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9-01-15 04:27孟秋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7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效果

孟秋雯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小儿肺炎患者,并将两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优质护理,统计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出现率、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肺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临床疾病,一年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会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而且所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其它更加严重的并发症[1]。通过多次的临床研究可得,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和自控能力一般较低,所以更加需要更加优质的护理,本次研究的是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小儿肺炎患者,并将两组患者随即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共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月~10岁,平均(4.94±1.76)岁,观察组患儿共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3月~12岁,平均(4.86±1.82)岁。所有的患儿监护人均有知晓本次实验,并签署同意书。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叮嘱患儿家属按时让患儿服药。

观察组:观察组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具体为: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对未知的缺乏安全感,同时惧怕穿刺等侵入式治疗带来的疼痛,所以应该多多安慰患儿,用和蔼的口气和患儿交谈。健康教育:由于患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对患儿的监护人进行相关疾病教育,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让家属帮助患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患儿的顾虑,帮助患儿提高治疗的依从度。病情护理:由于患儿自我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对常见感染疾病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让患儿避免和过多的过敏原进行接触,同时对患儿的护理、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控[2]。饮食护理:对患儿的饮食进行严格的监控,平时多多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加强患儿体抗力。

1.3 統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比较

由表1可得,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比较

由表2可得,观察组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临床护理的发展,儿童疾病的优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者,他们的自控能力、治疗依从度一般较低,所以更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来配合治疗。如果医护人员护理不得当,很有可能会导致患儿病情加重,进而加重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的矛盾,所以优质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加,患者显然需要更优质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是近些年来的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估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要求护理人员时刻为患者着想[3],治疗和护理期间以患者利益为中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致使患者能够享受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矛盾。

由本次研究得,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儿的憋喘时间和体温降低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339-341.

[2] 资 荣.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91+193.

[3] 周 晓.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33-234.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