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伟
一场南美洲的森林大火一度登上全球新闻热搜榜。媒体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内容充满了焦虑:“地球之肺正在哭泣!”“火灾摧毁成片的雨林导致气候变化加剧!”这场炙热的森林大火也点燃了多国领导人的情绪,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推特上发文:“我们的房子着火了……‘地球之肺正在燃烧!”
一场森林大火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至少说明一点,全世界的环保意识都在增强。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人们开始深思、开始發问:是什么导致这场大火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媒体的答案是一致的:巴西政府管理不善导致了这场大火。在报道中,他们用了诸如 “巴西政府的雨林开发计划导致世界最大的雨林正在快速消失”“巴西政府的过度开发导致罕见的森林大火”“巴西政府容忍农民大面积烧荒,救灾不力”等标题,将起火的矛头直指巴西政府。在媒体的连番发问和责难中,西方主要领导人也接连发声。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是最积极的那位,他坚决要求在西方G7首脑峰会上优先、专门讨论亚马逊森林大火问题,同时威胁要对巴西政府给予制裁。
巴西政府的态度则是经历了从抗拒,再到逐步软化这样一个过程。先是保持了三周的沉默,接着在重压之下又不得不改变态度,开始通报政府组织灭火的进度,表示自己会全力以赴,绝非西方媒体报道的那么不堪。
另一方面,他们坚决驳斥关于“本次大火是由于巴西政府过度开发亚马逊雨林所导致”的观点。巴西政府反复强调气候变化才是造成森林大火的主因,他们列举2019年6月,印度和俄罗斯大火的例子,说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森林大火正呈现高发之势。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与外界针锋相对,除了强调自然原因,他还指责绿色环保组织人士人为纵火,“以引起外界的关注”。
既然是争论,无非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作为经济上占有优势的国家,西方国家摆出的“事实”自然也非常丰富,从卫星图片、起火量统计、烟尘排放区域估算,等等,可谓全方位,多角度。在卫星图上,整个亚马逊雨林周边在2019年出现大量人为活动的迹象。同样在卫星图上,根据热力点统计,2019年的起火点相较2018年增加了85%。结论自然呼之欲出:人为活动增加——起火点增加——环境恶化。
相比较西方国家,巴西政府的声音要小得多。他们反复强调的无非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在干旱季节森林自燃数量增加,但总统先生提到的环保人士纵火,着实有些荒诞不经,所以在巴西政府的官方声明中并未沿用这个说法。
那这场大火究竟是人为活动引起的,还是自然山火造成的呢?有人将近20年亚马逊雨林森林起火量做了统计分析,发现结论可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019年的起火数据,相较2018年,甚至2017年,它的确很高。可在近20年里,它绝非起火量最高的一年,毕竟之前那几根高高的立柱显得更加“鹤立鸡群”。在这张表里,高点的分布并不呈现完美的规律性,如果完全是人为因素,很难解释前后数年间数据相差如此巨大,中间几次高年份的起火量倒更像随机事件。
由此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的活动的确是造成2019年亚马逊起火量激增的原因,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自然的因素也不可小觑。2019年的3万多处起火点中,自然引起的山火也不在少数。所以今年的大火更多是人为、自然双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的确,即使没有人为活动,森林大火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全球2018年共发生森林大火409万次,处于一个相对高点。换言之,2019年的大火更多是人为因素加自然因素叠加的结果。
事实上,关于亚马逊雨林是否当得起“地球之肺”这个称谓,在科学界也是有争论的。正方观点认为:根据该地区雨林数量估算,这里每年可产生地球氧气总量的10%,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肺。反方观点则认为:树木不仅有光合作用,它们自己也有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亚马逊森林如此多的树木,每年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氧气量基本相当,海洋植物才是产生氧气的主力军。
如此说来,怎么把之前说的又推翻了?其实,真实的科学正如日本作家竹内薰在《假设的世界》所描述的那样,还有巨大的探索和发展空间。正如亚马逊雨林大火起火原因在科学家是存在争论的一样,我们应该更理性的看待科学争论。
那也不对啊,科学上存在争论,那双方起啥劲,还争得面红耳赤?
