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萍,徐坤山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当前,各地纷纷发展健康产业,泰州在全省率先提出“大健康产业”这一概念,强调“药、医、养、食、游”融合发展,2016年5月,中央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江苏泰州开展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这是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国家发展规划。2017年11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泰州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方案》,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部署,正式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支持。泰州医药产业基础坚实,域内有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中生集团等一批国内著名制药企业,医药产业销售已连续16年领跑全省,并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泰州医药产业已成为“药、医、养、食、游”大健康产业集群中的两个支撑性产业,在泰州打造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的战略背景下,泰州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专业集群建设既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两张皮”难题的重要途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技术>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23号)中明确提出:“针对江苏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高职重点专业集群建设规划,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能源环保、交通建设、健康、财经、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9个专业集群。”
泰州中国医药城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医药城,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健康医疗区、教育教学区、综合服务区等六大功能组成,致力于打造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其医药产业链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医药及医疗机械生产、商品流通、医疗保健等领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公办院校,坐落于泰州中国医药城,医药城丰富的教学资源、产业资源、科研资源、就业资源,为学院实现弯道超车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学院秉持“服务好地方、发展好学院、关心好师生”的办学理念,立足园区、融入园区,服务园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深度融合,丰富校企合作形式,与医药城全面合作融为一体,结合目前的师资力量、课程内容、实习实训条件、科研服务项目,面向医药产业链的多类职业、岗位,重点围绕药品生产、医药流通、医药保健、医疗服务四大领域,按照“跨界融合、协同育人”思路开展专业设置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重点打造了制药技术、医药流通、医药信息服务、医疗保健、医疗器械制造及药城建设服务6大优势特色专业群,包含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医疗设备维修维护、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疗设备应用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20多个医药相关专业,创新从药品生产技术、信息管理、市场流通、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到制药设备装调维护、制药企业规划建设再到医疗器械应用、用药指导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医药专业集群式发展,为医药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链式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大平台是开展专业集群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是开展跨专业课程修读、实现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技术>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23号)中明确提出:“制定江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计划,建设30个融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产业培训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大平台。”我院以医药专业链为主线,在梳理、整合、重组校内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汇聚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合力打造具有 “本土特色”、集产品中试、实验实训、科技研究、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社会培训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大平台。产教融合大平台采用“一工厂六中心二支撑”的总体架构。一工厂:GMP教学工厂;六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电商体验中心、智能医疗与物联网工程中心、药品经营与管理中心、广告媒体设计中心;二支撑:创客平台和信息化服务平台。
GMP工厂以培训学生药品生产技术岗位能力为主线,与中国医药城合作共建1000m2GMP教学工厂,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资金,中国医药城提供技术支持。工厂配置有固体、液体制剂生产线,塑料大输液生产线、安瓿细灌封联动线、NJP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旋转压片机、万能粉碎机等仪器设备组成。教学工厂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结合学校特点,按照生产性车间的GMP管理要求,制定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车间管理、综合实训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和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按照车间标准作业程序的要求,进行“岗位交替、岗前轮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综合素养。同时,GMP工厂也可为中国医药城研发型企业、区域内院校教师研发提供中试,成为区域共享型中试基地。
该中心以培养学生制药生产装备装调、维修维护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先进性、实用性、互联网+虚拟化”为指导,以设备和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与苏州志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雷尚公司、华航唯实、新时达等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中心。中心设有PLC控制、电气控制、自动线装调维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15个实训室。学生通过电气控制、传感器应用、PLC编程、变频器应用、工控组态技术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制药生产线技术改造、调试及维修维护等技术工作。
该中心主要面向医药行业企业,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与泰州智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泰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企业合作共建电商体验中心。学生通过电商运营、电商客服、网络市场调查预测、网站设计、网页维护等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网店运营、跨境电商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工作。
该中心以培养学生数字化医用电子仪器的装调、维修检测、局部设计岗位能力为主线,与泰州祥龙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中心设有医疗电子开发、数字医疗仪器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物联网等5个实训室。学生通过人体生理、生物医学信息、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医用仪器的局部设计、装备调试和维修维护等技术工作。
该中心主要面向医药生产企业和艺术设计行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广告宣传、包装设计岗位能力为主线,与擎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智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中心设有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工艺美术、摄影、印刷工艺等9个实训室。学生通过广告设计创意形成、创意表达、广告策划、广告媒体运作、平面设计等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包装设计、药品生产企业广告宣传、创意设计等技术工作。
药品经营与管理中心主要面向药品流通企业、药品生产企业,以培养学生药品营销、药品质量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与扬子江药业、苏中药业、泰州市中天药业有限公司、泰州仁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中心设有模拟药房、药品储藏、ERP、网络营销等10个实训室。学生通过策略规划、战略管理、医药法规、药理学等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药品营销等技术工作。
护理中心主要面向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以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能力为主线,与泰州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企业合作共建。中心设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实训室中心、护理信息中西等10实训室。学生通过病房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等知识技能的学习,能从事护理、临床助产、妇幼保健等技术工作。
创业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生成创意灵感、开展实践体验的土壤。学院依托创客平台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导师讲座等各类活动,让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创客们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分享,碰撞出新的创意和设想,通过团队协作,搭建创新创业团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从而催生一个乐于参与的双创校园文化。创客平台包括3D建模、3D扫描和3D打印区,机器人等新兴电子产品体验区,医疗器械等电子产品软件设计区、创客分享讨论区,为创客们开展创客活动提供场地和基本工具。
依托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与医药产业领域互通互联的双向渠道,协同外部资源,统筹内部资源,打造“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全专业链”协同创新、全要素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激活办学活力。信息化服务平台由六大模块组成:产教融合大平台简介、课程安排及申请、课题研究需求发布、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社会服务和培训。
“产学研创赛培”六位一体产教融合大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离开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平台管理、师资队伍、科研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产教融合大平台功能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浪费,办学效益下降。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实施的依据,是达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学院按照“跨专业、重双创、显个性”的思路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一是跨专业。通过设置模块化的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向相关或相近岗位迁移时所需的知识技能。二是重创新创业。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三是显个性。通过提供门类丰富的线上线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与技能大赛、教学与企业生产、教学与培训”五结合改革,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一是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师的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科研成果体现着当前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需求,教学设计中融入科学研究的方法、途径,将研究项目解构、重组为学生的实验实训项目,创新项目载体教学模式。二是教学与创新创业结合。教学过程中科学引用典型案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将技能大赛项目引入课程项目,将大赛评价标准引入课程评价标准,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教学与企业生产结合。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五是教学与培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技能鉴定培训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没有卓越的老师,就没有卓越的学生。专业集群化的人才培训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要把握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目前研究热点,而且要具备“一专多能”的技术本领和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能力。为适应医药专业集群式发展对师资队伍的需求,解决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的师资队伍瓶颈,学院与园区管委会合作,建立百名“名师资源库”;依托园区海外企业,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实施“人才引进、学历提升、人才梯队、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武大工程,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大平台的运行管理涉及到多个分院、数十个专业,数百门课程、数百个教师、数千个学生,数千万资产,在原有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进行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已无法实现。我院十分重视平台管理的顶层设计,成立学院层面的一体化平台管理组织架构,垂直监管各个实验实训设备的日常运行,借助平台管理专用软件统一调配资源,及时总结平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使平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大产教融合大平台投入,实施大平台建设配套改革,加强大平台运行管理组织架构建设,平台软硬件大幅提升,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实践育人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地方产业需求侧的契合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产教融合大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与大平台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教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