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红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超声科,江苏 如皋 226500
患者,女性,37岁,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近3个月来经期延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正常。专科检查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6 mm,宫腔内见节育器距宫底部37 mm,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宫颈前后径35 mm,宫颈管内见45 mm×22 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60。双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颈管内低回声,考虑为肌瘤,息肉,其他。
手术所见:拟行宫腔镜诊治+取环术。术中宫腔镜无法探及宫腔,宫颈管内未见明显肿块,手术无法进行。床旁彩超检查示宫颈管内见45 mm×22 mm低回声(图1),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图2)。后征得家属同意,行剖腹手术。术中切开子宫后壁,进入宫颈,内口上方内膜见范围约4 cm的突起,质脆、硬,切除后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高分化腺癌”,遂行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管隆起型中分化子宫颈黏液腺癌,侵及宫颈间质4/5(图3)。
图1 黏液腺癌的二维图像
图2 宫颈黏液腺癌的CDFI及脉冲多普勒频谱图像
图3 宫颈黏液腺癌的病理组织图
宫颈癌常见病理学类型包括鳞癌、腺癌和腺鳞癌,分别占52%~75%、15%~20%和3%~5%。本例为宫颈黏液腺癌,来源于宫颈柱状上皮细胞,超声诊断没有提示宫颈癌。分析原因如下:① 其形态规则,与肌组织分界清晰,并沿着宫颈管长轴生长。② 误认为血流RI>0.4,而排除恶性病变。③ 对宫颈黏膜显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④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认识不足。宫颈的正常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整,肌组织为均匀低回声,前后壁厚度一致,宫颈黏膜为连续的稍高回声,其内可能发现宫颈潴留囊肿,宫颈管内可见线样无回声。
隆起型宫颈管腺癌需与宫颈息肉、宫颈管内肌瘤鉴别。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上皮或其下浅肌层局部增殖而形成的赘生物,声像图示其为中等回声,形态规则,与黏膜间有明确的分界,并见一蒂组织与宫颈壁相连,CDFI可测及条状血流信号伸入息肉。宫颈管内肌瘤声像图为低回声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缘较光整,与肌间可见明确的分界,CDFI示肿块周边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RI>0.4。若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突入宫颈管内,则可见蒂样低回声连于宫腔,CDFI可显示条形血流信号伸入肌瘤内。回顾性分析本例声像图,其宫颈黏膜线消失,代之以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未见蒂状回声连于宫体及宫颈,CDFI可见其内丰富血流信号,呈条状。由于血流频谱的形态与入射声束的角度有关,所以RI的意义在分析和鉴别中有限,需更多关注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分布[1]。
综上所述,超声定位宫颈位病变时,要仔细观察宫颈黏膜线是否存在、是否连续、是否受压及回声情况[2],定性时要掌握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