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术组织改革运行探索
——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

2019-01-15 19:42杨冬
时代人物 2019年26期
关键词:学部产学研学术

□文|杨冬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近年来,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提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等改革,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陕西省在《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教位〔2015〕9号)中也启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四个一流”建设意见。西安财经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立足学校实际,顺应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趋势,在我校推行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及大学内部现代化治理。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沿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根据专业设院系,把大学功能单一定义为教育教学,所以学校内部的组织只是一个教学组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承担了更多的职能,可概括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苏联单一的教学组织无法满足现代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需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新中国的大学职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化,已从单一的教学为主职能转化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大学职能。新时期的国家发展目标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手段须是产学研相结合。大学如果只做单一的知识传授,必然无法承载产学研三大职能的任务和国家赋予大学的使命。这就要求大学从一个职能要变成三个职能,这是中国大学现代化的需要。

其次,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基层的学术组织不能只是单一的教学组织,要从单一的教学组织扩展成产学研相融合的新型学术组织。这是中国大学现在自身的职能和国家发展赋予的使命,是革除原有苏式教育体制大学职能过于狭窄化单一化改革的需要,也是为了锻造师资队伍从单一的教学职能发展为产学研三大职能的新型学术队伍的需要。

第三,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大学的改革最早在文革前就有,依托中国科学院建立中国科技大学,学校系的设置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对应,系所合一。当时的目的就是想把大学制度探讨从一个单一的教学职能转换为教学、科研两个职能,由一支队伍来完成两件事,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既掌握了知识,也会创造和运用知识,但当时还没有提出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概念。90年以后,国内少部分的高校,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开始进行探索。十一五以来,有高校提出了将这种方式叫做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在陕西高校中,我校率先实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我校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实践探索

2007年,西安财经学院进行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探索。制定并实施《西安财经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试行)》(西财党字〔2007〕11号)文件,第一次实施全员聘任,“权责统一、重心下移”。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对院聘岗位和二级单位聘用岗位实施学院与二级单位分级聘用、管理和考核。设置学科群,聘任学科群带头人。2010-2015两个聘期,制定实施聘期岗位聘用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两级管理、权责一致、重心下移”的原则,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单位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不断加大教学单位的办学自主权。2010年在岗位聘任中设置学科带头人岗位,试行低职高聘。2013年在岗位聘任中实施低职高聘,同时试行高职低聘,落实构建结构层次比较科学合理的岗位序列和有序竞争、充满活力的聘用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结构优化。

2016年,在前期对中北大学、宁波大学、兰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校内学科分布情况的充分分析,借助2016年岗位聘任工作的开展,学校开始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制定《西安财经学院2016—2018聘期岗位聘用实施方案》(西财党发〔2016〕6 号),包括《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试点方案》(西财党发〔2016〕6号)。实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行学部制,设置基层学术组织,以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建立学部,形成“校—院—学科组织(即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构架。基层学术组织是集人、财、物于一体的实体机构,由学部以及下设的研究所(系)组成,具体承担由学院分配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

此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以商学院、经济学院、统计学院、管理学院四个二级学院为试点,共11个学部,涵盖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主干学科,并围绕这四个学科将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及省部级以上研究基地进行打包,实施产学研三位一体,进而促进学科建设。

我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成效

(一)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激发了教师活力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使学术权力和学术资源逐步下移,管理重心也随之下移。随着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在学校的推进,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决策、职称评定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话语权。学部负责人在学科建设经费、科研团队建设、学科方向凝练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利于充分调动学科团队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极大的促进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梯队的培养。

管理重心下移,搭建集人、财、物于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为全面贯通教学、科研提供实体平台,形成良好互动机制。学部主任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管理水平较好的教授担任,是学科带头人。学部主任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统筹本学部教学科研工作,拥有岗位聘用权。可按照学科方向发展实际需要严格执行按岗聘人,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同时,学部主任还拥有一定财权,在二级学院监督下,根据学科方向建设发展需要,自主支配相应经费。打造实体型学部组织,实现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与有机统一。

(二)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极大的推进学科建设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新型学术组织的逐步建立,促使学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院优势,按学科划分教师归属,打破原有的学科建设架构,以学科管理、学科建设为目标,把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发、社会服务、专业综合改革捆绑到一起,由一支队伍来同时完成。充分赋予学部统筹管理研究所、科研基地、教研室、课程群、实验室等建设与管理职能,切实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优化基层学术组织专项经费配置,科学设置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调研项目、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项目,调动师生合作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将以教学为主体的系、部改造成为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学部(所),形成新的“一流学科”建设基层组织框架。结合教师学科背景及研究方向,调整优化各学部(所)的人员构成。由学部主任统筹安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工作,人、财、物等资源从过去保障基本运行向支持“一流学科”关键指标建设转移。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科建设。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也为学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了平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产学融合,协同创新。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提炼调研项目,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社会调查,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统一起来,实现科教协同,学生的调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撰写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精神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特色日益彰显。

将本科专业分布到不同的学部(所),各学部(所)负责相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解专业建设任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对相近或同属性的课程归属到一个课程群,设置课程群建设负责人,制定并实施课程群方案,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将以人才培养推动科学研究转变为以科学研究推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吻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省级、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协同创新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拓展校外教学资源,优化校企、校地、校政多样化、立体化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布局;依托综合实训体系,加速实践教学资源分类汇总,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四)存在问题

基层学术组织团队成员岗位职责不够明确,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试点方案》中,对教师团队贡献考核衡量有所欠缺,目前只有以科研为导向、以定量为中心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学部负责人的工作情况看,行政事务繁重,因而也影响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从事科研的精力。

学部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教授治学,在运行中,各学部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已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和较有力的经费支持。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首先,从学部负责人的选拔条件看,各学部责任人都是上一聘期科研成果突出的教授或副教授。学部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学部建设,但在实际运行中承担了较多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利于学部业务工作的推动。

团队合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于学部构建的团队,团队研究人员专业背景复杂,研究方向多样。成员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与团队有偏差,难以保证所有科研成果与团队人员研究方向相符,导致部分成员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团队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五)改进措施

完善基层学术组织成员的评价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对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今后要探索对个人和团队的双重考核机制。落实考核过程中的“加法”和“减法”,有奖有惩,形成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考核为辅、激励约束相容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更好的发挥学科团队协作优势,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还需加强实践与课程的双向并重考核体系。对于教学质量突出、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可以在年终考核时予以奖励。学部每学年对课程负责人进行考核,课程负责人对课程教学团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和聘期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设置岗位,完成学部行政事务,提高学部运行效率。设置管理岗位,专人专岗,处理学部的各项行政事务;在运行中,教师完成各学部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学部负责人负责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学部建设职责,行政事务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提高学部运行效率。

进一步优化学部组织结构,提升学部团队合作水平。让教师有选择的进入团队,基于学部构建的团队与教师人员专业背景,科研方向一致的教师进入团队。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长期有效的稳定性。

加大学部后备力量建设。大力引进博士,提高学部教师博士化率。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教学和科研突出的青年博士承担团队重要任务,鼓励并积极推进教师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总的说来,学校是通过基层学科组织改革,落实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原来的苏式教育体制改变成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加强学科组织建设,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在体制上实现管、办、评分离,在机制上实现办学主体明晰化,在管理模式上,管理重心继续下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分离。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促进学科水平提升,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实现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近年来,我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新华网、光明网、陕西省教育厅官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我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做法。西安交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院校来我校调研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学习该项改革及实践经验。这项改革在强化整合教学资源、加强科教融合、实现产学协同进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学部产学研学术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素描作品选登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绘画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水粉作品选登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