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先后在海淀、西城、清华园、京教等老龄大学教书法课。陪伴着一批又一批老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黑发到白头,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可以说老龄大学的诞生、发展、成长就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这一代老年人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
我的体会是,当老师先要当好学生。海淀、西城是文化发达的地区,清华园、教委老龄大学就更不用说了。我上课时对大家的称呼是“各位老师”。后来我知道,只有这样称呼才对。因为班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一位戴老,年事最高,她曾对我说,是和钱学森一条船回来的。还有两位艺术学院的老先生,她们是刘炳森、毛水仙、杜希贤等艺术家的老师。有红旗杂志的编委,有中央编译局的老前辈,有老将军,有我国机械工程的老专家,他们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具有多方面的修养,是我这个20世纪50年代才上小学的人无法企及的。这仅是我知道的。还有许多学员所从事的专业与学术成就,我还不够了解。
在清华园老龄大学上第一节课,我对大家说:“到清华园来上书法课,我是不够资格的。因为1927年,梁启超先生曾为清华教职员书法研究会作过题为《书法指导》的著名演讲。深刻阐述了书法之美。我只能是和大家一起学,现在我考清华肯定考不上。”学员们都笑了。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你。我出版的《草书教程》,清华的张老师对全书做了校勘,她深入细致的程度令我十分感动。
在海淀老龄大学上课时,我曾对久居法国的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先生在书法培训时用“盲书”提出了异议。下课后,一位姓程的老人非常和蔼地对我说:“你认识熊秉明吗?他是我的朋友,现在我们还通信,我把他信里有关书法的内容复印给你。”从老人给我的复印件上看,熊先生对书法确有他独到的见解。信是用毛笔写的,虽久居海外,但他的书法仍然很精到,很洒脱。后来熊先生在美术馆举办作品展,程老还把请柬寄给我。
我原是学美术设计的,中文专业是我自学的。读书是很不够的。在老前辈面前生怕读错了字,讲错了话,所以上课的日子,我总是五点多钟起床,把要讲的内容再看一遍。上课时我是不带讲稿的,现在七十多岁了,对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不自信,所以备课重复的遍数就更多了。
我从来不相信能用语言描述出用笔的过程,如用多大力度提按、用多快速度行笔,手怎样就不抖了,墨怎样就不洇了,就像对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讲骑车怎样不摔倒一样,是讲不出来的,也是不起作用的。学书法靠的是形象思维以及对形象的把握能力。强调“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点的方圆,画的曲直、长短、轻重,分布的疏密,都靠观察、靠比较。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写在纸上。讲评作业时,用投影放大展示出来,与同班其他朋友的作业比较、与原帖比较,肯定成绩,纠正感觉不对的地方,几次反复,深入实践,必能提高用笔与结构的能力。
“老则思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发挥老年人擅长思考的长处,多提供思考的材料,如碑帖的时代特点、作者介绍、碑帖内容、目前出版的几种拓本的优劣比较。扩大到书法史、书法理论、文字学、金石学的基本常识。有计划地、随时地、简要地、趣味性地在课堂上讲授。但也要注意“学成规矩老不如少”的问题,许多老年人临帖似是而非,带有很重的个人习惯、乃至习气,这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我的办法是:找出一两个明显不似原帖的字,用同班的优秀作业,用教师的示范相比较,每个细节认真对照。让他确实认识到自己的不准确,逐步地改正,稍有进步,就给予鼓励。
年岁较大的老人,手有些颤抖,写出的字朴拙而有天趣,就不必用太严格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清华园有一位吕老师,他的眼睛不好,手也颤抖得很厉害,但写出来的字却很有趣味,似乎受到过吕凤子先生的影响。我把他的字用投影放大给大家看,下课后有位老师告诉我:吕老师是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后人,从小受过很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吕老师也告诉我吕凤子先生确实教过他美术、书法。对于这样的老人,要尊重、多鼓励,让他们看一些大书法家晚年的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去临摹,在享受艺术中学习艺术。
我的本职工作就是书法教学,在首都师大、在欧阳中石先生的指导下工作了近三十年,2005年退休,2007年入北京文史研究馆为馆员,因此研究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是自己的责任。我原来任课很多,因为身体原因,几年前有些课就让我的学生们接下来了,我相信他们的业务能力,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尊重老年人。现在他们的课讲得很好,有些老学员戏称他们为“小夫子”。
目前,我还在海淀、西城老龄大学作一些古文字学讲座。学校领导对我非常关心,非常照顾。我由衷地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并决心继续为老年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