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娟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并探索形成了各具发展特点的地方模式和发展模式:
“农户+农户模式”是乡村旅游发展最初阶段的一种具有经营性质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自身也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统一的表现。个别农民通过学习经验和技术率先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示范户,并且与其他农民短暂的交流和磨合,带动一小部分农民也从事于乡村旅游的开发。
优势:文化保留最原始、游玩的人们消费不多,能切身感受当地原始的习俗和文化、比较适合的模式是“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
劣势: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农户的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差、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
规模的农业个体户率先发展,并且不断的壮大。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个体农庄的经营者对自己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建设,还可以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中的全部任务。个体农庄的不断壮大,吸引了附近大量闲置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了以点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优势:农庄自主经营,资金投入少,收入回报较高。农庄的经营者可获取大量收益、土地增值、解决了就业压力。个体经营者更好的维护当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从而改善投资环境。
劣势:由于农庄的老板自主经营,管理知识有限,所以水平不高,相关知识技能低下,从而会影响当地景区的正常运营。农户会承担一定量的资金风险。规模小,竞争优势差。
村集体负责当地的旅游开发和经营,还要对景区进行规范和管理,积极带领本地区村民自愿的以农户为单位加入到村集体开发的旅游内容中,将家庭旅馆和辅助性的旅游项目让村民自主开发和管理。
优势: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有利于化解利益冲突。村集体统一开发和管理,资金投入低,利润回报高,还减少了农户开发的盲目性。农户参与开发和经营,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并且保护了乡村的原生性。
劣势:村集体模式在经营管理工作上局限性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较强竞争,优势资金缺乏,不利于长期发展,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公司在这种模式下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吸引了周围社区农民参与经营与管理,也吸纳本地区人们闲置的资金和富裕的劳动力,开发多种农事活动,展现出原始的、生态的乡村文化内容。由于旅游公司的加入和管理,对当地乡村农户的旅游服务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优势:旅游公司资金雄厚,管理合理科学,实现了旅游开发内部的分工合作。实现了单个农户在过去不可能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本地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利益。
劣势:旅游公司与当地农户、农民的合作,本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所以就会受旅游公司的影响。没有政府统筹管理,本地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旅游服务的观念等都还有提高的空间。旅游公司是收益最大方,农户获得是辅助收益。
这种模式是“公司+农户”的再发展,公司一般情况下不与农户单独的直接合作,而是通过本地区村委会统一组织农民参加旅游服务项目,旅游公司负责旅游服务的培训和规则的制定。
优势:村委会的加入,方便了旅游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沟通,利于化解旅游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矛盾。同时村委会还会对旅游公司起到适当的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游正规、有序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劣势:旅游公司不与农户直接面对面合作,导致农户参与性不强。公司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利益分配易于产生矛盾。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模式:由县、乡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按照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全县的旅游规划,明确旅游项目的开发地点、内容和时间,鼓动本地区的农民动手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政府、旅游部门也会有指导和引导。
优势:降低了政府部门对旅游开发上的资金投入,使当地村民切实得到了实惠,减少了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
劣势:政府的干预增强,会造成农户的反抗意识,农户的参与权利不大,方式单一。
股份合作制是组织形式上的混合所有制和集体经济形式,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投资主体既有集体,又有农户。有的旅游企业除本单位职工持股外,还有部分企业外的组织或个人参股,少量企业的经理或厂长可以持有较多的股份。
优势:扩大资本的筹资渠道,适应了农业对家庭经营的选择,实现了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资本合作与劳动合作实现有机统一,管理的民主性,分配的灵活性,还有相当的监督机制对集体资产的完整性进行监督。
劣势:合作制的产权结构是比较单一的,且股本不能流通只能退出。规模小、档次低、财务管理薄弱,制度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