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蓉蓉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位于太湖流域的苏州,自古以来是种桑养蚕、盛产丝绸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雄厚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设备使苏州丝绸产业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不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苏州丝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产业规模日益缩小,丝绸产业在苏州经济格局中日趋边缘化,曾经让苏州引以为傲的“丝绸之府”、“中国绸都”的光环也正在褪去。
面对现状,苏州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变革已经迫在眉睫。2012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发展真丝绸衍生品,包括服装、家纺用品、礼品、饰品等,做长产业链,做高产业层次”,“支持整合资源搭建丝绸创意设计平台,大力吸引相关创意人才,提高丝绸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实现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在这一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在苏州丝绸产业板块中挖掘、发展相关衍生产品,成为了整个产业发力的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苏州丝绸产业链下游的苏式旗袍,凭借其自身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注定将成当代苏州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者。
国内学术界对于旗袍的起源和发展持有着多种观点,其中较主流的认为中国旗袍女装脱胎于清代的“旗女之袍”(图1),之后又历经民国的“新旗袍”,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时装旗袍”[1]。旗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风格与西方美学理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制与特征。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款式,更成为了全球华人女性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服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新旗袍”也开始出现于苏州街头,并逐渐成为了苏州女性钟爱的日常着装之一。在上海知名家族史作家、旗袍收藏家宋路霞编著的《中国望族旗袍宝鉴》、《上海名媛旗袍宝鉴》中,能够看到大量与苏州有关系的女性诸如夏梦、张充和、盛范颐等当年穿着的旗袍。例如苏州望族之后夏梦女士的一件蓝色无袖针织丝光棉旗袍,采用了西式裁剪方式,整体造型收身合体;色彩清新淡雅,极富江南水乡服饰的韵味;领圈周围刺绣了精美的吉祥纹样与花鸟昆虫图案,苏绣装饰成为了整件服装的点睛之笔(图2)。又如盛范颐女士定制于苏州的一件旗袍,它使用传统平裁工艺,领口和门襟饰有蝴蝶纹盘扣和大面积的“蝶恋花”题材苏绣图案,风格活泼而不失雅致(图3)。
图1 “末代皇后”婉容所穿的旗女袍服 图2 民国时期苏式旗袍之一
图3 民国时期苏式旗袍之二
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当代苏州地区女性旗袍的风格特点也愈加明显和突出:它在吴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工艺中大量融入了精美的苏绣、缂丝等具有苏州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选材上,除了采用常见的丝绸面料外,较多使用苏州地产的传统面料,如宋锦、苏罗等。另外,它与绘画的关系紧密,苏州作为“吴门画派”的发源地,绘画艺术兴盛,这使得苏州地区的旗袍能够大量采用手绘的方式来表现图案。
苏州地区的女性旗袍风格源自精致考究、闲雅舒适的苏式生活,它映衬了苏州女性优雅、温婉的品格,异于“京派旗袍”的古典、大气与“海派旗袍”的摩登、浪漫,带着独特的“苏州印迹”与浓浓的“苏州味道”。对于此类在苏州出现的、风格精致秀丽、清新婉约的旗袍,笔者统称为“苏式旗袍”。
在历史的长河中,苏式旗袍历经繁荣与衰微。而今天,借由苏州丝绸产业的振兴规划,它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如何让苏式旗袍能跟上时代、重新引领时尚,设计是绕不开的话题,下文将围绕苏式旗袍的两大设计原则展开分析。
高级定制时装简称“高定”,它的特征是高级的材料、别致的设计、精致的工艺、高昂的价格等。如果要在中国寻找谁最具有成为“高定”的潜质,旗袍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讲究的选料、高标准的制作要求等特点将当仁不让的成为首选。
