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 孙密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要让学生发挥数学“思维体操”的功能,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领会体操编排的意图,给学生充分“动拳脚”的机会。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揭示“发现新知的探究过程”,充分展现“获取新知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但这并不意味小学生就没有创新能力,相反,由于他们没有惯性思维的桎梏,从而更有创新的优势。“孩子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创造意识的萌芽。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教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
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可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上课时,我是先让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在学生只用一支粉笔不能成功的情况下,适时给一袋装有图针、线绳、铅笔的学具袋,让学生借助这些学具来画圆,然后师生共同评价他们的作品,并让画得最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法。画得不好的同学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画的,总结一下没有画好的原因。
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而产生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欲望,点燃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