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金开
摘 要:五彩石印术在传入我国之后,对早期彩色石版画为代表的月份牌、印制钱票、书画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而且为我国的创作石版套色技术奠定下了基础,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推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并且塑造了晚清读者的视觉
经验。
关键词:清末民初 彩色石版画 印刷技术 商业属性 人文继承
1832年麦都斯在中国澳门开设了石印所,鸦片战争之后他在上海墨海书馆采用了石印技术,但是仍然是局限在宗教印刷品并未大范围推广。直到1874年,美查成立了点石斋书局标志着是上海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书局。点石斋书局的印刷品以黑色居多,直到1884年才偶有石印掺杂彩色。当时中国的彩色石印月份牌都由英国代为印刷原稿,并由英商云锦公司负责运输。题为“上海富文阁专印中西颜色仿单、图画、新样铅板、石印书籍画谱法贴。”的富文阁的开业广告再次佐证彩色石印术最早从英国传入中国。
固然富文阁时期有英国原厂的印刷品,但是其本身出品的五彩石印品没有丰富的色彩层次与对比,只是呈现单色色彩,略显单调 。因此才有了从日本招聘石版技师和田满太郎、吉田等人,從日本引进技师之后我国的五彩石印技术有了显著的提升,画面色彩有明确的明度对比与色彩深淡层次。在摹古花鸟、山水等古代名作时,能做到其颜色与原片无差别。继富文阁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一批主营彩色石版画业务的机构如五彩画印有限公司、肇记五彩石印书局等等。到1915年成立了第一个彩印同业组织上海五彩石印业。
日本所传入我国的彩色石印术可分为“毛石法”和“光石法”。
毛石头法:是将玻璃纸也称胶膜薄片(全透明厚度约半毫米),覆盖在原始稿件之上,用针尖对画稿形体的轮廓用虚线与实线的方式刻出。十字规线在其四周居中的方位上刻好,将黑色的墨镶嵌其中并粘连上红色的粉末然后转印到石板之上。之后用油性的黑色墨条根据颜色的深浅在事先有砂目(网目的替代)的版面上进行绘制,能印刷出具有浓淡层次的的色彩。
光石法:第一种方式是用胶纸也称为玻璃纸用尖锐的钢笔按照其底稿的样式就行描绘,然后再将红色的砥粉填入在玻璃纸的缝隙之中,然后将玻璃纸加压覆盖在石板之上,使红粉掉落在石板之上,然后根据原稿之中深浅区别、形态区别、浓淡区别进行描绘,深浅版完成之后依次印刷套色,便可以形成彩色图画。第二种方式采用特殊制作的墨料在转写纸(即汽水纸)上面进行绘制然后落石转印再进行印刷。这两种法式皆称为光石法。
彩色石印技术在清末民初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绘制阶段,从底片的绘制到印刷的图像版面都是手工绘制对技师的技术要求十分的高。而无论光石法或者是毛石法都是属于手工绘制如。随着石印技术的发展,第二阶段则出现了通过独立的黑白底片进行分色制片,再者通过涂有感光药剂的石板画上进行1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的曝光的照相制版技术。商务印书馆在1920年便开始使用照相石印技术。第二年,又使用了彩色照相石印技术称为影印。
彩色石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其自身所具有的商品属性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其工艺的繁琐程度分为 “大生活”、“小生活”,也就是月份牌、火彩盒等通俗的称谓。石印术传入, 引因其印刷价格相对于雕版印刷更加低廉,技术更加快捷,操作灵活等特点迅速被各大印刷工坊采用且迅速占领市场。而当月份牌出现之后石印图像便开始和商业广告开始结合形成了商业美术。而商业美术需求的要求:精美、醒目、标识性、强烈、概括等特点去进行图像叙事,再者出版行业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图像并成本低廉,于是彩色石印术便在时代的运作之下迅速的发展。从技术层面看:当时的月份牌因彩色石印技术对图像的完美呈现并和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版画形成历史审美上的对接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使其广告效果达到了商家的预期,这使得商家积极的培养画师和石印术技师,促进了彩色石印术的发展,而彩色石印术的发展则进一步的加重了其商业属性。从内容层面看:月份牌所承载的图像具有的广告的特质,这使其包含当时市场上基本所有商品如烟草、布匹、酒、等的广告,这些产品的商标都被印刷在了月份牌上也决定了其的商业性
晚清民初的石印术在市场上迅速的崛起,与中国传统的风俗画和中国传统的木版年画形成了历史的对接。
从取材内容上,传统的木版年画是故事戏文、人情风俗、时事新闻、花鸟等等题材,而从《点石斋画报》中了解到其作为报刊的性质,其需要报道重大社会事件、社会新闻等,从题材上,新兴的彩色石印术与传统木版年画在时事新闻的取材上形成了对接。而在月份牌中的美女像最早仍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法,直到后期才与彩色石印技术相结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这些摩登美女的画法仍然是嫁接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之上,仍然是一种人文继承。
从形式上,月份牌在商业上的成功和它能被普通老百姓和新兴阶级所接受的原因是纯粹从图像欣赏的角度出发的。可以说彩色石印术所应用的报钱币、月份牌、舆图、书画等物中的图像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通过对画面内容的绘制手法的选择,反映出了在清末民初的这些普通百姓与新兴阶级的审美价值标准。从月份牌的形式中我们还可以看见中国传统风俗画形式在中西交汇与杂糅的特殊历史情境下,所诞生出的新的艺术形式。
从结构上,传统的雕版印刷,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构成方式。而平版印刷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图像精度高,图像有足够的叙事能力,将传统的构成方式转换成一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构成方式。平版印刷早期的画面构成上仍然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线去塑造整个画面,但是又具有西方绘画的特点在里面,这是一种对东西方艺术形式的继承。
清末民初的中国是交融的时代,彩色石印术的引入引起了中国印刷术的巨变,同时彩色石印术嫁接起了国内雕版印刷与现代胶板印刷的一个过渡桥梁。同时引起了印刷排版方式与侧重点往图像倾斜,也使线描往西式塑造转换,也使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文化与乡土气味转换成了流行文化,改变了中国普通大众的视觉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霆. 晚清民初石版印刷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 杨小军.彩色记忆——彩色石印与早期摄影彩色影像[J].中国摄影家,2010(08):104-109.
[3] 潘建国.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67-72.
[4] 富文阁时期的五彩石印品,“色彩无浅深之分,但调粗浊,所谓平色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