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婧
摘 要:幼儿由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环境,生活环境、活动内容和人际关系的相应变化,引起幼儿心理上的不适应,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产生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我园确定了以提高教育工作服务质量并能够促进与提高幼儿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为核心的课题——“新生入园适应期对策的研究”。从环境、教育策略、家长工作几方面进行的优化、完善、创新性研究,收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112
一、幼儿焦虑情绪归因
通过两年对小班新生入园的入园前调查、入园后的行为、情绪观察、参照国内外幼儿心理研究理论,经过三年,四个周期的实验、总结、反思,我园形成了多方位的幼儿焦虑情绪归因,为教师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一)心理归因
幼儿自出生起,与父母或养育者朝夕相处,建立了牢固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构筑了幼儿安全感的基础。而入园是一直生活在家人关爱中的幼儿第一次与其分离,这种分离类似于第一次断乳,使幼儿紧张、不安、焦躁,从而产生了入园不适症。
(二)家庭归因
首先,家庭中幼儿的教养方式大致分为溺爱型、放任型、严厉型、民主型四类,通过对我园连续两年的283名新生的调查,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相应地从第一类到第四类由弱而强。(见附表)
另外,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也跟家长的焦虑程度相关,担心越多,适应越慢。
(三)幼儿园管理归因
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与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环境创设有关。优美的环境、安全的娱乐设施,使幼儿置身于温馨、舒适、趣味的环境中,乐不思蜀。师资力量的合理搭配使幼儿与教师及时建立起感情依恋关系,这些都会影响到集体生活对幼儿的吸引力。
二、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一)优化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
班级环境新颖而富有童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新颖而富有童趣的教室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娃娃家、美工区、玩具区、宠物区等区角的设置,使幼儿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让幼儿能够感觉到这里既熟悉又亲切,从而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
(二)老中青教师搭配,均衡合理
每年的小班教师的配置是园领导反复斟酌而决定的,既要权衡其他幼儿班的师资力量,又要确保小班课题的顺利施行。通过实践,总结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相结合的最佳效果。在接待新生工作中,各个年龄段教师各抒所长,相辅相成,扬长补短,弹奏出一曲协调的“爱的乐章”。
(三)家园互访,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幼儿的焦虑,来自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与孤独感,为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我们在幼儿入园前,组织教师家访与幼儿访园活动,让新生与幼儿园、教师短时间接触,有浅浅的了解与沟通,给幼儿入园做一次体验性的心理铺垫。通过访园,让幼儿选一个最喜欢的地方与父母或老师留影,来园前有意通过照片加深幼儿的印象,来园后把照片布置在教室里,还可以留下自己的一个宠物玩具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在心理上感觉在幼儿园有自己熟悉的亲人、宠物或自己熟悉的小天地。
据统计,幼儿的家园互访活动后,二分之一参加家园互访的幼儿95%在入园一周焦虑情绪明显减轻,未参加的二分之一幼儿只有70%。
(四)利用家园联系园地,形成教育合力
可以启动家园联系卡或家园联系册。接待新生入园是小班工作的难点,家园联系卡或家园联系册在新生入园初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它虽然谈论的是每一个幼儿的表现,但是牵动的却是父母和教师的一片苦心。因为在这一时期,幼儿会出现出哭闹、不合群、没规矩、爱生病,而此时的家长不放心、心疼幼儿,想了解情况的心情也最急切,他们每天送幼儿时都想和教师谈话,而教师却常常忙不过来,因此不管是联系卡还是联系册,在此时就尤其显示出了它的优势。例如,入园第一周,家长每天晚上接幼儿时,都会从教师精心填写的联系册上得到这样的信息:情绪、吃饭、睡觉、上厕所等情况,每天都能看到教师写的不同评语,而家长也乐于将幼儿回家的表现写在“家长的话”一栏中,第二天交回。这样,幼儿在家园的表现,家长和教师都很了解,对顺利完成入园教育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新生入园是幼儿园每年一度的重点工作,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让新生入园软着陆。
参考文献:
[1] 魏敏, 李青. 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J]. 教育导刊月刊, 2004(9).
[2] 陈艳军, 杨喜梅.幼儿入园亲子分离焦虑分析及应对策略[J]. 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学报,2014(2).
[3] 邱春霞, 吴彩霞. 幼儿分离焦虑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4] 吴海霞.母亲教养方式、母子依恋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