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七作业区维修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相比较普通车辆,特种车辆的结构特殊,运作模式复杂,从保障其稳定可靠运行的角度,操作人员不仅需要熟悉特种车辆的内部构造、操作技巧以及运行标准,还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证操作规范性的同时,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以更好的应对外部挑战,将特种车辆的性能和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特种车辆与一般车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常指外部尺寸、自重等超出车辆设计限定要求,或者用途特殊的车辆,在经过特殊制造或者改装后,特种车辆上通常都会配备固定的装置设备,具备特殊功能而不是像常规车辆一样载人或者载物。对比普通车辆,特种车辆的不同之处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具备行驶特权。如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都属于特种车辆,其在执行紧急任务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速度、路线、方向以及交通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都需要让行。而工程作业车、道路养护车等在作业时,同样不会受到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不过必须确保其不会对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二是执行特殊任务。特种车辆的驾驶一般都是为了执行特殊任务,如警车的出警、追凶,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消防车的灭火要求停驶时驾驶员需要帮助消防员进行消防设备检修;救护车抢救伤病人员,必须保证行驶的高速性和稳定性等;三是专车专用。特种车辆具备特殊性能,不能挪作他用,如果改作其他用途,需要拆除特殊装置同时去掉专用标志。
特种车辆有着相对特殊的运行环境,为了切实发挥其价值,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明确特种车辆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问题。就目前而言,特种车辆维护保养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当前,不少特种车辆在使用中,相关单位和人员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短期行为,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相对普遍,日常维护和检修保养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很多工作人员往往过分强调工作的高效率,忽视了特种车辆运行状态的调整,甚至为了能够完成任务,直接使用存在问题的特种车辆,导致其在运行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素,车辆内部的很多零部件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现象,影响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部分特种车辆维护保养技术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技术本身相对落后,这也使得特种车辆的管理受到很大影响。以液压保养技术为例,其在特种车辆维护保养实践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因为技术本身发展时间长,体积小重量轻,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该技术,实现快速反应,通过液压技术和电压技术的相互结合,提升自动控制实际效果。远程遥控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不过考虑液压技术本身受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容易出现泄漏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以及相应的安全隐患。
在对不同特种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很多车辆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要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特种车辆运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后续管理,明确不同安全管理环节的规范及标准,以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效落实。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同类型的特种车辆并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和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而且多数特种作业本身都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如果发生故障,轻则导致设备受损,重则引发人员伤亡问题。
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为特种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可靠保障,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对特种车辆进行维护保养时,应该对相应的维护保养制度进行监理健全,落实有效的维护保养技术措施,借助科学的维护保养手段来保证特种车辆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应该加强对于特种车辆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引导其树立相应的安全意识,提升特种车辆管理的效果,避免车辆带病执行任务的情况。
特种车辆维护保养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属于系统性工程,要求技术人员对各个环节的技术应用需求进行明确,做好报修程序管理的合理分析。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是应该在特种车辆前期检修环节,做好零修和小修工作,要求驾驶人员必须能够实现与专属车辆的密切配合,特种车辆专属单位开展相应的技术鉴定,然后交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签字确认,于汽车调度室直接进行车辆维修保养手续的办理,为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良好保障;二是对于部分三保车辆,以及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进行大修的车辆,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应的上报单位进行明确,开展技术鉴定后,由主管领导签字,确保前期主体操作以及审批环节的全部完成后,技术人员还必须将最终的结果向设备部门上报,再次鉴定和确认,获得主管人员的签字以及部长审批后,才能交由其他设备部门进行维修手册的办理。虽然上述环节仅仅是特种车辆保养维护的的前期环节,不过其本身能够为特种车辆的维护保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严格依照特种车辆维修报修管理程序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
设备部门在对不同特种车辆维修管理工作进行落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运用维修保养技术,还应该做好监管工作与协调工作,以确保特种车辆维修保养的效果。首先,当特种储量处于不同阶段时,维修的时间和进度会有所差别,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了解特种车辆维修的质量合格进度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通常来讲,特种车辆维修出厂时间在2~3天左右,在维修的过程中,设备部门必须做好跟踪管理,借助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和定位技术,明确不同协调设备的具体需求,做好纠纷和质量问题的规避,找出特种车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升车辆维修保养的针对性。另外,为了能够对特种车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解决,尽量减少返修的情况,技术人员在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应该加强与操作人员的交流,实现共同分析探讨,找出问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特种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前期报修和维修过程非常关键,同时,技术人员也应该重视对于不同维修保养技术的应用,将不同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切实发挥出来。一是应该对特种车辆日常维修制度进行完善,结合特种车辆的特点,对其在日常保养中的状态和要求进行明确,提升维护保养的针对性;二是应该做好特种车辆维护保养手册的全面细致分析,对后期车辆保养工作进行有效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必须对车辆整体维修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确保车辆的技术性能够达到前期标准,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特种车辆保养人员必须从特种车辆维护保养的现实需求出发,完善安全检查机制,对领导小组和工作人员的任务进行明确,要求每月至少应该进行两次安全检查。同时,车辆管理人员和班组长需要结合生产情况,做好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工作,在不影响正常任务执行的前提下,确保每一台特种车辆在每月都可以接受两次安全检查,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好跟踪整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总而言之,特种车辆本身执行的任务特殊,对于车辆的正常运行要求严格,做好特种车辆维修保养工作,能够将特种车辆的作用和价值切实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推动后期维修保养工作的紧密结合,对不同维修保养技术的使用要求进行明确,强化各个环节的联系,切实保障不同环境下特种车辆的稳定运行,提升特殊任务执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