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实践

2019-01-18 20:41:55钟壬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测站规程水土保持

钟壬琳,李 钢

(1.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中心(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2.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基础。2004年以来,水利部实施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监测站,一期工程于2007年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于2009年实施、2014年通过竣工验收,两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共建成监测站738个[1]。2011年,浙江省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的要求建立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网。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由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杭州、宁波、金华、温州4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以及安吉、丽水、建德、嵊州、兰溪、永康、常山、宁海、天台、苍南、永嘉、余姚、临海、临安等14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组成,其中14个水土保持监测站分别为1个综合观测场、5个小流域控制站(包括3个水文站)和8个坡面径流场。这些水土保持监测站的主要功能是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获取长序列监测资料,为研究浙江省坡面侵蚀和沟道泥沙输移规律、开展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1 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在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立以来,在国家尚未制定监测站网相关规程规范的情况下,率先制定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和《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指导手册》,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建设中期评估,下发了《关于下达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监测工作任务的通知》,对规范监测站运行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出现了监测用地无保障、监测用房未能正常投入使用、监测设施老化失修、监测人员技术薄弱、监测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滞后等一系列新问题,制约了监测站监测工作的开展和发展。为进一步指导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规范监测站数据采集操作和记录、提升监测能力水平、提高监测成果质量,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要求,开展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 标准化管理实践

2.1 标准化管理规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制定

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是规范水土保持监测运行管理、提升监测能力、提高监测质量的根本保障。2017年,在调研全省14个监测站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浙江省制定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规程》,在监测站的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工作任务、运行经费、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站巡查、监测数据整编、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一是明确责任。要求监测站落实管理单位和管理责任主体,明确监测站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日常监测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按岗配置人员,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二是落实经费。要求监测站根据管理规程和监测工作需求编制运行经费预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将监测站的运行和管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维修养护经费根据定额标准进行测算。三是建立制度。要求监测站根据规程要求制定野外场地、实验室、考核、档案等各类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做到制度上墙。四是配备设施设备。要求监测站根据规程做好坡面径流场、小流域控制站,以及辅助设施等监测设施建设和监测设备配备,并对照各监测站实际情况和监测需求,做好设施改造和设备配置,水文站可参照规程执行。五是规范监测数据。要求监测站严格按照规程开展降雨、径流、泥沙、植被、土壤、小流域特征等数据的监测,及时校对核查数据,并按规程附录统一的数据记录表格式填写,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整编表(表格要有测定人、记录人、校核人签字)。监测数据要按时上报监测信息系统。六是定期维护巡查。要求监测站按规程加强站点监测设施养护和监测设备维护,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制止站点周边存在的危害、影响站点运行和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每次维护检查和巡查工作应按规程附录的统一格式填写日常维护管理记录表。七是设置标识牌。要求监测站要按照规程设置标识牌,保持站点清洁、站容站貌良好、设施设备整洁,养护绿色植物。八是规范监测数据整编和档案管理。要求监测站做好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和整(汇)编;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确保资料齐全。九是提高信息化水平。要求监测站充分利用信息化监测技术,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开展监测工作;建立电子化管理台账,实现监测站基本信息、技术资料、监测数据、巡查和维护管理记录的信息化管理。

同时,为全面推行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也为全面客观评价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成效,确保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取得预期效果,浙江省制定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手册(试行)》和《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验收办法(试行)》,编制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并将其纳入《浙江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2018年)》,该定额标准于2018年8月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水利厅联合印发。

2.2 标准化管理规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落实

为落实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2017年9月浙江省组织召开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就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要求全省14个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正式启动,2019年6月底前争取全面完成创建工作。2017年11月,浙江省举办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培训班,解读了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管理规程、管理手册、标准化管理验收办法和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还结合上一年度各监测站上报的数据情况,采取室内授课与野外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了监测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讲解了各项监测指标的获取方法,并提出了各个操作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3 监测站自动化设备引进

浙江省14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建站基础各不相同,有的依托水文站建设,有的依托水库管理站建设,有的依靠老的水保站建设,还有的属于新建站。不同的建站基础导致了各监测站技术设备存在差异,例如在降雨观测设备上,部分监测站一直沿用老式的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或者雨量筒,部分监测站则采用了数字雨量计,各监测站的监测工作量及数据精度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观测精度、统一监测尺度、获取有效的降雨过程数据,省里积极引进了遥测雨量计,每5 min采集一次降雨数据,并将降雨数据上传到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遥测雨量计的引进是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迈向自动化监测的第一步,接下来,各监测站将逐步引进视频监控系统、径流泥沙自动监测系统等自动化监测设备。

2.4 监测站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站数据管理并促进监测数据共享,浙江省开发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详细展示了全省各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基本信息,以及降雨、径流、泥沙、土壤含水率、植被信息和管理情况等观测数据,初步实现了全省各水土保持监测站现场监测数据的实时报送,保障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正常运行。

2.5 监测站科研能力建设

各监测站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拓宽监测领域,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了监测人员的科研能力。比如,杭州监测分站尝试进行城市水土保持监测,开展京杭运河三堡口门泥沙监测,为京杭运河杭州市区段水质改善、生态用水保障和城市水景观建设提供了技术服务;永康监测站开展了杨溪水源区方山柿基地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监测和永康市花街径流断面观测研究等项目研究;余姚监测站开展了浙东低山区典型经济林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体系研究等课题研究;苍南监测站开展了昌禅溪小流域水土保持调查;安吉监测站也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

3 结 语

浙江省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监测站的监测设施,积极引进自动化监测设备,加强日常管理维护与信息化建设,规范监测技术方法,强化数据档案管理,提升监测科研能力,提高监测成果质量,建成了一批先进、高效、规范、安全的水土保持监测站。

猜你喜欢
监测站规程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世界汽车(2020年6期)2020-12-28 02:40:14
水土保持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水土保持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