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2019-01-18 15:20马永平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马永平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7415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而乡村文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一时呈现出衰落之势。所以,只有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深刻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面临的困难困境,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推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乡村文化是乡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带有地域特征的道德情感、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乡村文化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不仅有其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生态环境、传播途径和建设主体,而且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内生力量。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但是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现实需要。

(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脉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其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乡村淳朴、仁厚的民俗风气,表现出自然独到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中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也有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既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既有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1],也正是在这种追求和谐从容安详的农耕文明土壤之中,孕育出了独具特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所体现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等正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崇德向善、仁义忠孝、勤劳节俭等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追求,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2]。乡村文化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其文化精髓始终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古宅民居、木雕、石刻、剪纸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这张古老的河床,孕育和滋养着中华文明,使其以独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沉淀五千年的乡村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根和脉。

(二)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不竭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费孝通先生曾讲,泥土是乡人的生命。泥土,就是承载乡音、乡土、乡情和传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乡村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文化的根就不能断。根断了,“三农”的魂魄就散了。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优秀的乡村文化。从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富有乡村气息的节庆活动到多彩的民间艺术;从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等等,这些优秀的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不仅满足和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构建起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维护了乡村社会秩序,引领了乡村社会风气,是五千年来乡村社会得以良性运转与和谐发展的基石。

(三)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现代化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乡村文化也以全新的面貌、积极的姿态及其丰富的形式融入现代化进程。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文化建设上也突出地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在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缺少与现代文化的正常对接能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可见,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引领。乡村文化不仅滋养了农耕文明时代的人们,也启迪了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其独特的内涵、特质和魅力必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得以彰显和升华。

二、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及其变革,文化的竞争力、传播力以其所反映和代表的物质生产方式的综合实力为基础。近代以来,以工业文明肇始的现代文明凭借其强大生产能力很快取代传统农业文明而拥有强势话语权。在现代文明和内生于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冲击下,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巨变中的乡村文化出现了衰落,导致农村陷入了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伦理危机和秩序危机。就目前而言,乡村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活体”

乡村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乡民。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失去了“活体”的乡村不再有生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巨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但乡村大部分生源流入城镇,优秀的乡村教师也被选拔到城镇任教,乡村留下的学生大多家庭确实困难,或者学习成绩较差,在城镇学校就读困难。绝大多数乡村教师在进城浪潮的冲击下把心思花在了复习考试上。以西部某乡镇为例,2018 年底,全镇共有人口26253 人。除去12 岁以下人口5509人,高中以上1253 人(大专10 人,本科9 人,研究生2 人),占比6.04%;初中8707 人(包括在校学生)占比41.9%;小学8780 人占比42.3%;文盲或半文盲2004 人,占比9.6%。完成义务教育的成年人口不足50%,小学以下成年人口占51.9%。

(二)乡村文化传承面临断层

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快速改变,这其中新的文化形式正在替代旧的文化形式,如果在新旧文化形式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方式,就会产生文化的断裂。乡村是承载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主体部分,然而随着乡村的衰落,老一辈乡土艺人也在消减,乡村的农耕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曲艺、民间工艺等,因后继乏人而逐渐散失,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传承,出现断层,直接危及民族文化的根和脉。西部某县近40万人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传承人不足10人,“口弦”传承人不足10 人,“小曲”传承人不足20人。民间社火、高跷表演的艺人不足30 人,全县200多个行政村,舞狮舞龙队只有2 个。

(三)糟粕文化和陋习文化仍有市场

迷信、愚昧、腐朽等现象,一直与乡村的发展相伴随,对乡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地方封建迷信盛行,求神拜佛、建庙供祠、请神驱鬼等迷信活动还很常见,巫医、神婆暗藏乡村,迷信活动蒙蔽农民思想,浪费农民钱财,影响了乡村的正常生产生活;重男轻女思想观念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传统陋习仍有残留;黄、赌、毒等低俗文化依然存在;拜金、享乐等腐朽思想,以及极端个人主义在乡村依然蔓延。这些低俗丑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侵染乡村社会风气,扭曲了部分村民群众的价值观念。

