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顺 谭 克 姜奇峰 田 硕 李志民 金玉忠 王宇微 许世霖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33)
黄瓜作为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超过170万 hm2,占世界黄瓜生产面积(263万hm2)的65%以上。近年来黄瓜育种目标转向多样化和专用化,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第4次更新换代,黄瓜新品种选育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华北型温室品种成功实现了更新,二是水果型黄瓜新品种显著增多(张圣平 等,2010)。但从全国来看,华南型黄瓜尤其是露地专用型新品种相对较为匮乏,黄瓜新品种的选育速度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根据黄瓜产业长远发展方向,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黄瓜课题组选育出华南型露地专用黄瓜新品种吉杂17,具有耐低温、产量高、优质高效的特点,同时,由于吉杂17抗病性强,还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污染和生产成本。
吉杂17父本01104-1-2-0-0为2000年从舒兰县农家引入品种清味,经过4 a(年)5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生长势强,早熟,以主蔓结瓜为主,果实棒状,果皮黄白色,果面光滑,品质优良。母本H7704是1997年利用本课题组自有后代材料P7704经5 a(年)6代分离获得稳定株系,2003年进行卫星搭载后选育而成,生长势强,极早熟,主蔓结瓜为主,果实短棒状,果皮白绿色,果面光滑,肉质细嫩。2010年进行配组杂交,2011~2012年进行组合力测定和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进行区域试验,2013~2014年进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吉杂17。目前已在吉林省内黄瓜主产区长春市、公主岭市、吉林市、白城市、辽源市累计推广206.67 hm2(3 100 亩)。
2.1.1 组合力测定及品种比较试验 组合力测定于2011年在本院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顺序排列,小区面积4.8 m2,2次重复,设吉杂8号为对照。4月20日播种,5月22日定植于露地,6月25日开始采收。吉杂17 每667 m2产量为6 935.9 kg,比对照吉杂8号增产24.6%。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8 m2。吉杂17 每667 m2产量为6 411.1 kg,比对照吉杂8号增产20.1%。两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1.2 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4.5 m2,对照品种为吉杂8号。由表1可知,吉杂17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 275.5 kg,比对照吉杂8号增产13.9%。其生长周期与对照相仿,从播种到始收约55 d(天)。
表1 吉杂17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3~2014年生产试验在吉林省吉林、辽源、公主岭、白城、白山、本院等试验点进行,田间采用大区对比法,小区面积为200 m2,对照品种为吉杂8号。从表2可以看出,吉杂17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 147.9 kg,比对照吉杂8号增产12.1%。所有参试地点均增产,增幅为8.3%~14.9%。其产量、抗性、果实商品性均优于对照,生长周期与对照相仿。
表2 吉杂17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011~2012 年对吉杂17的田间抗病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杂17霜霉病、枯萎病、疫病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41.5、47.0、59.5,均低于对照吉杂 8 号(57.0、62.5、72.0)。
吉杂17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节成性好,平均第1雌花节位为第4节,果实商品性状优良,果实棒状,果长18~19 cm,单瓜质量170~200 g,果皮绿白色,黑刺,肉质细脆,微甜有香气;从播种到采收55 d(天)左右,每667 m2产量约6 100 kg。田间对霜霉病、疫病和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吉杂8号,适宜吉林省露地栽培。
吉杂17适宜吉林省露地栽培,一般4月中、下旬播种,温床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于露地,畦作或垄作,搭架栽培,一般行距60 cm,株距30 cm,每667 m2保苗3 600~3 800株。6月下旬开始采收。注意轮作,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