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业 沃 磊
(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海淀区,100081;2.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100013)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是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从源头上把住了矿用设备安全准入关,在预防和减少矿山设备引发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自1990年在煤矿井下特种设备、2005年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特种设备领域实行安全标志管理以来,走出的一条符合我国矿山设备安全管理的新路。它不同于美国MSHA政府强制认证,也不同于欧盟市场化的ATEX 认证,它是在我国政府倡导、第三方实施、地方主管部门、全社会共同监督下的行之有效的特色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对行政许可、认证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也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蕴含着重要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煤矿生产企业也结束了为期10年的黄金期,经济效益下滑明显,导致对煤矿设备的采购、管理、维护等可能会更多基于成本方面而降低安全的考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要通过整合检测检验认证集团,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的目标。矿用安全标志管理现游走在产品认证、行业管理之间,在检测检验、产品认证、体系改造、国际对标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在提升管理优势、行业特色、互认互通等方面也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将煤矿安全监察局承担行政许可职能统一交由地方政府实施,对目前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时间磨合和理顺。
技术贸易壁垒是影响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认证结果的互相采信可以有效降低技术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过去10年,我国矿用设备制造企业从2000余家一跃达到7000余家,我国从矿山设备进口大国转变为矿山设备生产、出口大国。为了降低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需要加快推进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国际互认,必然对我们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技术标准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对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对生产、认证信息进行管理,还要求对产品销售、使用、维护、报废等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安全”是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生命。落实国家对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的意见,结合矿山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建议继续强化安全标志制度对矿山设备的安全把关作用,保持和深化现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体系,做好平稳衔接和有序过渡,在新的管理体系运行成熟前暂时维持不变。通过完善审核发放实施规则、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技术评估、工程检查、产品检验等各环节,把住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准入关,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整合业内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发挥技术优势和团队特长,做大做强,积极组建矿用产品检测认证集团,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认证品牌,更好地满足国家矿山安全生产监察和地方矿山安全管理的需要。
推进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国际互认,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需要,也是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助力中国矿用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需要。通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国际互认,让中国矿山设备制造企业获得“一次检测、一张证书、区域通行”的便利,有效减少贸易壁垒,助力中国制造设备打入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将产品制造、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等信息与产品认证信息、监管监察信息集成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安全标志审核发放更加透明、更加阳光、更加高效;督促矿用设备制造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生产制造;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维修保养和及时报废;助力监管监察人员发现、辨识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效能。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也不能故步自封,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政策,做好规划和改革准备。
国家机构改革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和消防产品认证均由应急管理部管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应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成功经验、突出自身技术优势和改革话语权,充分做好矿用产品和消防产品采取相同管理方式的准备。同时,在改革期要做到队伍不散、人心不乱、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煤矿安全标志管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各相关方信赖,但非煤矿山安全标志管理还存在欠缺,下一步要研究加强非煤矿用安全标志管理的措施,推进非煤安全标志管理改革,努力促使非煤安全标志管理得到各相关方认可和信赖。
深入挖掘信息化数据,在已建立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在线提供产品故障预测提醒与报警、远程故障排查与治理、违法违规行为警告与查处、事故调查与溯源等服务,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服务。
进一步加强安全标志队伍建设和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廉政制度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切实保障安全标志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同时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将“把关”与“服务”并重,拓展和丰富服务的对象,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做到让制造商满意、矿山用户认可、监管部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