(四)宗教文化在个别乡村无序扩散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由于我们工作导向存在的问题,加之曾经一段时期基层政权对宗教活动引导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出现了宗教不正常发展和活动混乱现象,把西方的一些普世价值和不符合我国历史实际和现实选择的宗教元素带入了乡村,对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同时,“三种势力”、邪教组织也鱼龙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乡村文化的有序发展,危及到了个别地区的政治生态。

(五)现代文化生活相对贫乏

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都得到大力改善,就西部某县而言,农村网络达到了全覆盖,快递物流全覆盖,农村80%以上的人口都使用智能手机。农村年轻人在城市都习惯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回到乡村都渴望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但是农村缺少现代化的文化供给,导致乡村缺少现代气息、以及适合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文化。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旨在让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文化心理等与现代化相衔接、相融合,所以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主动,激发农民的自尊自信,才能挽回乡村的颓势,才能塑造具有内在活力并适应现代社会的乡村文化,才能为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提供精神滋养。

(一)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对“根”的寻找与继承、对“传统”的批判和发展以及对发展趋向的把握和引领上。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自觉担当。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理应正确认知、自觉了解乡村文化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向。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是培育新时代农民文化意识的关键。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农民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以及所蕴含的厚重感、温度感和人文关怀。唤醒他们记忆深处的文化情感,自觉产生对乡村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为乡村文化找到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只有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才能发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作用,滋养乡村社会的同时滋养全社会。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征程中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具有涵养身心的生命价值、接近自然田园的生活价值、支持绿色发展的生产价值、维护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优化人格心态的教化价值、升华乡愁德性的人文价值以及促进公序良俗的社会价值的再塑造。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时代新人,要树立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乡村文化自身的价值跨越了时代变迁,历久弥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在农村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让农民身边的实例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运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推进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提升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塑造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创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

(三)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型发展

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乡村文化建设要不断适应时代要求、赋予时代内涵,把改革开放的优秀成果内化于文化传承创新之中。

一是构建万物相联平等共生的生态文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这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也是一次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再认知。“生态宜居”就是让乡村所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现出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是挖掘男耕女织诗书济世的耕读文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男耕女织、耕读传家曾是代代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和最美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伦理意蕴。灿烂的农耕文明不仅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更是当代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耕读文化可以理解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应当加强对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使其在淳化民风、教化群众、凝聚人心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发扬优秀的家族文化。村有堂、家有谱的家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方式。优秀的家族文化的内涵是指为家国而生的人生观和忠孝两全的价值观。中华民族这种一脉相承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直接原因,这种精神的凝聚力托起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优秀的家族文化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贡献于社会,忠诚于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凝魂聚气、强国固本的基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的基石。因而,优秀的家族文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推手,更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抓手。

四是弘扬平民文化的草根之美。中国文化是最具包容性与多样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这种特性为平民文化、草根之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乡村文化就是平民文化。普通百姓日常的文化生活因子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平民文化,寓教于乐、自娱自乐,具有平民的品格、平民的气质、平民的精神。平民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更是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平民文化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所以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是倡导反哺桑梓泽被乡里的乡贤文化。乡贤是维护乡村秩序、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留住乡贤,就要激活乡贤文化;让“乡愁”永驻,就要保护与传承乡贤文化。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亲善性、人本性的优秀文化,具有教化乡民,引导乡民,能够被乡民更好地认同并自觉内化的价值作用。当今乡村除了德高望重的传统乡贤,还出现了一批新乡贤,即优秀干部、道德模范、教师以及各行各业创业的成功人士。新乡贤文化的兴起,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推动乡村文化永续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核心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真诚热爱乡村、深刻理解乡村、甘愿扎根乡村、热情服务村民,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文化建设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文化永续发展的关键。在广大乡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加大对乡村教育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树立立德树人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众道德水平;积极引导农民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增砖添瓦;发掘乡贤人才,转化专业人才,培养组织人才,从而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的人才体系。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农民喜闻乐见的、能够积极参与的乡村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基础和现代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深入农民、深入实际,不断创作出体现乡村文明、讴歌先进典型的精品力作;培育挖掘乡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投入力度,盘活农村文化产品流通,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健全新时代的农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