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慧 张丽静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并不断进行轮动反馈和改进的教学理念,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了突破:
1.强调成果决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量、毕业要求均紧紧围绕“成果”展开,注重每位学生从学习的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允许学生为达到预期表现,按照自己的学习经验、进度及风格通力协作达成目标。
2.强调教师指导。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
3.强调人人皆能成功。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可以成功者的理念,鼓励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各种机会,引导每一位学生不断自我超越,达成最终成果。
4.强调合作学习。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协作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之一,将传统的竞争性学习转变为自我竞争,致力于培养学习的沟通协作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 于 1983 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
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强调合作学习而不是竞争学习、强调达成性评价而不是比较性评价。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自我竞争,即让学生持续地挑战自己,为达成顶峰成果而合作学习。OBE强调自我比较,强调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其评价结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表示,评价结果不用于比较。
在多元评价机制中,评价主体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一方,还要让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评价学生,能有效帮助每位学生了解他人,提高自我认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小组成员、家长等参与评价,应该强调将评价活动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力求评价时机多元,进行动态评价。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段,对学生实行动态评价。开课前,专业课授课教师与授课班级学习委员联系,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填写包括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在内的目标卡,让学生对该阶段的学习目标一清二楚。开课过程中,整个教学班会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组自行推选组长,组长负责日常统筹管理小组讨论、制作PPT上传及组内互评结果上报等。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负责提供课堂和学生小组活动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指导”角色。在某一学习阶段结束时,指导学习委员和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对该阶段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然后,教师组织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综合评价。
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多元评价还体现在评价方法多元化。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课程改变传统“一张试卷定终生”的评价方法,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采用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堂讨论、PPT制作、演讲、角色扮演、作业分析、财务决策案例分析等方法外,还加入了问卷评价及情感评价等,由于成果导向教学强调教学的协同性,即要求每一名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了达到协助学生达成顶峰成果的共同目标,进行长期沟通、协同合作,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及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多由学校完成,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都略显单薄,想利用其评价结果准确、及时反映高职教育的真实情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多元”评价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还在不断地实践和摸索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行业专家及同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