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侯冠宇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衍生了微电影的产生。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是微电影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和传统的电影不同,微电影大多数是以网络播放为主,这一特点让观众观看更加便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也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微电影小、短、低成本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微电影已然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产物。
通常我们提到的微电影即是指微型的短视频。它是在指定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在户外和休闲时都能观看的小视频,该视频播放时间一般在0.5-5分钟左右,其视频的制作时间通常在几天或者几周之内完成,短片的投入资金小到几千或几万元,主题内容各具特色、丰富多样。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伴随互联网视频业务的持续发展,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利用互联网来播放视频,因此,各个平台和网站在该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提高了各大热门电视剧版权的价格,这使得运营成本大大增加。此外,流行于网络上的视频大同小异,网站为了寻求更多的创新和提高原创能力,给大学生创作微电影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化发展和文化传播快速的新时代,社会上普及了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文化,显而易见,我们已经步入“微时代”的新型社会。如今的年轻人,面对如此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很少有人能花时间坐在电视前安静的看电视剧。大多数都只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和观看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微电影具有免费性、灵活性和短小精简的特点,完全符合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
1.题材多样
微电影不需要经过广电严格的审核,也不注重票房高低,所以它的题材多种多样。除了战争、历史等微电影不方便触碰的题材之外,几乎所有传统电影能够展现的话题微电影皆有涉猎。立足现代社会,倾听受众呼声,反映生活情绪,刻画草根艺术。微电影这一系列的属性使它像一块海绵从真实的生活中源源不断的吸取养分,创造题材。
2.节奏紧凑,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
在微电影有限的时长中,作者需要创作一个与传统电影一样的完整故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压缩再压缩。这种压缩是在保持原有形态不做删减的情况下将影片可有可无的缝隙时间挤掉,并在叙事结构上做合拢。微电影是一块被群众发现并建设着的新大陆,这里蕴藏着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宝藏。所有元素在微电影的躯体里交汇、融合、覆盖,这个多元文化时代碰撞下的产物凭借自身开放广众的属性奠定了追求自由审美理想的特点。
微电影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能在很少的时间里吸引到观众,让观众对它产生兴趣,愿意继续观看下去,因此,随着观众欣赏水平和价值观的变化,人们对微电影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具备有特色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符合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只有题材足够新颖、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形式多样化、更具创意化的微电影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
在众多网站陆续进行微电影创造和播放的背景下,微电影的数量在以每一周或者每一天的数量增长,为了确保数量和质量,在微电影中应适当的引入社会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运用营销技巧,聚集网络人气,实现企业营销。
如今,大学生创作的微电影的题材较单一,通常是以恋爱片、青春偶像片、幽默片为主要题材,然而,要实现微电影的远期发展,有必要尝试不同类型的影片,比如一些新兴的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等也是一种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制作到剧本再到导演,其对创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了解电影还需要了解广告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多方面培养电影优秀人才,相关平台和公司应利用电影竞赛、微电影节等活动大力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培养专业性的微电影优秀人才。
新媒体时代对微电影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媒体、受众心理以及传播媒体的变化,媒体的多元化和观众观影习惯的变化,为微电影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微电影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价值,需要微电影在主题选择、结构、设置和一个独特的设计技巧和表达,丰富微电影的内涵,尤其是在微电影广告作品商业吸引力也应该考虑除了对艺术价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