要知道,作为一国领导人,他们可不会干无谓的事情。之所以争论如此厉害,是因为其中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冲突。毕竟在经济和国际关系上并不存在什么模糊地带,套用一句网络用语“那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这也正是这场争论的关键和根本。
事实上,从双方的第一场争论开始,矛盾的焦点就是经济问题,而不是这场大火本身。不信吗?让我们来看看马克龙先生在他的推特中的配图。
请注意框体中的时间,清晰地写着2014年(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在1989年),至于地点倒是没错,的确是亚马逊雨林大火。顺便再提一句,C罗的配图也是2014年的,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双方如此“不上心”的原因其实还是那句话:环保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经济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国家前两年推进在北方地区采用天然气取暖,逐步关闭以煤取暖,过程是一波三折。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天然气的价格更高,很多人负担不起。
亚马逊雨林起火原因之争同样如此。
巴西作为南美地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出口在GDP中占比25%,近1/4的比重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巴西牛肉、大豆等皆为其主要农产品。每年我国要从巴西进口大量的此类农产品,发展农业需要大量的土地。更关键的是,农业附加值比较低,所以巴西农民的生活算不得富裕。这种现实的生活压力使他们一直有大量拓荒,增加农业产量的需求。于是当眼前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雨林进入视野后,所有的农民都在想,这不正是天然的农田吗?
对于亚马逊雨林的零星开发,其实巴西国内早就有人在悄悄干了,只不过由于巴西政府近年的保护政策,一方面这种开发算不上成规模,另一方面农民也早就对保护雨林的政策不满。现任总统博尔索纳罗深谙此中的道理,所以早在总统选举期间,他就将亚马逊雨林的开发列入竞选承诺。此举果然为他赢得大量农民选票,在顺利当选后,他第一时间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于是大量的农民在政府的许可下,拥入雨林边缘地区。
可以说,这位右翼总统为了赢得国内选票是下决心牺牲环境的。当他面对外界指责时,更是采用移花接木大法,指控巴西国内环保人士人为纵火,试图转移视线。其实在大火后的第三周,他悄悄颁布法令,暂停采用“烧荒”的方式开垦雨林。至少从这个法令上可以看到,他是明確知道“烧荒”方式是会对火势产生影响的。
至于西方的指责同样可以归纳到经济问题。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臭氧层破坏、气温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要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的手段自然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也正是《巴黎协定》中最重要的内容:缔约国确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实现控制气温上升的总目标。
这其实对各国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可不是一增一减那么简单。
石油,人类工业的血液,本身就是个二氧化碳排放大户。要实现排放减少,本质就是要减少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采用新型经济模式。只不过这条路绝非一帆风顺。那些绿色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等,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毕竟不是哪里都能建起水电、风电站。至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整体工业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水平的科技支撑的。即使在我国,也是近年来方有能力开展上述工作。所以单纯看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容易,但要兼顾经济发展,相互取得均衡却着实不易。
在真正落实《巴黎协定》的过程中,各国遭遇了 “囚徒困局”。“囚徒困局”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案例,说明个人最佳选择却并非团队的最佳选择,预示着团队和个人利益之间是存在冲突和分歧的。
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中,最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大家都遵守协定,但现实是很多国家希望自己能够多排放,以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同时寄希望其他国家严格遵守协定,少排放(同样的例子还存在“欧佩克”组织中)。
于是从《巴黎协定》开始讨论的第一天起,各国就为排放量的多少而激烈争论,何年实施、如何落地等各种细节问题全都是各方争论的焦点。毕竟地球总的净化能力就这么大,谁都希望别人多负担一点儿。更有甚者,有些国家缔约后却又选择了退出,如特朗普在成为美国总统后退出了该协定。
现在这位巴西总统同样是一位右翼强势派,他同特朗普一样,也不认可《巴黎协议》,这更加深了他国的担忧。这才是那场争论的最关键点:“巴西,你要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当然从目前情况看,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些协议的。毕竟巴西政府已经暂停“烧荒”行动,算是默认暂缓了对雨林的开发步伐。在G7峰会中,西方国家也提到会给予巴西政府一定的补偿,而之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制裁也并没有到来。整体上,双方是相互克制的。后续巴西政府会完全放弃开发,还是有序开发,或者是继续盲目开发?这些都充满未知数。
地球已进入抖动模式,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融化的北极冰山、不断抬高的海平面、频繁变幻的洋流,千万不要认为这些离我们很遥远,地球环境的变化最后都会如同秋冬季那讨厌的雾霾一样,最终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有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确应该改变,只不过争论的焦点依然是:别人多分担一点儿,自己少分担一点儿,因此本次的争论极可能是一个开头。
随着未来气候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环保指标的争夺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保护地球”如何从口号变成可持续、可循环的现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如何实现均衡,各国负担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均衡,这都是之后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
环保,说来容易,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从这个角度,人类要走的路真的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