一方面,旗袍的高定属性体现在一对一的定制服务中。从设计到量体,再到裁衣,强调的是个性化和唯一性,自然每件旗袍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环节中设计师会根据顾客的喜好、气质、穿着场合来进行针对性设计。并且旗袍的量体步骤远远复杂于普通成衣,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往往需要测量约二十处人体数据。加之旗袍本身的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会大量使用各类镶边、滚边和嵌边等特殊工艺手法来进行装饰,如混合滚、三色镶边、滚嵌滚、盘扣制作、归拔衣片等缝纫技法及工艺对制作要求都非常高(图4),极度依赖于制作者的丰富经验。
另一方面,旗袍的高定属性还反映在装饰工艺上。时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的李当岐教授曾说:“从设计的角度看,旗袍造型经典,个性鲜明,但又没有完全固化,为创新设计留有余地和空间。”对于高级定制类的旗袍而言,为了能够表现出自身的奢华感、独特性与唯一性,可以从服装表面的装饰工艺入手,采用例如传统重工手绣、盘金盘银绣、钉珠或手绘等手段。这类旗袍也会因这些装饰工艺而显现出更多礼服化的倾向,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中,如晚会、婚礼等。苏州本土品牌“绣娘丝绸”在设计中一贯较注重苏绣艺术在服装中的表现,例如2018年春夏的一件粉色无袖真丝旗袍,我们看到了整件服装最精彩之处就在于胸前用传统苏绣针法绣制的桃花图案,同时还结合有考究的手工钉珠,整体风格既富有传统韵味,同时又不失时尚气息(图5)。
除了工艺、制作、装饰之外,苏式旗袍还可以在面料上选用贵重的苏州传统宋锦、缂丝、苏罗等,这样的设计既能借此展现服装的较高档次,又能表达苏州文化元素。
由于旗袍还为数量更庞大的普通消费群体所穿着,因此更多的苏式旗袍品牌应当在设计中着重考虑实用为上原则。
从客观角度来看,传统旗袍的很多特点都限制了它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比如它穿脱相对不便或制作成本偏高。因此,为了能让更多消费者接纳旗袍、穿着旗袍,必然在传统旗袍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良。改良并非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基于实用原则,对传统进行创新融合,它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首先在选料方面,传统旗袍对面料的要求较高,一般会使用绸、缎、丝绒类等高档真丝面料,风格高贵奢华。这些面料不仅价格高,人体活动在穿着中也会受到较大限制。为了增加旗袍的实穿性和舒适性,苏式旗袍在设计创新中可以扩大面料的选择范围,加入棉料、麻料、毛料、雪纺、蕾丝、涤纶或混纺等面料。风格多元化的面料不但能降低服装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且选择性能舒适的面料,还能提升穿着者的舒适感,不影响她们的日常活动。同时,传统旗袍常用的真丝面料较难洗护和打理,使用棉、麻等材料后既能有效延长服装寿命,又方便穿着和洗涤。
其次在款式造型方面,传统旗袍为斜襟结构,用盘扣连接衣襟,这样的穿着方式在今天来看略显不便。苏式旗袍的设计师可以遵循实用为上原则,保留盘扣、斜襟等旗袍传统设计要素,改为从后背装拉链穿脱的形式。毕竟拉链更方便人们穿衣,符合当下的生活潮流。另外,近代旗袍因为吸收了西式剪裁的特点,形成收腰、合体的基本造型,对穿着者身材的要求较高。因而在当下苏式旗袍设计中引入时装廓形、对服装各个维度尺寸进行改良,将有利于更好地顾及各种体型、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消费者。例如A型、O型等都是对消费者身材包容性较佳的廓形,它通过在腰、臀部增加一定松量来获得效果。另外通过借鉴时装廓形,对旗袍长度进行调整变化,也能让它适应于不同个体和环境。例如笔者在为苏州“梅红旗袍”设计的蓝色重绉苏绣牡丹纹旗袍中就采用了A型轮廓(图6),可以让那些对自己腰围、腹围尺寸不满意的女性顾客也能穿上旗袍。同时这件旗袍还大大缩短了裙长,以半身裙的长度来表现简洁与干练的服装风格。
上述这两条设计原则其实也体现出苏式旗袍在当代的两种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不同类型的旗袍品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设计上各有所侧重。
图4 繁复精巧的苏式旗袍工艺 图5 “绣娘”旗袍中苏绣的运用
图6 “梅红旗袍”的A型轮廓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苏州丝绸产业的前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游走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苏式旗袍,它承载了中国的传统与文化,展现了女性的精致与娴雅,体现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与创新。毫无疑问,准确把握苏式旗袍的设计原则将有助于提升苏式旗袍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平、推动苏式旗袍产业发展,最终帮助苏州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新经济,促进苏州丝绸产业的当代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