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221003徐州市复兴眼科医院眼科,江苏徐州
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临床上主要是指患者的黄斑区域的结构老化等现象,其与患者的年龄有较大的关系,往往患者年龄越大,则所出现的黄斑病变现象越严重,对患者的眼部视力所产生的损害越强[1-3]。当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年龄一般>55岁,在西方国家研究过程中发现多数老年患者出现致盲的原因都是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呈现逐年的上升趋势。目前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通过抗氧化维生素类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目前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在临床上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控制调节也能够对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达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雷珠单抗能够有效地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他受体的结合,对患者眼部血管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4,5]。因此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当前应用雷珠单抗对于老年黄斑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方式,具体的资料情况如下所示。
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老年黄斑病变患者78例,在住院期间按批次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其中男35例,女43例;左眼44只,右眼38只;年龄58~78岁,平均(65.4±4.2)岁。对患者手术之前的视力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患者平均视力(1.21±0.21)(通过log MAR转换得到)。
方法:①治疗方式:在治疗之前,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眼部的检查工作,结合B超、光学断层扫描技术对患者的眼部基本状况指标进行确认和观察,对患者其他疾病进行一定的排查,包括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类疾病以及精神类障碍等,在进行本次试验之前所有的患者和家属都需要了解试验的具体内容,并且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同意。确定好具体的治疗日期之后,应当按照手术的标准进行初期的准备工作,在手术之前滴注妥布霉素滴眼液,同时结合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3滴进行眼部的局部麻醉处理,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的颞下距离角巩缘3 mm的位置通过垂直进针的方式注射阿瓦斯汀药物,出针之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的伤口位置采用棉签按压,同时观察患者的眼部是否存在光感,在手术完成之后同样需要滴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0.05 mL,在术后的3 d时间内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查,若出现感染现象第一时间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②随访分析:对患者注药之后1周之内进行随访工作,随访的项目检查主要包括最佳的矫正视力情况,患者的眼底、散瞳情况、彩色眼底照片等,同时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并发症现象进行观测,例如在注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否出现玻璃体的水肿和出血现象,是否存在眼内高血压情况等。
统计学方法:将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同时资料分析采用组内比较方式进行,计数资料通过(x±s)形式展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78例,共计82只眼实施125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部分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注射了两次雷珠单抗,对患者术后的相关情况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和统计,所有的患者治疗后的BCVA数值有显著的提升,治疗后平均log MAR(1.25±0.63),治疗前平均log MAR(0.9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平均矫正视力达(0.53±0.23),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眼部异物感,没有其他症状。在注射药物之后,78例患者中出现眼部出血6例,出血的位置为患者的穿刺位。对患者经过紧急的处理之后患者的眼部出血情况在术后1 d时间内自行吸收,患者在眼部的炎症、玻璃体的出血现象方面均无严重症状。
老年黄斑病发病年龄一般>55岁。相关的医学领域的研究资料显示,多数患者出现老年黄斑病变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存在较大的关系,年龄是影响黄斑病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患者的疾病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前期的老年黄斑病往往有视网膜上皮层脂质沉积症状,这一阶段患者的视力情况往往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患者也不会出现较大的不适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会受到损伤,继而出现毛细血管的破裂现象,最终患者出现眼部出血,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在患者的眼部神经当中属于异常结构,会造成患者的眼部出血和水肿现象,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学变化等。
在最近几年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对黄斑病变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通过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够对患者的内皮生长因子达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患者的视力平均提升程度达到两行,同时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的BCVA数值在治疗后有显著的改善。段直光在临床分析过程中对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进行分析发现[6],通过雷珠单抗首次注射以及二次注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均有显著的提升,同时二次注射后患者的视力恢复要显著高于首次注射,在治疗完成后患者没有出现眼部的感染以及眼内高血压等并发症,与本次课题研究一致。
临床针对黄斑部变性的主要诊断手段是通过OCT图层来进行,其在治疗之前能够对患者的视网膜的增生情况以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和上皮下积液进行有效的检查。在对老年患者黄斑变性检查过程中结合CFT能够对黄斑的厚度进行测量,多数的黄斑变性患者都存在PED以及纤维化现象,通过OCT检查方式结合CFT能够有效地对纤维化的程度进行测定,更有利于进行治疗[7]。
在进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过程中,注射的剂量应当保持一致性,一般来说注射剂量为1.25 mg。同时,研究分析显示,1.25 mg的注射剂量与2.5 mg的注射剂量效果相当,其在用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效率相似[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小剂量重复注射的方式来进行。
目前,雷珠单抗应用于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不在少数,已经逐步地在各个国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普及,雷珠单抗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其价格较低,同时所达到的效果更高,半衰期较长,能够对患者的主症状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临床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雷珠单抗注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在临床常规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症现象,随访中患者的视力提升效率更高。因此,在未来的老年黄斑变性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