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风险对策的探讨

2019-01-16 04:08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铁路机构

申 蕾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云南昆明650011)

2018年3月,国家审计署出台《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中第八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目前,铁路内部审计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采取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缓解量能矛盾已经成为铁路审计机构内部审计的常态。但是,由于内部及外部审计职能定位及执业差异,特别是内部审计机构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需要对所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这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项目业务外包质量提出了挑战[1-6]。

1 铁路内部审计机构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现状

1.1 服务模式分析

目前,依据审计人员数量、审计项目复杂性、密集度等情况,铁路内部审计机构购买审计服务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项目委托模式,项目开展以社会审计机构为主,铁路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由社会审计机构根据委托服务单独出具审计报告,审计部门重点放在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签订业务外包合同、审计报告的复审和终审、审计质量的评价方面,不对社会审计方式、方法做出职业判断。二是项目参与模式,铁路内部审计部门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项目开展以铁路内部审计人员为主,社会审计力量作为补充,社会审计人员按审计方案分工内容完成,结算时以工时、发现问题数量、违规金额计算审计费用,社会审计机构不单独出具审计报告,审计部门重点放在现场审计实施、质量控制、工作质量评价等方面。三是项目合作模式,针对投资风险控制、工程造价、概算、材料设备采购等项目,利用社会审计专家服务方式,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在特殊领域项目的理论实践和相应知识技能优势,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组长或主审等关键角色全程参与,社会审计专家以报告、建议意见、审计小结、综合底稿等方式,将初步的审计结果提交给审计组,审计组评价审计结果。

1.2 存在风险

(1)量能方面。当前存在审计工作任务重、审计人员数量少的矛盾。据统计,实际审计时平均每个审计组只有3 ~ 5人,无法满足铁路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目前审计全覆盖对审计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量能矛盾对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专业能力方面。铁路高质量持续发展,需要引入专项调查、政策评估、调查研究、咨询鉴证等非传统审计方式,内部审计职能的扩大必然带来审计范围和工作深度、广度的扩大。而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以财务专业为主,其他领域如工程建设、计算机等其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实际工作中业务相对单一,在工作中容易受企业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局限而产生思维定势,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缺少敏感性[1],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

(3)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在项目委托模式下,存在社会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特性、组织架构、内控制度等了解不足,以及由于审计人员流动频繁而导致的连续性不够等问题;社会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务收支角度出发实施审计,对上级政策部署执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预算管理、物资采购、领导人员廉洁等重点问题关注不足,容易导致审计视角不到位,发现问题质量不高,不能提出有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在项目参与模式下,由于社会审计人员对铁路系统工务、电务、车辆等生产业务流程、作业特点等情况不熟悉,简单套用企业审计模式,存在审计内容不全面,审不深、审不透等问题。在项目合作模式下,存在合同约定不明确,以及合同未针对业务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约定等情况。

(4)业务沟通方面。考虑到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意愿,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对于物资采购、合同、投资、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纪要及决策相关资料,涉及管理、财务、经营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可以实时、适时跟踪,并确保审计时效性,而社会审计机构则不能做到及时跟进。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动紧密,能共享、通报、移送审计信息、线索,问题整改问责落实等情况,而社会审计机构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有限,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被审计单位更倾向于与内部审计机构就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审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被审计单位不愿提供给社会审计机构。

(5)泄密风险方面。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满足铁路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并控制企业风险,实现其发展目标。在审计过程中,社会审计机构在检查会议纪要、采购、重大决策等涉及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及相关资料时,会获取有关审计对象的内部涉密性信息,如果社会审计组织对审计过程中获取的私密信息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核心信息泄露的风险。

2 铁路内部审计机构购买社会审计服务风险对策

2.1 准确定位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一致性是铁路内部审计机构与社会审计机构合作的前提。铁路内部审计是完善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两大领域发挥着“利剑”作用。而社会审计因其形式上的独立,主要履行鉴证和评价的职能。当社会审计受聘于内部审计时,应结合铁路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着眼于推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防范重大风险、巩固扩大提质降本增效成果、公司制改革过程中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应始终以相互配合、相互信赖为基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3],在合作关系存续期间,共力、共进、共赢是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合作的工作目标。对于内部审计而言,依托社会审计的人力资源既可以解决任务重、审计人员少、能力不足的矛盾,又可以吸收社会审计专业经验,拓展审计思路,提升审计水平。对于社会审计而言,依托内部审计平台,吸取企业管理审计经验,可以更好地为服务企业法人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发展奠定基础。

