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需求逐步攀升,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配电网是直接联系用户与输电网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电网安全和电力供应,保证配电网与市政、输电网协调发展,配电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配电网规划需要充分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查找并弥补配电网具体薄弱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配电网技术创新,确保配电网安全可靠、智能坚强、经济环保的运行。地市配电网规划流程主要包括工作部署阶段、数据收集及资料整理阶段、负荷预测阶段、方案形成阶段。
地市供电公司应高度重视配电网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由企业领导挂帅,由发展策划部牵头,以运检、营销、调度、财务、基建等部门为技术骨干,成立工作小组,为了保证工作的灵活性,小组成员不定期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核实数据、讨论电网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配电网规划工作的完成。通过领导重视、政策得当、宣传到位、部门配合的方式,确保规划工作开展顺利、规划方案合理、规划成效显著。
由发展策划部负责,其他部门配合。在此阶段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内需要从调度、营销、运检、财务等部门了解电网现状并收集相关资料,对外需要和市政部门沟通,了解经济发展现状及市政发展方向,是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形成规划方案的基本依据。
该部分收集的资料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市政资料,一部分为电力资料。市政资料主要来源是市政部门,
以地市配电网规划为例,主要包括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统计年鉴、地市经济统计月报、地市总体规划、地市国民经济规划纲要、地市国土资源规划报告以及各个乡镇的总规或者详规、用地性质图、规划路网图、地形图。市政规划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配电网规划的深度。
电力资料包括电网现状资料和电网规划资料。主要有供电公司电力统计年鉴、变电站主接线图、高中压现状地理接线图、以往做过的高中压电网规划、规划期间大用户报装情况、规划期间地方电源建设情况、近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及近期拟建在建变电站情况、土地负荷密度指标等。从电力资料里特别要关注一些电网关键技术指标,如容载比、重过载、联络率、老旧设备占比、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等。
由发展策划部负责,调度、营销部门参与。远期负荷预测采用空间负荷预测法,结合地区地形地貌、总体规划与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政分区和供电管辖分区,确定分区的主要依据和原则,将地市分成若干供电单元,每个供电单元由用地性质相同或者相近的地块组成。地块的负荷密度选取应依据考虑当地经济、气候、容积率等因素选取,往往通过调研该地区比较成熟的区域选取,或者类比国内同等发达城市负荷密度指标选取。
调研该城市的供电单元、线路层、变压器层的同时率,给出不同地块、不同层级的同时率,从而对远期饱和负荷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校核,注重数据的关联性,避免远期负荷预测过高或过低。通常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度等方法进行纵向比较。
近期的负荷预测采用“自然增长率+大用户法”、回归分析等法,自然增长率可依据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发展速度等,大用户负荷数据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为:营销部门统计报装数据、地方政府招商已谈拢的用电负荷、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新上大用户负荷等。
中期负荷预测需要结合远期、近期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夹逼,由近期的地块发展情况获取各个地块的负荷情况。
由发展策划部组织其他部门论证并形成方案。根据各个地块的负荷预测情况及发展规划,依据电网现状,形成各个阶段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首要任务是防止大面积停电,保障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合理的网架结构是完成规划首要任务的重要保证,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和灵活的远景目标网架和中期网架,做到近期网架目标明确、中期网架过渡平滑、远期网架科学合理,远近结合,合理确定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及投资规模。
规划方案的其他目标都应该在满足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促进地区配电网的适度超前发展,优化电网结构,保证向社会和居民的优质、可靠供电。
规划方案体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服务宗旨,同时需要进行投入产出经济评价,为规划项目的审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供电企业的正常、可持续运行。
为保证规划的可落地性,需要规划专责和基层部门对电网现状、土地性质、线路走廊等基本情况了然于心。积极有效的召开协调会和方案论证会,包括运检部、发策部、调控中心、营销部等职能部室和技术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技术论证,确保规划方案和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面对人民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生态环境的矛盾,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电网规划,可保证配电网建设改造与输电网、当地市政建设协调发展,将电力规划纳入市政规划,有效地避免配电网的无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清洁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