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触底回升后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对策与建议

2019-01-18 10:12曲德斌安琪儿
中国矿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油价石油

曲德斌,安琪儿,诸 鸣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 言

2014年下半年开始,油价不断下行并突破底线,对石油公司影响持续发酵,生产经营矛盾突出。进入2018年,油价触底反弹并持续震荡,原油市场已回到中油价环境。本文针对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梳理了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战略措施和应用效果[1-8],结合我国石油公司生产经营现状[9-11],提出了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对策与建议,目的是推动我国石油公司总结低油价以来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从容面对油价启稳回升后新一轮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确保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可持续快速发展。

1 国际原油价格形势分析

1.1 2014年6月至2016年底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影响因素

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油价步入新周期。本轮油价大跌是全球石油行业的漫长严冬。2014年6月至2016年底,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油价不断突破底线,跌幅高达72.54%,2016年初曾一度跌破30美元/桶,创12年来新低,随后油价触底反弹,但反弹乏力一直在低位徘徊,2016年11月布伦特油价也仅有44.73美元/桶。低油价拉响了整个石油产业发展的警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创近年来最大降幅。

相较于前几轮国际油价波动,本轮低油价是“供应过剩型”和“需求疲软型”双重驱动所致,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供应基本面宽松成为新常态,因此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持续时间也更长。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有其客观必然性,引起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而且情况十分复杂,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际石油市场,油价除了随原油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上下波动外,还由于原油本身的特殊性,并受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突发事件、石油政策、非成员国战略、石油消费国对策、石油库存和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等,也与其自身演变发展过程有关。本轮油价下行和回升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1.1 全球石油供应持续增长

事实上,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和俄罗斯一直拥有大量的石油产量,全球石油供应总量稳定,但近些年非OPEC成员国特别是美国的石油产量大增。2009年3月持续到2014年上半年的高油价则直接催生了北美地区页岩油气革命及深海极地石油开发领地的扩张。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导致页岩油气大量产能释放,从2008年到2015年4月末,美国原油日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从500万桶/d增加到970万桶/d的峰值,美国石油产量的大幅增长让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变成了主要的石油生产国。页岩油是造成石油供给过剩的主要力量,而供过于求是2014年油价暴跌的诱因之一,2014年底全球石油供应超过需求100万桶/d。

1.1.2 石油需求疲软

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石油需求减弱,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宽松成为国际油价走低的主要因素。2014年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随着中国、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由新兴经济体拉动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2015年,全球石油供需形势连续第四年维持宽松态势。

1.1.3 产油国对减产的不同态度

本轮石油危机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OPEC成员国为捍卫市场份额,不惜通过价格战来遏制新油气革命的势头引起的,这是在油价攀升之前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一种战略。2014年下半年以来,OPEC为争夺市场份额,迟迟无法达成减产保价共识。2015年7月,OPEC成员国原油日产量超过3 200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日产量约1 060万桶,接近历史高位。虽然OPEC成员国“限产保价”的效果要通过多次减产来实现,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但OPEC仍然占据了全球石油产量的40%,最终的国际油价很大程度上受OPEC一致决议或部分行动的影响。2014~2016年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的冻产协议加剧了本轮油价波动的持续走低。

1.1.4 美元持续走强、进入升值周期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因此,当美元走强时,美国以外的国家购买石油就更昂贵,这会令全球需求减少,进一步使油价承压。从美元走势来看,此次全球油价低位运行在所难免。根据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数据,受美国经济数据利好影响,2014年6~12月,美元指数从79.8升至90.06,为2006年以来最高点。美联储持续5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美国经济复苏强劲,美元走强动力十足。欧洲经济问题的长期化和复杂化对欧元形成了极大压制,其日渐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促使投资者看空欧元、提振美元。2014年,美元已步入强势升值周期,持续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构成打压。供应宽松使大部分投机者持续抛仓,对国际油价下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1.5 消散的地缘政治担忧

