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体温维持对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价值

2019-01-18 05:27刘超
系统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温腹腔麻醉

刘超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0

老年人群身体各项机能均有减弱,代偿水平减弱,手术中接受全麻或者腰硬麻醉时,因为寒冷形成的刺激会减弱肌颤能力,同时因为患者本身肺功能就有减弱,降低了肺部的供氧量,相应增加了耗氧量,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环境温度偏低,加上老年人群本身皮下脂肪减少,血液流速明显下降,基础代谢率下降,同时对低温缺乏较高敏感度,而可能出现顽固性低体温,部分患者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胁[1-2]。临床发现,患者年龄越高,则在手术中接受麻醉后出现低体温的可能性越大,另外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出现低体温的可能性越大[3]。由此认为,对于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必须做好术中的体温控制。该研究具体分析对老年腹腔手术患者进行核心体温维持的效果,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中收治的86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接受核心体温维持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包括24例男以及19例女,年龄平均(70.28±8.36)岁,年龄范围在 60~80 岁之间,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203.41±26.81)min;对照组 43 例,包括28 例男以及 15 例女,年龄平均(70.59±8.14)岁,年龄范围在60~80岁之间,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201.35±25.46)min。患者均对该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年龄、性别结果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相同腹腔手术,经监测鼻咽温度判断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治疗组患者实施核心体温维持干预,手术期间保持手术室内温度大约24℃,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患者在消毒前身体都盖好被子保温。手术过程中对于需要使用的血液或者液体给予加温处理,进行腹腔相关操作时,擦拭腹腔、止血、肠管覆盖的盐水纱布温度保持在38℃。尤其在冲洗腹腔时必须保证生理盐水温度在38℃,手术中手术床上要铺好保温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给予保温处理,另外术中上肢等暴露出来的部位必须利用保温毯进行覆盖。完成手术后马上盖好被子,使患者围麻醉期保持鼻咽温度在37.5℃左右。

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完成整个麻醉和手术,不进行特别保温干预。

1.3 观察指标

围麻醉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拔管时间。凝血功能: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测定患者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几项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寒颤、苏醒延迟、切口感染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x±s)表示围麻醉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n(%)]表示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麻醉期情况

治疗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麻醉拔管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各项情况比较(x±s)

2.2 凝血功能

治疗组手术结束时TT、PT、APTT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比较(x±s)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组出现苏醒延迟的患者有2例,占4.65%,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2.33%,出现寒颤的患者有2例,占4.6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出现苏醒延迟的患者有5例,占11.63%,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4.65%,出现寒颤的患者有6例,占13.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6 7,P=0.034 0)。

3 讨论

一般手术中轻度低温指的是患者机体食管温度或者鼻咽温度这类核心温度下降到34~36℃,腹腔手术中的低体温发生率相对更高[4]。针对老年患者,因为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敏感度偏低,皮肤脂肪薄,同时因为手术长时间暴露,所以出现的低体温的可能性相对更高[5]。临床研究显示麻醉本身、麻醉药物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都容易引发低体温,特别是针对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使用的全麻药物可以促进全身血管明显扩张,促进传导散热,加上肌肉松弛剂的应用,机体寒颤反应受到抑制,全身麻醉药物的应用升高了寒颤阈值,且轻微升高了热反应阈值,大幅度降低了冷反应阈值,核心温度调节阈值甚至可能扩大至正常水平的20倍或更高,这样就使得环境温度变化很容易改变体温[6]。实际上除了麻醉因素会形成影响,另外腹腔冲洗温度、腹腔手术时静脉输液温度、手术室的环境温度及湿度也可能影响低体温的出现[7]。

如果患者术中核心体温较正常水平下降超过1℃,则认为存在术中低体温表现,术中低体温的出现会导致术中失血量增加,因而会使得输血需求提升。该研究认为,在实施腹腔手术时,由于体腔会存在长时间暴露,手术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剖面,中心温度和临近环境温度存在比较明显的梯度差,机体会存在比较明显的热量丢失,所以患者体温会出现明显下降[8]。老年患者之所以术中容易出现核心体温下降情况,一般是由于机体缺乏良好代偿能力,基础代谢率明显下降,影响了体温调节功能,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散热较产热更快,所以容易出现低体温。术中低体温的出现会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减弱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同时会对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形成抑制,降低血小板、凝血因子数量,并且会对血小板功能产生影响,明显延长出血时间[9]。

该研究治疗组对患者实施核心体温维持干预,控制手术室处于合适温度,给予注射液、血液升温后使用,术中使用保温毯保持患者体温,手术完成时及时盖好被子以保暖,最终显示治疗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麻醉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核心体温维持干预能够保证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性更高。另外治疗组手术结束时TT、PT、APTT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核心体温维持干预可以降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23%(χ2=4.496 7,P=0.034 0),证实核心体温维持干预能够提升麻醉及手术安全性。类似研究发现[10],接受体温护理干预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5.58%(P<0.05);同时治疗组接受体温护理干预后凝血功能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证实对手术患者实施体温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核心体温维持能够降低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失血量,减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温腹腔麻醉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