2.2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高质量的社会审计机构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比照物资采购规定的工作流程,采用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或网上竞买采购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招标时设定社会审计机构基本条件,明确合作机构的资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记录和信誉、注册资本最低金额、注册会计师或造价工程师资格人数、3年及以上从事国有大型企业工作经验,以及近几年完成项目等。

(2)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服务采购实施办法,拟定社会审计机构备选库公开遴选项目方案,包含项目公告、遴选文件编制及递交、评审、工作步骤、时间要求等,按照审计单项合同估算价值金额,明确竞争性谈判、网上竞买等采购方式及程序,严格招标基本程序、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环节的控制。

(3)中介机构选择。由独立于内部审计的第三方采用综合评分法选择社会中介机构,设定总分100分,其中审计机构资质水平、执业人员数量、机构设置及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及工作经验、职业道德记录和质量控制水平分别设定为20分,以入围评选的方式形成社会审计机构合作备选库入选单位名单,委托审计时从入选单位选择实施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服务工作,建立稳定的中长期合作关系。

2.3 业务指导和持续监督防范审计质量风险

(1)加强对社会审计的业务指导。开展系统的审前培训,审前培训不是简单的动员会,而是内容丰富的审前培训,应按照业务特点,及时提前向社会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业务性质、内控制度、历年审计报告等审计档案资料,系统讲解审计方案,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分工等方面,明确过程控制及质量要求[7];审计组成员之间应相互熟悉、打造团队意识,系统学习有关作业规范和行业准则,为完成有质量的审计项目打好基础。以审计工作底稿为抓手,现场审计组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在征求意见前、征求意见后,应在报送分管领导的同时一并报审计项目复核组进行复核审理,存在偏差的提出意见建议报分管领导,重大问题还应提交领导办公会研究。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对系统性的问题组织交流,互相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审计工程中的具体查证方法、发现问题思路、审计建议等,以促进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2)持续监督控制审计项目质量。实行严谨的现场管理,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应明确各个审计实施组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的职责,需要遵守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等。在项目合作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组长,社会审计人员作为主审时,内部审计应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实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及时审核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面对计划外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及时跟进审计情况。在项目参与模式下,内部审计应对主审、组员的审计问题进行点拨,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找准问题切入点,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要求。建立定期的汇报沟通机制,在审计现场,每一位审计人员均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以及发现的必要或重大事项,应及时汇报沟通。汇报机制应为多层级,组员向主审汇报,主审向组长汇报,组长向分管领导汇报等,汇报制度采取周报或日报的方式,遇到重大事项及时汇报,有效的汇报机制可以促使相关信息在各层级之间快速畅通地传递。

2.4 完善条款明确权责防范合同风险

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大与社会审计机构双向融入,签订合同时约定社会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内部审计各项工作的实施细则,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根据审计项目实际细化合同条款,对合同中的服务内容、成果形式、质量和时限要求、拟派项目人员要求、违约责任及人员考核等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要素作出限制性规定。对保密、廉洁、现场实施等要求签订补充合同,强化社会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防范信息泄露等风险[8]。约定激励约束机制,即以最终调整总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外部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予以考核,如在建设项目审计合同中增加激励条款,在服务价格上增加基本审计费和增加单位效益等内容,以此激发社会审计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

2.5 建立社会审计机构考核评价机制

为激励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能,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实际建立社会审计机构考核评价机制,每年结合入选备选库名单的社会审计机构当年的工作实绩情况进行考核,成立评价组,设立评价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包括拟派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审计文书的规范性、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审计问题定性的精准性、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计建议和处理的针对性等。项目委托模式合同中,应根据评价结果对中介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对评价优秀的中介机构,在签订合同时优先采纳;对评价不合格的中介机构,调整出入选备选库名单。项目参与模式合同中,进行项目单独考核,以询问、调查的方式对社会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的工作情况作出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在以后项目的合同中明确不聘用。

2.6 建立保密约束机制防范信息风险

社会审计机构人员应自觉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业务情况。商业秘密、工作秘密或其他重要信息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其在传输处理、存储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在项目参与模式下,对社会审计人员工作中获取的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其他重要信息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相应处理,并与参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在审计期间形成的相关电子文档均应集中到主审备份,现场审计结束后予以删除,主审负责对社会审计人员计算机存储的现场资料删除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委托模式下,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合同中应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及保密约定的条款。

3 结束语

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力量开展内部审计业务,是统筹利用外部审计资源提高铁路内部审计效能的一种组织方式,为有效地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重点在于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关键环节的把握和严格把关,应以购买流程为主线,加强对外部社会审计机构的管理,在采购方式选择、采购组织形式、外包合同签订、合同条款、审计过程督导、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以应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中的潜在风险。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铁路机构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