以往石油供应稍有偏差,油价就会飙升。然而近年地缘政治事件对油价的影响大为减弱。2014年底,利比亚再现战事,但市场油价仅短暂上扬。利比亚和伊拉克恢复生产,利比亚、伊拉克、南苏丹和尼日利亚等战乱地区虽然面临着各种不稳定,但都出人意料的保持了稳定的石油生产,这使在需求较低时石油市场的供给却十分充足。石油生产中断的威胁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引起石油市场的震荡。即使在2014年9月当美国开始空袭在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时,对石油市场也毫无影响,这表明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石油产量增长越来越能稳定石油市场。

1.2 2017年和2018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

2017年,是全球石油市场真正开启再平衡的一年。在OPEC成员国和主要非OPEC产油国维持较高的减产履约率、全球石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的带动下,世界石油市场去库存加速,国际油价反弹至3年来最高水平。2017年初,减产协议的有效执行对油价构成较强支撑,国际油价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2月布伦特油价接近55美元/桶(图1)。但是,进入3月后减产效应对油价的支撑效果减弱,国际油价承压震荡下行,6月布伦特油价跌至年度最低46.37美元/桶。下半年,世界石油需求旺季来临、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减少、美国石油钻井活动放缓等因素都对油价构成一定支撑。同时,产油国不断释放可能延长减产协议或加大减产力度的信号,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11月布伦特平均油价突破60美元大关升至62.71美元/桶。此后,由于前期库存下降、需求强劲和较高减产执行率的支撑,布伦特油价一直保持在60美元以上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增加,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局势加剧,使得石油市场波动频繁[13]。

进入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年中价格已较年初有较大涨幅。5月22日,布伦特原油达到80美元/桶。OPEC成员国及非OPEC国家联合减产执行率较高,国际原油需求较为强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国家商业原油库存呈下降态势,供需的改善使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此外,年内地缘政治风波不断,市场存突发供应中断的隐忧,亦助力国际原油价格上行。10月以后,由于美国对伊朗出口的制裁减弱,伊朗石油产量大增,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飙升到了历史新高,中国、俄罗斯也提升了石油的产量,过高的石油产量促进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布伦特由油价从10月份高位的86美元/桶急挫至11月21日的63.48美元/桶,跌幅超过了27%。

图1 2017~2018年布伦特油价走势Fig.1 Brent oil price from 2017 to 2018

2 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低品位储量开发难度大,相关攻关技术没有实现成本突破,成本控制难度大

我国的油气资源勘探虽处于中期阶段,但发现储量已明显劣质化,新增储量品位持续下降。近几年,低渗-特低渗、稠油、特殊岩性、致密油等低品位储量所占比达到85%以上。预计到2020年石油公司每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仍可保持在5亿~6亿t,但东部以松辽盆地低渗透、渤海湾盆地复杂小断块、稠油、潜山为主;西部以鄂尔多斯超低渗透和致密油、准噶尔盆地低渗透和稠油、塔里木盆地复杂碳酸盐岩为主,呈现出典型的“低、深、难”特点。以大庆油田长垣外围开发为例,目前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形成配套,低品位储量开发成本高,难度大。

2.2 成本下降空间不断缩减,降本增效和深化改革受到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从2014年油价下跌以来,多项成本一直呈下降趋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油气操作成本降低了近15%,原油操作成本年均下降幅度4.4%;原油期间费用、吨油基本运行费也连年下降。在原油产量连续下降和总井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上述成本构成不断下降及取得的降本增效成效实属不易。在成本费用构成中,折旧折耗主体属于客观因素,受油价和资源条件限制,由于产量优化空间受限,会影响产量规模,控制其下降难度较大;勘探费用受勘探规模和成功率制约,下降空间有限;税费目前仅占成本的7%,国家近期优惠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小;财务费用是连续性指标,风险作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上述成本未来降低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成本结构中,除折旧折耗外,人工成本占比接近两成,属于排序第二高的成本项。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更加重要,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由于中央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员工的稳定和生活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公司在人工成本的控制及人力资源管理和改革方面需要稳健和谨慎,人工成本总体未来会硬增长,下降可能性很小。因此,降本增效和深化改革受到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也是石油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2.3 部分油区成本高居不下,无效低效产量治理难度大,生产经营形势依然艰巨

