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珍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社会整体转型和经济全面转轨的过程中发生了令全球瞩目的巨大变化,包含了经济稳定增长、教育质量提升、家庭规模缩小、家庭负担降低,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现代学生的成长环境。
但是,经济和科技发展本身所具备的两面性却也不容忽视,在人们满足了物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以“紧扣传统、解读政策、数据管理”为核心,家校合力为施力点进行家庭教育攻坚战,以期在这场变革中带领学生、家长一起成长。
关键词: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家校结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125-0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根、学校及社会教育是土壤。每个人在家庭的学习中打下初步基础后,通过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土壤汲取养分,最后成长为能适应不同环境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体现,家校结合更是学校治理的重要背景。事实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自古有之。近年来,伴随不同家校结合运动的兴起,家长参与的形式与效果成为学校改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门话题。但是,家校结合在我国长期停留在一般口号之上,其结合的部位、形式和内容都值得探讨。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家长参与经历了一场由“推给学校”到“家校结合”的变革,使传统意义的家校结合注入了新的元素,创建和摸索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也就更加重要。
一、 中国家庭教育概况
虽然现在经常听到专家学者提倡学习西方的家庭教育,但其实中国的家庭教育历史悠久,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等以下学校推行家庭教育方法》《推行家庭教育办法》《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办法》到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要求、再到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进依法治教,并在第二十章中明确提出“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 2019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强化家庭教育,将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文中同时指出,要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从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到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等相关具体要求等,遇见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在这个变革舞台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政府引领、法律支持等五个重要角色将上演一场精心筹备、万众瞩目的交响演奏。
二、 中国家庭教育困境
改革開放40年来,我国在社会整体转型和经济全面转轨的过程中发生了令全球瞩目的巨大变化,包含了经济稳定增长、教育质量提升、家庭规模缩小、家庭负担降低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现代学生的成长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所享受的教育年限和水平比起其上一代甚至是上两代,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提高。但是,经济和科技发展本身所具备的两面性却也不容忽视,在人们物欲满足了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轻他律重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甚至近代青少年犯罪提高了十倍(与1965年相比)、家长与学校教育冲突加剧,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所造成的学生及家长意识层面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等问题,都从大家视而不见的隐性问题,成为了如今显而易见的显性问题。
三、 中国家庭教育的突破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我国近代家庭教育政策具体目标的沿革,有着百年校史的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以“紧扣传统、解读政策、数据管理”为核心,家校合力为施力点,等四个核心进行家庭教育的攻坚战,分述如下:
(一)第一核心:紧扣传统
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传统社会更看重“家”。儒家思想中将家庭的稳定发展看作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中更是将“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在中国,家庭教育不仅被认为是一个变为“成人”的起点,更是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稳定、传承民族文化、融合百家之长、发扬民族精神”等更深刻的意义。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氏家训》是颜之推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由此精炼出六项原则,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包含了德教为本、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宽严相济、勉学劝进、全面持久等。德教为本,使家长能重视中学阶段,与孩子间进行持续的情感交流;以身作则,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地学会家长的学习习惯及生活规范;公平公正,颜之推认为“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不论遇到任何问题,不偏袒自己的孩子,客观地看待孩子自身的优缺点;宽严相济,颜氏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抑或是过度放纵,而是应该让父母与孩子间有明确的宽、严标准;勉学劝进,颜氏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父母要教育孩子,“努力,行行出状元,重点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帮助的人”;全面持久,颜氏家训大到礼义廉耻,小到称谓避讳,共七卷二十一篇,教育孩子从生活习惯到为人处世,内容广泛全面。学校的家庭教育内容应主要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培训。
(二)第二核心:解读政策
