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应”项目团队在中国黄土沉积揭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更新气候转型和10万年冰期旋回出现的关联机理,是长期困扰古气候研究的难题。该项目中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和美国科学家合作,通过环境钻探获取了430 m高质量岩心,结合古地磁、26Al/10Be定年和对比,构建了黄土发育的年代标尺。利用高分辨率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记录,重建了过去1.7 Ma以来季风降水影响的植被变化,揭示出在1.2 Ma以前夏季风变化以2万年周期为主,到0.7 Ma以后表现为混合的10万、4万和2万年周期。对比模拟实验结果,认为轨道强迫、冰盖及CO2浓度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温度变化主要受岁差和CO2调控,而降水则主要受岁差影响,中更新世冰盖扩张和CO2浓度降低,抑制了低纬水文循环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响应。
该研究提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多样性表现”的新概念,强调了冰盖消长和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会改变地球气候系统尤其是低纬水文循环对外部强迫的响应,为理解过去季风变化机理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