[9]中共新罗区委,新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公共服务专项小组工作方案[R].龙岩:中共新罗区委,2018.

[1O]王海琴.推进林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考[J].绿色科技.2019(9).

[11]谢培菡,李连英,乡村振兴背景下物联网农业推广应用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9(4).

[12]张书然.重庆长寿区乡村生态振兴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J].绿色科技,2018(16).

[13]刘亚龙,姬君彩,乡村振兴背景下“读书无用论”影响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19).

收稿日期:2019-11-11

作者简介:蔡翠红(1976-),女,经济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社会事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民生工程项目管理、乡村公共服务、经济分析、规划编制)等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建议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