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招100万;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7届高职高专就业率为92.1%,但学生整体就业满意度不够高;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双高计划”中指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职教20条中提出如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同时也提出若干具体行动。由此可见,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飞速发展,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所以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以学生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高效性和教育的服务品质。
职业兴趣是兴趣在职业选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心理倾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在未来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职业。有效的规划是发展的根本保证和行动指南,而职业兴趣的探索则是规划的前提,纵观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职业兴趣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当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相互匹配时更能激发个人的探索热情和创作欲望。所以,积极探索职业兴趣,明确职业目标能够反向指导大学生在校期间找准学习重点,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不断自我诊改,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就业“含金量”,更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减少生涯弯路。
生涯规划来源于西方,国内对于生涯规划的研究最早是以引进和修订西方的学术理论为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更是起步较晚,有关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研究涉及范围相对较小。目前为止,该课程的配套政策、理念、教授方式等都还不是很成熟。学生的特质千差万别,不同学科、性别、年级、生源的学生职业兴趣不同,但大多数院校都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统一化培养模式单一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职业兴趣方面的理论研究甚是薄弱。专业化教师的缺乏和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度影响着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分参照国外研究成果会产生与我国高职学生实际情况不匹配甚至培养方向偏离的情况。绝大数院校对该课程课时设置没有贯穿大学始终,仅仅集中在大学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三年学制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导致社会实践支配时间甚少。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强烈,较少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仅仅停留在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的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就是应用型技能人才,把目光停留在所学专业领域对应的企业,缺少对社会实际全面的初步探索,认为学了什么专业毕业后就只能干对应的工作。所以,缺少对职业兴趣的全面探索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期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处于迷茫状态。
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提高对社会和学生的服务质量为出发点,配套切合实际的支持政策,制定完整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探索提供基础保障。由于该课程在工作上的量化较模糊,应该给予专职指导教师职称评定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保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指导老师的专业化程度与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质量息息相关,鼓励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走出象牙塔,立足学生,重视理论研究,积极跟踪调研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从而为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兴趣探索和职业规划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都属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其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所以,对大学生的职业效能感给予积极干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探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灵活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在教室集中上课,应有针对性的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只有拓宽视野才能了解更多、才能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适合什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贯穿始终,结合学校学科、学生生源、学生性别比例等综合因素自制职业兴趣测评卡,根据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授课,提高该课程对学生的服务质量。总之,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探索,提高学生对职业兴趣探索的重要性认识。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注重该课程的专业化程度建设,配套切合实际的支持政策,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重视理论研究。深入调研,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设置课程课时设置和授课模式,勇于创新,提高教育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