从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的“十五”规划、“十一五” 规划、“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具体目标涉及下列几方面的内容: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与职业化建设、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家庭教育法律政策、深化家庭教育的研究、提高家庭教育的社会化程度等。所以将定期完善及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职业化父母、建立家庭通畅合力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对家庭教育本身的研究、提高家庭教育和社会的融通程度等五个重点,列为学校家庭发展的核心,只有在长期持续解读政策的前提下,才不会让家庭教育的方向偏离国家发展主轴。
(三)第三核心:数据管理
结合初中三年间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初一培养习惯、初二情绪管理、初三人生规划”等三个发展重点,透过科学的问卷,以李克特五点量法进行测量,找出每年的初一到初三的不同问题,发现影响不同年级家庭教育成效、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政策,透过班主任及学校教师进行实施,以达到“依数据管理、去直觉管理”,进而让每年的学校决策管理更加准确。
依据上述三大原则间的交互支持,形成家校合力。学校在全体家长委会护航的机制下,做到“六参加、三知道、一配合、一接受”形成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增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广泛性、有效性,提高家校合作能力。“六参加”着力让家长透过活动而体验孩子的成长,“三知道”让家长能实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在变化前提前共成长,“一配合”让家长知道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进行对孩子的教育,“一接受”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庭教育培训,强化家长职能。
(四)家庭教育的转变
由于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发展规律,初一到初三,看似虽短,但每个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却都在迅速地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可避免地会先受到角色转化的冲击,家长完成从推给学校的“观察者”到家校结合的“参与者”的转变。在初中三年期间,家长要同时担任教育者、学习者、合作者、示范者、评价者等五种角色,同时学校的角色也更加复杂化,不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维护安全层面,还涉及更大范围的家庭教育工作。另外,受生理、心理及外在环境变化影响,学生角色也从学校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四、家庭教育的转变
(一)分层家委会的影响
家庭教育工作烦琐,教师时间及精力有限,如果想做到精细管理,势必少不了增加人力,但这并不符各校现有编制。在不增加学校教师人数的前提下,唯一可行的就是“培养出专业的家长干部”,透过学校的分层考核机制,家长能从一星级家长逐渐成长为五星级家长,其间需要家长逐步加深参与度,并且协助学校实际工作,考核标准如下:一星级家长需要参与家长学校学习超过5个小时;二星级家长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基础知识考试;三星级家长需要把在“家长学校”中所学知识,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并且有效果及有证据;四星级家长需要能协助学校其他家长解决问题;五星级家长能组织家长编演家庭心理剧。在星级评价机制中,还分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等三级,一般需要家长通过星级考核达至少三星以上才能担任班级家委会干部,而四星及五星,则分别是年級及校级家委会干部的担任标准,透过分层家委会及星级家长评价,家长的能力在孩子最头痛的三年青春期过程之中将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二)六个参与的影响
由于学校注重体验学习、深入学习,所以学生在初中三年间,实际参与的大大小小活动有数百项,其中有不少需要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此分为校际活动、班际活动及跨际活动。校际指全校性的活动,包含了开学及毕业典礼、校庆等;班级活动指全班性的活动,包含了班会、假期自主管理活动、学生成长档案等;跨际活动,指向有时是全校、有时是年级或班级范围的不定活动,包含了协助及监督学校收费、学校及教师工作评议等。家长透过与孩子一同在学校生活或假期生活中进行共同学习,通过不断地参与活动,发现孩子的亮点。如有家长在“国庆小长假学习生活总结”中,为自己的孩子总结“在这七天里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及成长,虽然没有体验旅游带来的新奇,但我们享受了学习的乐趣”,由此可见,让家长在不同的期间内,透过不同层级、范围、深度、方式的参与体验,除了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变化外,自己也默默地在“进化”。
(三)三个知道的影响
在学校,孩子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家长最希望知道的就是自己孩子的“实时动态变化”。学校通过“三个知道”,让家长及时、重点地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其中,包含了重要事项的改变、学生在校进步的表现、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等。重要事项的改变包含日常作息时间的改变、应急事件的准备等;学生在校进步的表现,包含学生的课堂进步、听课情况等;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包含保定十七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礼仪服饰要求等行为准则。透过三个知道,家长能在不过度干预青春期孩子发展的前提下,准确地知道协助其成长的关键信息,也能在各种问题发生之前,做好完善的准备。
(四)配合接受的影响
在各种多样化的机制、表格管理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及思想,容易使家长误以为学校很麻烦,所以在心态及思想上,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接受学校对家长的家庭教育”,透过不断地培训、实操、评价,学校透过“家庭教育培训及考级”,很好地实现了学校的社会功能,对家长进行了“再教育”,最终除了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外,还附带培养出许多的“合格家长”。
家庭教育的开展,如同在巨大的花园中透过不同的种子、营养、阳光、水分等条件,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在栽培过程中免不了遇到意外,培养合格的学生及家长,则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等三方合力,长期坚持,共同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
[2]郭明月.从《颜氏家训》看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弊病[J] . 安徽文学,2008,(11).
[3]廖娟.21世纪中国家庭教育政策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