除了部分油区成本非常高以外,无效低效产量治理难度也较大。我国油气开发整体处于“两低一高”三重矛盾叠加时期,资源品质劣质化明显,稳产难度大,资产负担重,用工总量大,完全成本高。尽管近期油价有所回升,但供需基本面不乐观。此外,人民币升值对利润和成本产生不利影响,环境保护、土地等政策趋严给产能建设带来极大挑战。因此,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好转。未来三年,技术进步未能抵消资源劣质化影响、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大庆原油产量持续调减、人工成本硬增长等因素都会使控制完全成本矛盾加剧。

2.4 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深水期,矿权改革是石油公司改革加速器,也是巨大挑战

2017年5月发布的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的突出亮点是矿权改革,明确阐明了完善并有序开放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目的是通过矿权改革,打破垄断地位,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对于国企而言,引入市场机制,全产业链向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放开,能激发国有企业背水一战、凤凰涅槃的热情和决心。特别是在上游领域勘查市场有序放开、严格退出、常规开放已成必然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将加快矿权介入力度,矿权的竞争也会连锁性激发公司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力度和活力。当勘查区块成为“标的”时候,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将成为决定现有区块流转和开发关键,这种挑战直接考验公司的低成本开发成效以及降本增效的能力。

3 建 议

3.1 认清形势和挑战,总结经验,并固化到生产经营各环节

三年多来,我国石油公司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水平井+大规模多级水力压裂”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并最终提高采收率的常规有效手段。“大井丛+工厂化”模式已成为高效建产的主流模式。持续深化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行动已使石油公司有效应对了效益快速下滑的被动局面。从油田公司总部到油田分公司,以及下至采油厂的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显现了生产经营的活力。在成效和业绩面前,需要总结低油价以来的经验和效果,规范、提升并固化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一是继续增强和保持忧患意识,坚持只有走低成本开发之路才能保持企业效益发展的理念。虽然油价起稳,只能谨慎乐观,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二是系统总结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经验,并持续有形化和固化,推出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形成公司降本增效行动纲领,在全公司推介和学习,使之这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长期成为油公司体制降本增效的自觉、持续的行动。

三是树立不懈追求企业算法的意识,需要在已有的成熟有效经验和做法基础上,通过不断重复和继续提升,找到公司的企业算法和经营之道,使之成为公司效益发展的财富和动力。

3.2 科技是提质增效核心动力,瞄准提高单井产量、增加可采储量精准开发技术

科技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需要研发推广以提高单井产量、增加可采储量和采收率为目的精准开发技术,特别是加强老油田三次采油及“二三结合”开发技术攻关,推广特低渗、超低渗及致密油田新的开发模式,发展“工厂化”钻井+压裂作业模式及压裂工艺优化降本增效。主要建议如下所述。

一是制定一亿吨效益开发的科技行动路线图,强化和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一亿吨稳产有具体的科技对策做支撑。

二是瞄准油气科技前沿领域,和国际石油公司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对标,找出具体差距,制定公司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和研发战略,储备超前技术,发挥科技在提质增效核心作用。

三是向技术进步要资源、向技术进步要产量、向技术进步要效益,具体对策是发展“二三结合”关键配套技术,推进老油田开发模式转型;攻关提高单井产量关键技术,探索低品位资源效益开发;推进开发方式转换,降低能耗、提升热效率是技术发展核心;加强储层与流体识别、有效补充能量和提高采收率等技术研发。

四是鼓励生产一线员工的小创造和小发明,让基层科技创新,成为提质增效的直接动力。

3.3 突出低成本开发,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效益发展之路

不管油价如何变化,面对资源品质劣质化,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低成本有效益发展是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一是严格实行产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具体的产能建设项目考核办法,为科学合理的考核产能建设效果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分解研究影响成本的每个因素,重点加强折旧折耗、人工成本、动力费、措施作业、材料费等占比较高要素的控制。要改变人工成本、折旧折耗、期间费用等成本是固定的、不可降的旧观念,全方位控投降本。

