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亚伟
(河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可有效凝固我国的民族文化,彰显我国民族特色,有助于我国健康、和谐的发展。基于文化生态角度的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应根据时代发展特色,并结合相关体育文化理论,不断创新其内容与形式,以提升其丰富性与趣味性,以助推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文化生态化即指对生态学理论运用的创新与延伸,其核心理论为动态平衡理论,即立足于对资源状态和自然环境规律的探索,寻求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平衡。目前,该理论在我国文化学方面获得了广泛地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化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主要是立足于文化和社会、人和自然等变量相互交叉作用下对文化成果的探寻,形成文化并存与相融的新局面。在该理论内容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文化生态学因此成为新时代下一门全新的学科,其主要负责解释文化对环境适应的过程。基于文化生态角度的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与当代文化生态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当前,我国各民族体育项目都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文化生态理论实践的效果。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伦理道德,讲究文明,在伦理观念和传统文化的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道德化特征。比如:中国的武术竞技,其主要内容为技击,要求武功、道德、身体全面的发展,这便是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反映。而古罗马的格斗相比,我国武术竞技重武技与武德交流,少血腥与狠厉,这突出了我国武术竞技价值取向较为向上,也赋予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强复杂性,在进行推广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求精神和身体应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协调的发展。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较为向外平和、宁静的生活,由此道教思想、佛家思想在我国得到了深度的发展,而武术的学习,更多的人是持以修身养性的态度,这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
养生观、生命观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明显的体现,这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及哲学思维形态上与西方体育的差异。我国古哲学曾提出阴阳要平衡、天人应合一、精气神应统一的观点,这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养生方面的内容打下的基础,并提出了气息调节的方法。此种气息调节方法在一定程度可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但在实际开展竞技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1]。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体育已成为各国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对一个国建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198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1990年,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我国体育产业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形态,相关制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当下,我国体育产品行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彩票行业、体育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未来的五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并对当代体育的发展规律与需求进行摸索,为体育产业体系的完善打下了良好基础[2]。直到今天,我国体育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育行业综合实力也获得了稳步的提升,其中包括有人力资源、资本增值率、资产总量等,这我国大学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由于体育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大,这为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与设备,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精神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着民族传统体育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体育学科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大学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基于文化生态角度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应积极探求适合时代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在保持其原有民族特色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容,以促进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3]。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标准及消费能力随之发生转变,而若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则不能得到人们充分的认可与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良好的发展。因此,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先进、优秀的体育科学理论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批判,并引用体育竞争精神,实现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以使大学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从而确保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稳步发展。首先,应认识到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并不是简单的体育元素的传递,而是应根据体育文化的适应情况与要求进行相应的组合与排列,并结合体育文化发展经验,构建成有序、和谐的民族文化系统[3]。在此过程中,还需我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实时关注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其次,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易受到文化背景、人们体育价值观、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在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及人们对体育文化所持有的态度,投入一定的资金与人力进行相应的改善,并对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情况进行定期调查与研究。与此同时,还构建出相应的体育文化传承机制,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发展。从本质上而言,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再次生产的一个过程,其对民族体育观维持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文化,都与上个时代的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其既保留有历史上的体育文化成果,又拥有现代再次创造与生产的体育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我国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还保留着我国的民族特色,这就赋予了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现代性[4]。最后,应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认识,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传给学生。
社会活动的有序、稳定进行需依赖于法律法规的支持,与此同理,若想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的发扬与传承,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就此,各级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大对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振兴工作的重视,以发展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生态理念作为传播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导思想,以实现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充分发扬出大学民族传统体院的精神与地方特色[5]。对此,各地地方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管理组织,收集、总结及分析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制定出相应的传承、宣传及推广方案,以此为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创建一个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以达到一定的文化生态水平,所以,若想进一步促进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注重其发展的平衡性,不断提升其内容分的丰富性。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行业随之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可得到明显体现,基于此,可借鉴旅游行业的发展经验,不断提升民族体育行业的丰富性与吸引力,以此为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6]。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所含有的民族特色对学生及城市人群而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就此,可借助民俗文化来开发当地市场,在提升当时经济水平的同时,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外,还应开展相应的节日文化活动,设计体验式民族文化项目,以此为更多的人们提供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体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精神及文化所带来的激情与喜悦。在保障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可辅助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活动及旅游项目。
人才力量对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构建专业化的体育管理团队,可有效促进体育运营、管理、经济等流程的系统化、全面化发展。由此,应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规范化、科学化学科建设,并聘请相关工作人员与毕业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现有资源,合理整合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相关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以此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团队与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创设优良的环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及文化的发扬、传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另外,还应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与文化的宣传,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加深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应将体育文化有效融入到学习体育中,并结合实践教学,对体育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以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总而言之,为有效保障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稳步发展,应加强对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情况的重视、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平衡性及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