三是体现系统化思维,把低成本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公司生产经营多个关键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优化。

四是学习中海油的油价倒逼和不同油价下的降本空间量化并快速联动的经验,强化相应的基础工作,降本措施层层分解。

五是借鉴台湾台塑集团的成功成本管理经验。台塑在财务管理方面执行永无止境的降低成本管理[14]。

3.4 面对能源转型大势,石油公司应该主动谋划,引领能源变革

能源结构不断向清洁化发展是大势,减煤炭、稳原油、加快天然气、增加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消费格局调整的大方向。在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和能源转型加速的双重压力下,加速推进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国际石油公司普遍采取的发展定位。

一是健全新能源管理和研究机构设置,并加强研究力量,超前谋划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公司在稳定发展油气业务的同时,应加强对新能源发展态势的跟踪研判,尽早研究推动多元化战略布局,以应对未来挑战。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确保稳定的科研投入,做好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引进、成果转移等工作,建立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全方位开展国内及国际合作,掌握先进技术的知识产权,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二是短期投资重点由油转气,长期投资布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能源结构变化的历史上,石油由1%上升到10%用了45年,天然气用了50年,由于能源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可再生能源渗透到能源体系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期间,天然气以其清洁、低碳的特性,将会扮演重要角色。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15-16]。

三是对新能源所在区域及种类进行选择性投资。短期内可再生能源投资将放缓,但部分可再生能源市场可期。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年度平均投资将超过2 300亿美元,但低于2013年2 500亿美元的投资额,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将放缓和持稳。

四是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由于油价下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全球原油需求下滑已经对其石油业务构成压力。根据现在的趋势,汽车工业将持续对石油需求产生影响,长期来看,或许还将给石油工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已经有多个欧洲国家提出未来10~20年内停售燃油车的计划。这将极大推动新能源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

3.5 民营企业逐渐进入油气产业链,石油公司要直面挑战,在竞争中提升生存本领

目前,除了“三桶油”,以及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外,以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我国一些优秀的民营油企正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民营企业会逐渐渗透到国内油气生产的产业链中,也是我国油气生产重要力量。主要建议如下所述。勘探、开发两大市场,直面民营企业矿权介入带来的挑战。在目前国家油气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特别是“三桶油”逐步实施20%~25%矿权退出机制条件下,民营企业将加大矿权介入力度,未来国家可能给予相应的扶植和政策支持,这些新的动向值得石油公司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切实抓好采矿权流转后的勘探开发工作,整合东西部油田的技术力量与资源优势,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促进资源的规模开发,盘活未动用储量资产[17]。面对国家矿权改革带来的民营企业竞争,出实招,取实效,直面竞争和挑战。二是石油公司可研究通过资本运作对有实力的民营油企进行控股或收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民营油企具有管理和成本管控方面的一些优势,通过控股及业务上的融通,可以对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借鉴台湾台塑集团的成功管理模式。台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只求根本,不问结果”的求本精神。在绩效考核方面:台塑实行目标跟踪管理。把每一个单位都作为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要综合分析原料、市场需求、成本变动、价格等多种因素,提出年度目标,经公司审核报批后,就进入跟踪程序,当目标差异超过一定比例,就列为异常,要提出改进完善措施,并对改进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同时台塑实行全面量化考核,台塑对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实行量化考核,重点考核质量、时效、执行力、协调能力四项内容,每项工作都设置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每月考评一次,年终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调薪和晋升挂钩。其次是在员工激励方面:为员工开辟成长通道,对优秀员工综合考虑工作绩效和工作周期,开辟了职务晋升、同一职位跨等晋升、同一职位级别晋升等三条渠道;量化员工工作负荷,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台塑集团利用计算机量化评价系统分析每个单位每个员工的工作负荷,严格控制人员编制,避免了人浮于事。

猜你喜欢
油价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国际油价暴跌 后市将何去何从?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奇妙的石油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石油:油价连涨六周 终迎一记暴锤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